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参考的教材是初二信息技术课本,此文的教学设计采用的主要教法是项目教学法,具有很强的通用性。本文包含了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关键词:FLASH 引导动画 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本课要求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内,通过项目教学法,让学生学会在FLASH 8软件中利用引导线制作出更加逼真的动画效果。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逐帧动画、形状补间动画和动作补间动画,完全可以独立完成简易动画制作,但有的动画效果仅停留在简单的运动路径变换上而缺乏真实感,所以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制作的动画更加生动、逼真、符合逻辑。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引导层的概念;能熟练创建引导层;熟练掌握引导动画的制作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项目设计,培养学生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创作设计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审美能力;通过作品制作的反思和评价,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信息素养。
三、重点难点确定
1.教学重点:引导层的概念;引导层的创建;引导线的绘制方法;引导动画的制作。
2.教学难点:利用引导层制作出符合逻辑的、逼真的动画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和美工设计能力。
四、教学环境
硬件:多媒体机房、计算机(学生一人一机)、投影仪、白板。软件:Win2000/XP系统平台、Flash 8应用软件、larstar8.0教学软件、学生分组协作学习、教师提供的资料库(包括项目帮助,相关的作品集)。
五、教学过程
(一)回顾:师:首先我们展示上次课里学生的优秀作品。(展示动画时,教师边阐述动画主要内容——简单动作补间动画:苹果从树上掉到地面,然后在地面上滚动之后停止的动画,边引导学生回顾动画制作要点。)
(二)项目驱动,导入新课。(why——为什么讲给内容?体现它在项目中的作用)我们在动画中如何体现这些‘曲线’运动?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主题——引导动画。(教师展示完整项目,项目内容是:秋天到了,苹果成熟了,苹果园里有的苹果自己“瓜熟蒂落”掉在地上,趁着秋风,有的树叶也飘飘荡荡落到地面,大雁南徙,白蝶在草丛中飞舞,果园旁的大路上,一辆载满苹果的货车正沿着弯曲的道路驶向远方……)
(三)教师确定项目,学生探究完成。
1.确定任务,师:引导线动画到底怎么做呢?下面老师先做一次“引导线”,演示讲解树叶飘落的制作;之后大家自己完成这个项目的制作。好不好?(生反馈)。
2.学生制作完整项目。(how的巩固加强,实施分层教学),教师提出制作要求:大家分组制作,同组的同学要团结协作,交流自己的想法、创意。完成之后,本组先自评,推荐两个最好的作品。(网络共享图像素材,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并实时点评。)
(四)师生评价。(where——突出实用性,该内容用在项目的什么地方)学生完成项目后,教师广播控制。广播学生作品,学生自评、互评、师评,对做得好的同学进行表彰奖励。在评价环节达到知识建构的目的。
六、教学反思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从总体上形成一种以项目为导向,学生自主探究、和谐发展的态度,在教学中多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形成自觉能动、开拓创新等良好的主体品质,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自始至终贯穿的教学思想是:以项目作为学生学习的驱动力,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亲自操作,学生只有在不断的使用过程中才能学好用好计算机。在上《FLASH——制作引导动画》这节课时,教师有计划地利用项目将整个课堂有机地分为“提出问题(why)——分析问题(what)——解决问题(how)——归纳总结(where)”。其中解决问题(how)包含了学生的自主设计,此部分时间约20分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大胆设计创造。在学生探究时,教师不能甩手不管,在学习实践中发现问题时要个别问题个别指导,重难点问题统一讲解。
这堂课教师力求导得得法,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使整个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创造想象的全过程,反思整个过程,教学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是否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获得成功的体验。
关键词:FLASH 引导动画 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本课要求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内,通过项目教学法,让学生学会在FLASH 8软件中利用引导线制作出更加逼真的动画效果。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逐帧动画、形状补间动画和动作补间动画,完全可以独立完成简易动画制作,但有的动画效果仅停留在简单的运动路径变换上而缺乏真实感,所以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制作的动画更加生动、逼真、符合逻辑。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引导层的概念;能熟练创建引导层;熟练掌握引导动画的制作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项目设计,培养学生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创作设计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审美能力;通过作品制作的反思和评价,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信息素养。
三、重点难点确定
1.教学重点:引导层的概念;引导层的创建;引导线的绘制方法;引导动画的制作。
2.教学难点:利用引导层制作出符合逻辑的、逼真的动画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和美工设计能力。
四、教学环境
硬件:多媒体机房、计算机(学生一人一机)、投影仪、白板。软件:Win2000/XP系统平台、Flash 8应用软件、larstar8.0教学软件、学生分组协作学习、教师提供的资料库(包括项目帮助,相关的作品集)。
五、教学过程
(一)回顾:师:首先我们展示上次课里学生的优秀作品。(展示动画时,教师边阐述动画主要内容——简单动作补间动画:苹果从树上掉到地面,然后在地面上滚动之后停止的动画,边引导学生回顾动画制作要点。)
(二)项目驱动,导入新课。(why——为什么讲给内容?体现它在项目中的作用)我们在动画中如何体现这些‘曲线’运动?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主题——引导动画。(教师展示完整项目,项目内容是:秋天到了,苹果成熟了,苹果园里有的苹果自己“瓜熟蒂落”掉在地上,趁着秋风,有的树叶也飘飘荡荡落到地面,大雁南徙,白蝶在草丛中飞舞,果园旁的大路上,一辆载满苹果的货车正沿着弯曲的道路驶向远方……)
(三)教师确定项目,学生探究完成。
1.确定任务,师:引导线动画到底怎么做呢?下面老师先做一次“引导线”,演示讲解树叶飘落的制作;之后大家自己完成这个项目的制作。好不好?(生反馈)。
2.学生制作完整项目。(how的巩固加强,实施分层教学),教师提出制作要求:大家分组制作,同组的同学要团结协作,交流自己的想法、创意。完成之后,本组先自评,推荐两个最好的作品。(网络共享图像素材,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并实时点评。)
(四)师生评价。(where——突出实用性,该内容用在项目的什么地方)学生完成项目后,教师广播控制。广播学生作品,学生自评、互评、师评,对做得好的同学进行表彰奖励。在评价环节达到知识建构的目的。
六、教学反思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从总体上形成一种以项目为导向,学生自主探究、和谐发展的态度,在教学中多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形成自觉能动、开拓创新等良好的主体品质,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自始至终贯穿的教学思想是:以项目作为学生学习的驱动力,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亲自操作,学生只有在不断的使用过程中才能学好用好计算机。在上《FLASH——制作引导动画》这节课时,教师有计划地利用项目将整个课堂有机地分为“提出问题(why)——分析问题(what)——解决问题(how)——归纳总结(where)”。其中解决问题(how)包含了学生的自主设计,此部分时间约20分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大胆设计创造。在学生探究时,教师不能甩手不管,在学习实践中发现问题时要个别问题个别指导,重难点问题统一讲解。
这堂课教师力求导得得法,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使整个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创造想象的全过程,反思整个过程,教学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是否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获得成功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