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入门课程,人体解剖学是学生学习医学免疫学、人体生理学、病理学等课程的基础,学生必须掌握人体解剖学知识才能有效进行后续的学习,为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如何提高人体解剖学教学质量,成为教师必须重视的重要工作。文章针对基于直观教学手段的人体解剖学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作如下的论述。
关键词:直观教学手段 人体解剖学 理论与实践
根据人体解剖学教学的特点,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能够帮助学生更容易、更深刻的理解教学内容,掌握知识重点和难点,提高教学效率,从而全面提高人体解剖学的教学质量。因此,教师不仅要对人体解剖学有深刻的理解和充分的认识,还要熟练运用直观教学手段,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标,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直观教学手段在人体解剖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人体解剖教学中,学生除了需要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外,还应具备一定的解剖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投入到今后的解剖工作中。而人体解剖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教学,在人体解剖教学中,教学理论是“死”的,而解剖时面临的突发因素却是无法估计的,因而若是一味的按照“死板”的解剖理论来解剖人体,不仅会误导学生,同时也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直观教学手段的运用,是指教师在人体解剖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在学生看到的状况下,将人体解剖学中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感官理解实践中的理论知识,以便在自己操作的过程中,在理论知识的引导下,凭借自己的理解对人体进行正确的解剖操作。直观教学手段不仅加强了学生的解剖理解能力,同时还使其在解剖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因而在解剖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直观教学手段的人体解剖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途径
人体解剖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教学,它需要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同时还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直观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感受到理论的重要性,同时能够在理论的引导下进行正确的操作。由此可见,在其教学的过程中,离不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在其结合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途径:
1.多媒体直观教学法与解剖教学理论
在人体解剖教学的过程中,多媒体作为其教学的主要教具,不仅能将解剖中用到的工具以及具体部位发生的状况以图片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眼前,同时还能使学生通过这些图片看到解剖的整个过程。例如在胸廓的解剖中,若只告诉学生需要注意什么或应该怎么拿解剖刀的话,相信学生一辈子也不会对胸廓进行正确的解剖。若教师将胸廓的组成结构,即12块胸椎及其相应的椎间盘、12对肋骨、1块胸骨以及连结它们的关节、韧带等部位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眼前时,则会使学生在理解书中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正确的找准胸廓中的各个部位。由此则能使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理解胸廓解剖中的理论知识。
2.模型直观教学法与解剖教学理论
在人体解剖教学中,要想从根本上达到教学目的,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的结合起来,使其在理解的过程中,能够将理论知识渗入到实践解剖中,同时能够通过自己的所看、所感,领悟到解剖教学中的相关知识理论。例如:在一例胸腔穿刺术中,按系统解剖学教材所述,肺下缘的体表投影于腋中线与第8肋相交,肩胛线与第10肋相交;胸膜下界腋中线与第10肋相交,肩胛线与第1l肋相交。按照教材的理论来推算,胸腔穿刺为了不伤及肺和胸膜,若选在腋中线上,穿刺部位就应该在第8、9肋问隙进针。若选在肩胛线上,就应该在第10肋间隙进针。但是,临床实际进行胸膜腔穿刺的部位,并非如此,而是比理论推算的结果要高出1——2肋间隙。其原因就是当行胸膜腔穿刺时,由于胸膜腔已经有了积气、积液、积血或积脓,肺已经被气、血等漂浮向上了。而教师要想让学生明白这一现象,仅仅靠理论讲解是不够的,还需要结合着模型进行实验,同时能够使学生在实际观看、操作的过程中,理解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3.实验直观教学法与解剖理论
实验法是整个解剖教学中最为直观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实验解剖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实物模拟来解剖人体中的各个部位,而学生也能通过教师的解剖操作,将解剖中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上来。在实验直观教学中,教师除了对实物进行解剖外,还应针对自己的每一步解剖方法进行详细的讲解与分析,以便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能够切实的理解解剖中的教学理论。例如:在理论解剖教学中,针对胸廓的描写,多将其描写成人胸廓呈前后稍扁、上窄下宽的圆锥形。胸廓有上下两个口、三个径和四个面。而学生在实际解剖的过程中,仅仅凭这几行文字描写,不仅无法理清胸廓中的相关组织机构,同时在解剖的过程中无法“入手”。若教师在讲解这一课时,将胸廓解剖与实验教学充分的结合起来,即教师能够针对实验中实体模型的胸廓结构进行一步一步的讲解,同时能够配合着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这样,不仅将理论与实践融合有机结合,同时还加深了学生的理解。由此可见,在教师人体解剖教学中,直观教学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人体解剖教学中,直观教学手段的人体解剖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能够结合着实践操作来理解其中的含义,同时能够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进行正确的实践操作。而直观教学手段的运用,不仅能从根本上加上学生对解剖操作的理解,同时还能使其在操作的过程中,将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渗入到实践操作中。由此就需要教师在人体解剖教学的过程中,能够通过直观教学方法,将人体解剖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充分地结合起来,以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理论,同时能够在理论中加强实践。
参考文献:
[1]李丹,李华,刘梅梅.浅谈直观教学法在《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90-91
[2]林伟贞.直观教学法在中专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解剖学研究,2007,29(3):236-237
[3]杨景武.直观教学法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J].解剖学杂志,2005,28(1):119
[4]姬军凤.直观教学法在解剖教学法的应用[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9,17(2):65-66
关键词:直观教学手段 人体解剖学 理论与实践
根据人体解剖学教学的特点,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能够帮助学生更容易、更深刻的理解教学内容,掌握知识重点和难点,提高教学效率,从而全面提高人体解剖学的教学质量。因此,教师不仅要对人体解剖学有深刻的理解和充分的认识,还要熟练运用直观教学手段,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标,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直观教学手段在人体解剖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人体解剖教学中,学生除了需要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外,还应具备一定的解剖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投入到今后的解剖工作中。而人体解剖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教学,在人体解剖教学中,教学理论是“死”的,而解剖时面临的突发因素却是无法估计的,因而若是一味的按照“死板”的解剖理论来解剖人体,不仅会误导学生,同时也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直观教学手段的运用,是指教师在人体解剖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在学生看到的状况下,将人体解剖学中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感官理解实践中的理论知识,以便在自己操作的过程中,在理论知识的引导下,凭借自己的理解对人体进行正确的解剖操作。直观教学手段不仅加强了学生的解剖理解能力,同时还使其在解剖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因而在解剖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直观教学手段的人体解剖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途径
人体解剖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教学,它需要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同时还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直观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感受到理论的重要性,同时能够在理论的引导下进行正确的操作。由此可见,在其教学的过程中,离不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在其结合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途径:
1.多媒体直观教学法与解剖教学理论
在人体解剖教学的过程中,多媒体作为其教学的主要教具,不仅能将解剖中用到的工具以及具体部位发生的状况以图片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眼前,同时还能使学生通过这些图片看到解剖的整个过程。例如在胸廓的解剖中,若只告诉学生需要注意什么或应该怎么拿解剖刀的话,相信学生一辈子也不会对胸廓进行正确的解剖。若教师将胸廓的组成结构,即12块胸椎及其相应的椎间盘、12对肋骨、1块胸骨以及连结它们的关节、韧带等部位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眼前时,则会使学生在理解书中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正确的找准胸廓中的各个部位。由此则能使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理解胸廓解剖中的理论知识。
2.模型直观教学法与解剖教学理论
在人体解剖教学中,要想从根本上达到教学目的,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的结合起来,使其在理解的过程中,能够将理论知识渗入到实践解剖中,同时能够通过自己的所看、所感,领悟到解剖教学中的相关知识理论。例如:在一例胸腔穿刺术中,按系统解剖学教材所述,肺下缘的体表投影于腋中线与第8肋相交,肩胛线与第10肋相交;胸膜下界腋中线与第10肋相交,肩胛线与第1l肋相交。按照教材的理论来推算,胸腔穿刺为了不伤及肺和胸膜,若选在腋中线上,穿刺部位就应该在第8、9肋问隙进针。若选在肩胛线上,就应该在第10肋间隙进针。但是,临床实际进行胸膜腔穿刺的部位,并非如此,而是比理论推算的结果要高出1——2肋间隙。其原因就是当行胸膜腔穿刺时,由于胸膜腔已经有了积气、积液、积血或积脓,肺已经被气、血等漂浮向上了。而教师要想让学生明白这一现象,仅仅靠理论讲解是不够的,还需要结合着模型进行实验,同时能够使学生在实际观看、操作的过程中,理解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3.实验直观教学法与解剖理论
实验法是整个解剖教学中最为直观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实验解剖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实物模拟来解剖人体中的各个部位,而学生也能通过教师的解剖操作,将解剖中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上来。在实验直观教学中,教师除了对实物进行解剖外,还应针对自己的每一步解剖方法进行详细的讲解与分析,以便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能够切实的理解解剖中的教学理论。例如:在理论解剖教学中,针对胸廓的描写,多将其描写成人胸廓呈前后稍扁、上窄下宽的圆锥形。胸廓有上下两个口、三个径和四个面。而学生在实际解剖的过程中,仅仅凭这几行文字描写,不仅无法理清胸廓中的相关组织机构,同时在解剖的过程中无法“入手”。若教师在讲解这一课时,将胸廓解剖与实验教学充分的结合起来,即教师能够针对实验中实体模型的胸廓结构进行一步一步的讲解,同时能够配合着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这样,不仅将理论与实践融合有机结合,同时还加深了学生的理解。由此可见,在教师人体解剖教学中,直观教学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人体解剖教学中,直观教学手段的人体解剖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能够结合着实践操作来理解其中的含义,同时能够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进行正确的实践操作。而直观教学手段的运用,不仅能从根本上加上学生对解剖操作的理解,同时还能使其在操作的过程中,将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渗入到实践操作中。由此就需要教师在人体解剖教学的过程中,能够通过直观教学方法,将人体解剖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充分地结合起来,以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理论,同时能够在理论中加强实践。
参考文献:
[1]李丹,李华,刘梅梅.浅谈直观教学法在《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90-91
[2]林伟贞.直观教学法在中专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解剖学研究,2007,29(3):236-237
[3]杨景武.直观教学法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J].解剖学杂志,2005,28(1):119
[4]姬军凤.直观教学法在解剖教学法的应用[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9,17(2):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