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得了马云乡村教师奖”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百位获奖乡村教师感受到了社会的尊重,有的还收获了爱情。他们在一颗颗纯真幼小的心中播撒下希望的种子
  马云在无数个场合提到过乡村教育,在每一次“重回课堂”的演讲中都忍不住超时。在乡村教育方面,他想做的事很多。
  8月中旬,《环球人物》记者走访数位马云乡村教师计划、马云乡村校长计划和马云乡村师范生计划的获奖者。我们想看看,在那些遥远到几乎无路可行的乡村地带,马云的公益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那些照亮农村孩子前行道路的乡村教育者,正以什么样的状态生长在广袤大地上?

乡村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2015年对白星老师来说,是个分水岭。他从没想过自己的命运会和马云联系上。
  宁夏的夏天炎热难耐,从银川到吴忠市的下马关镇,有3个多小时车程。白星就在这个沙漠腹地的镇中心完小教书。这是一位患过小儿麻痹症、直到小学二年级才能站立行走的老师。他用一台三轮摩托车代步,车上放着一对拐杖,可以放下拐杖行走的距离大约就是教室门口到讲台的距离。尽管身体有残疾,但他天生乐观,“我从爬着走,到可以站起来,已经很幸运了”。带着这种乐观精神的白星,在2001年成为一名乡村小学老师。
  下马关镇中心完小的硬件30年没变过。白星在这里读书时,就是几间平房、泥巴操场。条件艰苦是贫困地区学校的通病,有的学校建在高山,有的学校建在孤岛,交通不便,生源堪忧,条件难以改善。一代代乡村教师在这些地方坚守。白星加入其中,一开始并没有什么特别。但教师这份职业,时间越长,与学生的感情就越深。白星很快就被自己的学生感动到泪流满面。
  有一年冬天,雪下得很大,积雪没过脚踝,地上是滑溜的冰。从家到学校的1公里路程,成了白星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他看着满院的白雪发愁,突然发现大铁门下有几个来回走动的影子。开门一看,几个学生搓着小手在等他,也不知等了多久,小脸冻得红扑扑。一见开门,他们就围上来:“老师,我们扶您去学校。”
  白星心里满是感动,他强忍着泪到了学校。但在校门口,他再也忍不住了。原来,全班同学都来了,拿着扫帚,从校门口开始,扫出一条路直通教室。白星一路走过,孩子们就站在两旁喊“老师好”。至今回忆起那时的情景,他还会眼眶泛红。课间,孩子们又把教室到厕所、教室到办公室、办公室到厕所的路都清扫出来。那一天,白星体会到了什么是“职业幸福感”。他暗下决心,一辈子当老师。后来有段时间他被调到县里整理档案,虽然工作轻松,却浑身不舒服,几次打报告申请回教学一线。
  在教学一线,他才如鱼得水。他把课堂变成一件好玩的事,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优点。采访时正值暑假,几名学生争着告诉记者:“您要是能听我们老师上课就好了,上得可好了!”白星在屋外,并不知道学生的评价,但他说起教学会露出骄傲的神情,“我们班作业最少,成绩最好”。很难说清这其中的窍门,爱这一行的人总有办法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比如白星会上网找名师讲课视频,学习其中的方法;会发现学生在成绩以外的优点,期末时给他们“倾听之星”“乒乓球王子”“善于发现奖”等五花八门的奖状做鼓励。
  但白星也有身为乡村教师的苦闷与困惑。“先进的教学手段用不上,老师跟不上外面的发展”“农村条件差,留不住新来的老师”……他时常徘徊在种种苦闷中。2015年,他在网上看到“马云乡村教师计划”的申报,便填了表格,“也没抱希望,只是试试看”。没想到,这一试,他就从800多名报名者和被推荐人中脱颖而出,成为首届“马云乡村教师奖”获得者。2016年1月,他拄着拐杖去三亚领奖,第一次走上红地毯,第一次在舞台上赢得如雷的掌声。这种被尊重的感觉让他觉得“太幸福了”。
  同样感到幸福的,还有获奖的其他乡村教师。他们的命运或多或少有了改变。奖项给每位老师提供10万元奖励。靠着这10万元,白星终于能把常年漏雨的房子翻修一下了。奖项带来的更是信心,学生和城里孩子竞争时也不怯场了,“我们老师是得了马云乡村教师奖的”。奖项甚至带来爱情,来自陕西安康瀛湖镇三星小学的丁茂洲老师,在获奖后就收获了爱情,今年元旦喜结连理。
  这些扎根乡村的老师们,能影响一个个具体的孩子。他们的状态与能力,都会最终作用于学生。因此,每一位獲奖的老师,都要参加马云公益基金会组织的三次集中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心理、教学、自然科学、音乐等方面。在这期间,每位老师都把自己变成了一块海绵,拼命吸取那些平时难以接触的养分。白星认为受益最多的是心理调节课,懂得心理调节以后他才觉得自己走出了过去的苦闷,学会思考如何自我提高。

乡村校长的梦想


  麻秀小学位于海拔4500米的可可西里核心区,全年最高温也很难到20摄氏度。从青海玉树出发,到达位于曲麻莱县的麻秀村,要翻过几座海拔4800米的雪山。藏族汉子嘎松扎西是村小的校长,全村700多户牧民家的孩子几乎都在这里上学。
  嘎松扎西是玉树人,父亲是公务员,虽然收入不算丰厚,但在当地颇受尊敬,嘎松扎西从小没吃过什么苦。麻秀则是玉树最穷的地方,学校就是几间牧民搭的土房子。2006年,嘎松扎西通过统招来到麻秀小学。“叔叔送我去时开玩笑,说到了那儿你可别哭。结果到了以后,我真想哭。”牛高马大的汉子说起刚到学校的情景,忍不住笑起来。住处看着像要垮塌,门上有个大窟窿,冷风直灌,冻得没法睡觉。教室是同样的土坯房,窗户用塑料蒙住挡风;开裂的墙壁用木头顶上,防止突然垮塌;学校里没有电,也没有信号,完全与世隔绝。一同分配去的老师都想办法走了,只有嘎松扎西留了下来,“来了就好好干吧”。
  那时候,牧民的孩子习惯从小放牛放羊,不明白为什么要读书,总是偷溜出学校。嘎松扎西总在高原上追孩子。有一次,又有学生跑出学校,被他看见了,他一路追一路喊,学生就是不听,结果追了十几公里,翻了个山头,两人都累瘫在草地上说不出话,学生这才乖乖跟他回学校。   为了吸引孩子们留在学校,嘎松扎西想给他们过学校历史上第一个“六一”儿童节。但那时他工资才600块钱一个月,除去生活费和给困难家庭学生买学习用品后,所剩无几。这个不善言辞的康巴汉子,就跑到县城找各个部门“化缘”。他记得武装部给了50元,武警支队给了脸盆架子,那个架子一直用到现在。也是在那年“六一”,麻秀草原上的孩子第一次吃到了西瓜。
  牧区学校放的是月假,但总有家长因为牧场太远、牛羊没人照顧而不能来接孩子。学生留在学校,嘎松扎西就留下来陪他们。这些年他几乎从不请假。有一年,他整整一个学期没出去过,就连去有信号的曲麻莱县城打个电话都没有。
  2008年,县教育局重新选址盖了几间瓦房,学校搬到了新地方,但2010年玉树地震让校舍成了危房。校舍不能用了,课还是要上啊,嘎松扎西向民政局要来十多顶帐篷,搭起了帐篷学校,一用就是5年。2015年盖好的几间平房对麻秀的孩子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好条件。
  在牧民区教学,和绝大多数学校都不一样,老师不仅要教知识,还要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孩子们生活在牧区,从小和牛羊在一起,很多人头上有虱子。嘎松扎西拿篦子给孩子们篦,虱子能堆成小山。他从教育局要来一台显微镜,让孩子们在显微镜下看虱子。“让他们看看虱子腿上的毛刺,看看什么是寄生虫,害怕了就愿意洗头了。”他花了3年时间,帮孩子们养成每天刷牙洗脸、定期洗头洗脚、消灭长黑指甲、饭前洗手、开窗通风等卫生习惯,降低了传染病发病率。
  麻秀小学如今有100多名学生,不论什么时候,只要嘎松扎西和老师回学校,每个孩子都会和老师贴一下脸,一个都不少。这是牧民孩子对老师最真挚的爱。
  高原上的故事无人知晓,直到一群志愿者到来,看到并记住了嘎松扎西的付出。2016年,“马云乡村校长计划”评选,公益组织也可以推荐候选人,这群志愿者毫不犹豫地推荐了嘎松扎西,他因此成为首届获奖者。
  这项荣誉还带了50万元奖金,其中有10万元是嘎松扎西个人可以获得的,有10万元用于培训与游学,基金会还将给学校配套一个30万元的少年宫,以“体验 学习 娱乐”的方式改善乡村学校“重教轻育”的现状,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在这个少年宫里,孩子们可以通过AR等技术参观博物馆、学习科学知识。对贫困地区的孩子来说,这不光是开眼界、学知识那么简单,更是播撒下一粒希望的种子,让他们相信未来有无数可能。
  马云说:“乡村校长与其说是一校之长,不如说是一方的教育部长,他们的教学理念、管理水平和领导力直接影响那个地方教育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孩子们。”所以,在乡村教育这件事上,他说,要让更多人知道乡村校长,让更多人为他们的坚持和努力鼓掌,让更多人拿出行动来。
  这也是嘎松扎西的梦想,他希望有更多人关注和帮助高原上的孩子。

乡村师范生的初心


  几乎所有乡村校长面临的最头疼的问题,就是没有年轻老师愿意来,或是来了也留不住。
  和乡村教师、校长们接触多了以后,马云也开始考虑师资的源头——师范生。从师范毕业、当过6年老师的马云在寻找师范生的初心。乡村师范生计划在2017年12月发布,今年开始首届评选。
  今年毕业的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师范生张梦滔报了名。这是一个在教师家庭长大的年轻人,从爷爷开始,家里走出了一代又一代乡村教师。在湖南溆浦淘金坪乡,这个家庭帮助过很多人走出大山。张梦滔也是受老师教导和家庭氛围熏陶而立志要走出大山的人,她相信知识改变命运,2012年考到了省城长沙读师范。
  2015年暑假,她第一次支教,来到湖南娄底的荷叶镇白泥村。一个暑假,这名“准老师”和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临走时,孩子们拉着她的手眼巴巴地问:“老师,您还回来吗?”张梦滔一下湿了眼眶,第二年暑假准时回白泥村报到。
  支教经历和儿时的乡村读书经历,在这个年轻人还不算太成熟的心里埋下一粒种子,她朦朦胧胧地知道自己报读师范生的选择没有错。
  2016年,张梦滔在长沙市芙蓉区育才二小实习。城里的孩子多才多艺,能说会道,让张梦滔喜欢又羡慕。她想起家乡的孩子,大多腼腆羞涩,还有些敏感。但家乡也有很多变化,学校里换了崭新的课桌椅,引进了新媒体设备,住宿楼、教学楼都修葺一新。
  临近毕业,即将回家乡当老师的张梦滔仍然有些担忧,师资不足、生源流失、城乡差距加大……乡村教师真的有前途吗?“我报名马云乡村师范生计划时看到了一句话,是马云老师说的,你改变城市教育可能很难,最多只能做些锦上添花的事,但去到乡村,就是雪中送炭。我觉得心里亮了。”张梦滔有了方向感,她想去乡村教孩子们“能唱会跳、能写会画、能说会道”。在师范读书时,她系统学习过舞蹈、美术、钢琴、书法、体育等课程,希望去补一补乡村教育在音体美方面的不足。
  张梦滔才刚刚出发,甚至可以说尚未出发,她的初心能葆有多久无从定论。她自己也说,也许有一天会面临物质的诱惑、朋友的劝说。到那时,她希望自己能坚持。“乡村师范生计划也会是监督、鼓励我的一个因素。”
  首届乡村师范生计划选择了湖南、四川、重庆、吉林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浙江部分相对贫困县,从在这些地区乡村学校任教的应届师范类毕业生报名者中选出150人,为每人提供10万元现金资助和专业发展机会。这是为乡村教育储备力量。
  从乡村教师,到乡村校长,再到乡村师范生,这像一套组合拳。我们看到了马云在乡村教育上的公益尝试,在薄弱处积蓄力量,以个体影响群体,让公益的阳光照得更亮一点。这些付出,一定会感召更多的人加入。
其他文献
徐學  上世纪80年代末,为撰写一部台湾文学专著,我的床头桌上总是堆满彼岸出版的各种文集,提玄钩要,梳理成文,久而久之,不觉略感倦怠。忽然间,简媜的文字让我眼前一亮——不是在一众女作家那里所习见的平铺直叙的轻浅雍容,或清词丽句包裹着的淡淡哀愁,而是秀丽中有壮美,透出横槊赋诗的草莽气质。她的语词有古典原味却无雕琢痕迹,语句从心里呕出,在飞沫直下的语流中,时时有裂帛之声。感觉这人真不是发黄典籍奶大的,
近日,BeyondMeet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这家美国公司被誉为“人造肉第一股”,上市4天大涨220%。短短几日,人造肉概念股已从17个增加到30多个。汉堡王公司在美国的门店推出了一款人造肉汉堡,这款全新汉堡不但口感上近似于牛肉,就连外观上也能做到“以假乱真”。究竟这样的人造肉和我们每天吃的有什么区别,它又为何会吸引包括比尔·盖茨、李嘉诚等投资大佬的青睐?BeyondMeet生产的人造肉产品。  
《时代》周刊 7月8日封面文章  7月16日,科尔森·怀特哈德的新书《尼克尔的男孩》开始发售。该书以上世纪60年代一座少管所的黑人男孩为原型,讲述其遭受虐待的悲惨经历。该少管所位于佛罗里达州,曾是美国南部执行种族隔离制度最严苛的地方之一。怀特哈德毕业于哈佛大学,今年49岁,写作生涯超过20年。此前,他出版了7本小说和2本非虚构作品,都在探讨美国种族歧视及其历史。比如,3年前出版的《地下铁路》讲述了
一到节假日,消费者就容易冲动消费,等劲头过了又会掀起退货潮。美国彭尼百货的负责人罗恩为这个问题头疼不已——圣诞节后不到10天,门店的退货额就达到100万美元,网络订单的退货率也高达30%。如何才能降低退货带来的损失?开会讨论时,大家似乎都没有好办法。有店员还抱怨:“这几天退货的人太多了,忙都忙不过来,快赶上节假日的客流量了。”“客流量很大?这不是好事吗?”罗恩问。店员无奈地回答:“可惜都不是来买东
来波士顿一个多月,几乎都是明媚疏朗的天气,偶尔的阴天似乎也不会让人感觉沉闷。这天下午,我走出屋子,街边的地面一片湿漉漉的,我知道雨来过了。而接下来的一周,雨水可能会频繁地降临这座城市,渐渐加深这里的秋意。  一场秋雨一场寒。波士顿的冷来得始料未及,早上醒来,我迫不及待地想喝一杯热咖啡。过去在北京生活了好几年,夏有空调冬有暖气,我对季节和温度的感知早已没有那么强烈,倒是对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温差有隐隐的
对于迈不开腿、管不了嘴的朋友们来说,健身房的作用就是功德箱,办卡就是投币许愿。我有个朋友甚至放出狂言:“刚办完卡,顿觉体重减了30斤!”当初听觉得夸张,可最近我算是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  事情说回到今年夏天。眼见着该减的肥还没有减掉,我很焦虑:身上负担这么重,如何心安理得“贴秋膘”?每天在小区健身器材上挥汗如雨,顽固脂肪却不动如山。“我看你是不是去一下健身房?”老公说。这话有道理!专业的事情还得仰
基辛格(右)与尼克松在交谈。美军用于侦察的EC—121飞机。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喜欢直言不讳。去年年初,他在美参议院军事委员会的一次听证会上说,朝鲜无核化是美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对美国而言,打击朝鲜的诱惑是“强烈的”,但代价巨大。言辞间,这位九旬美国外交界元老保持着一贯的冷静。  基辛格这样说,是有切身体会的。他是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在美国也以料理越战残局闻名,而最近美方解密的一批资
2018年11月,欧洛克参加活动,支持者高呼他的名字。  “他发言时,手势怎么那么多?这人是疯了,还是平常就这样?”  3月的一天,一名记者请美国总统特朗普评价一下刚宣布参加明年总统大选的众议员贝托·欧洛克,特朗普有点儿不屑地说了这句话。  欧洛克是民主党人。2012年,刚满40岁的他就当选国会众议员,被美国媒体称为“冉冉升起的政坛新星”。特朗普的不屑,反而给欧洛克带来一波流量,连他不经意间做出的
2019年6月6日,倪光南在中科院计算所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本刊记者 侯欣颖 / 摄)  中兴被禁、华为被断供的时候,有人想起倪光南。这些年他把“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挂在嘴边,出席活动时说,接受采访时说,写文章时说,多少遍也不厌倦。  对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痛定思痛的时候,也有人想起倪光南。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为了突破“缺芯少魂”的困局,他屡屡尝试、探索、受挫,折戟沉沙、壮志未酬。  人们对于倪光南有
你吃过“海鲜果冻”吗?  外地人走进泉州海鲜市场,海味扑面而来,满眼是缓慢爬行的螃蟹、活蹦乱跳的海鱼,奇怪的是还有一盆盆“果冻”。它玲珑剔透、灰白相间,名曰土笋冻。吃过它的人要么心心念念,要么此后唯恐避之不及。知乎、豆瓣上常有《如何让福建以外的朋友吃下土笋冻?》《答应我,吃完土笋冻千万别去搜索它的原材料》等帖子。  土笋冻由身长二三寸的腔肠动物星虫制作而成。它五脏俱全,颜色黑褐,身体有节,形似土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