新生儿肠道外营养支持研究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w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新生儿肠道外营养支持研究进行了探讨,并做如下报告。
  关键词:新生儿 肠道外营养支持 研究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124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096-01
  1 新生儿肠道外营养适应症及并发症
  新生儿肠道外营养支持技术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快速提供足够的营养素。就是说新生儿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基本上都可以从肠道外营养给予。临床使用主要应用于代谢需求高于肠道营养负荷的时候,如:新生儿创伤、感染、呼吸窘迫、先天性心脏病等情况下,肠道的营养能够存在的负荷又比较低,这时我们就要采用肠道外营养来给新生儿营养支持。
  在应用肠道外营养的时候,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并发症:第一个是创伤,因为肠道外营养必须要通过周围静脉,或者中心静脉来给予。第二个是感染,因为肠道外营养是通过周围静脉或者中心靜脉给予,可能伴有细菌、病毒、或者其他的感染源,通过静脉和营养物质一起进入肌体的静脉系统。第三个是代谢性相关的并发症,包括胆汁瘀积,低血糖、高血糖、低血脂,高血脂、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
  2 新生儿肠道外营养支持研究
  通过静脉给予营养物质,首先要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因为糖是中枢神经系统供给能量唯一的源泉,如果没有正常的血糖水平,中枢神经系统因低血糖而发生能量的供应障碍,肌肉系统发生肌肉的功能障碍,红细胞携带氧的功能亦会发生障碍。
  糖除了供能以外,还有一个糖基化的功能。我们肌体之间,肌体内部各种细胞之间的相互识别、相互认识,每一个人之间的差别主要是因为细胞表面的糖的不一样。正因为有糖在细胞表面的功能,才维持了肌体各个细胞之间的差异性,在细胞和细胞之间需要相互的识别,才能认识它。因此,有了正常的血糖水平,就能维持正常的糖基化,维持细胞表面之间的相互认识,维持肌体的免疫,或免疫的调节功能。
  我们通过肠道外营养给予的糖,大部分是葡萄糖,葡萄糖在降解供给能量的过程当中,通过三羧酸循环来供给日卡,同时合成脂肪。因此,糖使用过多会引起脂肪肝;但是糖使用过少会引起肌体能量代谢的障碍。
  通过给予脂肪乳剂减少葡萄糖的使用,可以降低渗透压负荷和容量负荷。因为糖渗透压是比较高的,而脂肪乳剂的渗透压是比较低的,因此我们通过减少葡萄糖的容量来降低渗透压负荷,降低容量负荷,另外因为葡萄糖供给的日卡的效率比较低,一克葡萄糖只供应4卡的热量,而一克脂肪可以供应9卡的热量。因此,通过合用脂肪乳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葡萄糖的用量。
  脂肪乳剂除了供给日卡以外,还可以提供必须脂肪酸,必须脂肪酸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肌体免疫和炎症介质的重要构成成分,因此,通过给予必须脂肪酸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肌体的免疫功能,调节、降低减少肌体的炎症反应。
  下面介绍一下临床使用脂肪乳剂的几个重要的方面。一方面脂肪乳剂是由甘油三酯构成的,甘油三酯必须要通过内皮细胞脂蛋白质酶进行降解,变成游离脂肪酸,因此在临床使用中通过给予一定剂量的肝素,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刺激内皮脂蛋白质酶。促进内皮脂蛋白质酶分泌,从而促进脂肪乳剂当中甘油三酯的降解,这样就减少了脂肪乳剂应用当中的高脂血症。
  在临床使用当中用20%的脂肪乳剂,因为20%的脂肪乳剂凝脂的含量比较低,更适合用于新生儿。这是第二个方面。
  第三个方面,在脂肪乳剂的临床应用当中会给予适当的肉碱,因为游离脂肪酸必须要肉碱的携带才能进入线粒体进行氧化。否则长链脂肪酸积聚在线粒体外面,对肝脏有一定的影响。
  在脂肪乳剂的应用过程当中采用的剂量范围是0.5—1g/kg/天,逐步增加剂量不超过3g/kg/天的水平。速度:每一天的使用量维持在16到24个小时给完。
  氨基酸是我们在新生儿临床营养支持技术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物质。
  谷氨酰氨是肌体核酸NDA、RNA、ATP和CMP这些核酸的主要能量源泉,肌体合成蛋白质、合成抗氧化物质、谷胱甘肽、供应日卡都需要谷氨酰氨。
  蛋氨酸和苯丙氨酸对于新生儿来说是必须氨基酸,在新生儿氨基酸的给予过程当中,应提高络氨酸的量,来减少苯丙氨酸的量,同样通过减少蛋氨酸的水平,增加苯环氨酸的水平来改善早产儿的肠道外的营养。
  牛磺酸对于新生儿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氨基酸,它可以维持脑和视网膜的发育,可以维持胆盐的形成,促进胆汁的排泄。
  精氨酸是我们肌体的鸟氨酸、瓜氨酸这二个氨基酸合成的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精氨酸除了提供瓜氨、鸟氨酸外,可以提供合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是我们肌体的血管调节、神经调节和肌体调节过程中生命调节的一个重要的成分,通过给予精氨酸可以调节肌体的很多组织细胞的生理功能,精氨酸对于新生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氨基酸,必须给予补充。
  除了上面讲的几个氨基酸以外,小儿氨基酸必须要给予支链氨基酸,因为支链氨基酸可以不在肝脏进行转化代谢,支链氨基酸从肠道吸收,或者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肌体以后,可以在肌肉系统直接进行转化代谢。支链氨基酸可以减轻肝脏的代谢负荷,通过支链氨基酸的补充,我们可以提供肌体的氨基酸,而不增加肌体肝脏的负担。
  因此,糖、脂肪、氨基酸,同时加上适当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是在新生儿临床营养支持当中,肠道外营养支持所必须要给予的营养物质。
  以3kg的新生儿每天所需要提供的营养物质为例。我们可以通过10%的氯化钠3ml,加10%的氯化钾3ml,加10%的葡萄糖酸钙3ml,10%的水路维他3ml,微量元素给予3ml。葡萄糖给予的量按照8到10mg每kg每分,相当于8到10到12到14到16g/kg/天给予,按照血糖水平来调节使用,如果说8mg/kg/分血糖浓度偏高了,我们就往下面调一调,如果8mg/kg/分,血糖浓度水平是偏低了,我们把浓度可以再补充一些,或者速度再加快一些。同时我们可以用小儿氨基酸给予,我们加了氨基酸以后,这一组液体相对来说就比较稳定了。
  第二组是脂溶性维生素和脂肪乳剂,用20%中长链凝脂肪乳剂,它的剂量范围跟氨基酸一样,从0.5g开始,渐增到1g、2g,不超过3g/kg/天。在24小时之内稳定的给予新生儿,同时要监测血糖、尿量和肝功能的水平。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人文关怀护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我们行选取2011年4月—2013年6月待手术患者128例,采用双盲随机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4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64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人文关怀护理干预),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将其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数据与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
期刊
摘要:消化性溃疡出血是消化性溃疡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体征表现取决于患者出血的部位,速度和出血量。泮托拉唑是胃酸分泌的抑制剂,可选择性、竞争性地抑制胃壁细胞膜上的质子泵H+-K+-ATP酶,从而阻断胃酸分泌的终末步骤,产生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对基础胃酸和胃酸促分泌素等各种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均有抑制作用,起效迅速,作用强而持久,可维持胃内pH较高水平,为患者止血造就良好的环境,该药联合抗Hp治疗消化性溃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原肺水肿、脑水肿并发解糖葡糖球菌感染1例。  方法:针对本院1例病例进行分析。患者男,回族,37岁。因咳嗽、咳痰7天,伴胸闷、气短、浮肿。在本院进行治疗过程。  结论:在高原肺水肿、脑水肿患者中临床并发感染较少见,在此患者血培养中查到解糖葡萄球菌,并及时按药敏提示更换了有效抗生素,使患者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  关键词:高原肺水肿脑水肿葡萄球菌性  Doi:10.3969/j
期刊
摘要:目的:利用药物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成本与效果。  方法:从在河北省中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分别选定基本情况基本相同的病例,作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并比较两组的用药情况。  结果:两组的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值>0.05),两组的成本有显著性差异(P值<0.05)。  结论: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方面成本效果上有显著性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肝脏移植患者术后在静脉输注同种异体脐带间充干细胞(UC-MSCs)的护理要点。  方法:对20例肝脏移植住院患者静脉滴注UC-MSCs过程进行详细观察和护理。  结果:在20例接受UC-MSCs静脉输注的肝脏移植患者中,无1例出现发热,2例患者出现乏力感,1例患者出现轻度神经系统表现,余患者无特殊不良反应。  结论:重视UC-MSCs输注前后的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少并发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实验对比评价抗焦虑抑郁药物对伴焦虑抑郁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度洛西汀是一种临床常用抗焦虑抑郁药,本实验选择一部分伴焦虑抑郁的高血压患者(血压>180mmHg)随机性得分成三个组。  结果:三组患者三周后的降压有效率为74.2%,68.7%和89.9%,前两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第三组与前两组比较P0.05。  1.2方法。三组伴抑郁焦虑的高血压患者分别用不同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四肢骨折并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措施。  方法:选择我院于2010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120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立即予以抗休克治疗,在手术完成后实施大容量复苏,对生命体征实施动态监测,针对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  结果:本组120例患者中,82例患者实施手术治疗,40例在5d内手术,手术完成后,7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均是切口
期刊
摘要总结了1例肥胖患者患视神经脊髓炎合并严重压疮的护理过程,认为根据患者病情特点与主管医师共同制订护理措施,注重控制感染,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促进压疮的康复并使患者病情好转。  关键词:肥胖视神经脊髓炎压疮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9.438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9-02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治疗护理组模式在儿科血液病区应用效果。  方法:在血液病区将医生和护士分发成两个治疗护理组,制定治疗护理组的职责,实施医生、护士共同负责本组病人的治疗护理组模式,通过质控检查比,较实施前后的病人满意度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在儿科血液病区管理过程中,实施治疗护理组模式是提高病人满意度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治疗护理组模式血液病区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培哚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对我院于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患者总计30例应用单药培哚普利进行治疗,B组患者总计30例应用单药缬沙坦进行治疗,C组患者总计30例应用培哚普利联合缬沙坦进行治疗。  结果:C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