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和制度化策略作用效果研究

来源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gang34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广东省1260名高职学生为对象,对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和制度化策略作用效果进行理论模型建构和实证分析。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策略可分为常态化时间策略、常态化方式策略和制度化策略三个维度,理想信念可分为政治理想信念、道德理想信念、生活理想信念和职业理想信念四个维度。研究发现,常态化时间策略、常态化方式策略以及制度化策略均对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效果有正向预测作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验证,常态化时间策略和制度化策略对四类理想信念均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常态化方式策略只对高职生职业和生活理想信念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贵州省黔南州2006~2019年自动站资料、雷达资料,统计分析了黔南州短时强降水发生的时间特征和雷达回波特征,同时探讨了黔南州短时强降水天气的雷达监测预警指标。结果表明:1) 近14年来短时强降水次数总体呈增加趋势,黔南州短时强降水次数主要集中于每年的4~9月,占全年短时强降水次数总数的99.81%;2) 黔南州短时强降水天气出现频率最高的季节为夏季,黔南州短时强降水大多数出现在夜间;3) 黔南州短时强降水的雷达回波可大致分为移入型、合并加强型和本地发展型三种;4) 黔南州短时强降水发生时回波强度
语文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对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能力提升以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对学生共情能力的培养也成了未来语文课改的重要方向。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出发,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共情能力培养提出了笔者的一些观点和建议,旨在为高品质语文课堂构建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2021年5月28日)在格陵兰和芬兰有项目的勘探开发公司Bluejay Mining(JAY.L)近日宣布,芬兰东部伊诺科斯基镍铜钴项目的首次钻探和现场项目现已开始与该公司的合资伙伴力拓矿业和勘探。根据公司声明,针对恩诺科斯基内Tevanjoki和Laukunsuo地区矿化的3000m钻井计划,随后将由合资伙伴进行一段时间的分析。钻井完成后,将在计划2021年夏秋的Enonkoski-Ni-Cu Co项目区内进行额外勘探活动。
社会工作作为我国新兴事业,被视为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提供社会社会服务的核心力量是具有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流失问题也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育改革后,小学数学教师致力于构建高效的阅读课堂,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体验,通过阅读数学文本主动获取其中的信息并汲取知识,有效发展数学思维。但在以往的数学课堂中,不少教师都忽略了阅读教学,导致其阅读能力低下,影响了教学效果。本文就如何构建高效小学数学阅读课堂展开分析,并提出几点策略。
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重要性。但实践教学中学生多缺乏“深度学习”意识。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则需要构建开放自主的学习空间,启发学生深度思考、探究、创新的思维和意识,并引导学生开展协同合作、想象创造、评析赏鉴等深度学习的活动,以此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深入发展。本文就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深入探究数学课堂中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
高校担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党建工作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有机组成部分,为高校实现育人目标提供坚定的政治保障。机关党建作为高校党建的重要环节,需要与高校育人目标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用。当下机关党建育人氛围存在服务初心、育人初心和立德树人协同不一致的困境,因此,高校需要在立德树人视角下,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切实增强机关党建工作的有效性。
随着现代社会向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具有信息素养的高素质人才成为社会竞相追逐的对象。基于此,改革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结构,丰富教学内容,为社会培养更具能力的信息化人才势在必行。本文结合自己观摩和对其他优秀教师的学习经验,就PBL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的分析与阐述,旨在真正启发广大同仁,合理筛选有效的教学方式推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为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减少配送成本,建立了多自动导引机器人(AGV)物料配送路径规划的数学模型。为有效解决该问题,在研究果蝇算法(F0A)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动态步长果蝇算法(DSF0A)。相比于F0A,DSF0A中的果蝇个体搜索步长会随着迭代次教的增加而动态地变化,实现全局搜索和局部搜索的平衡。经典Solomn算例测试结果表明,DSFOA降低了AVG使用数量、减少了配送费用,具有一定的优势。
文章构建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BM-Undesirable模型测算2010~2019年环渤海城市群18个城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进行效率分解,结果发现研究期内环渤海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整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016年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转折年;效率分解结果表示环渤海经济圈7个城市纯技术效率有效,3个城市达到规模报酬最优。进一步时空特征分析表明环渤海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持续波动变化,大部分城市经济增长质量较低。最后针对结论提出应加大科技投入、优化产业结构、明确区域功能定位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