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项目导向教学法是近年较为推崇的一种教学形式,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性学习有重要作用。本文就公共基础化学课开展项目导向教学法时如何进行项目选题的要素作了综合分析,提出了简单普适性、乡土地域性、专业倾向性和潜在实用性等新观点。
关键词:项目导向教学法选题要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6(a)-0008-01
项目导向教学法是近年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它强调以项目设计为核心,以学生的自主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采用类似科研与实践的方法,由师生共同组织实施多个完整项目过程的教学活动。在该教学法的组织过程中,项目的选题是关键,它关系到项目实施效果和学生科研素质提升的程度,对学生毕业后的谋事创业发挥着导向性引领和强力支撑作用。教师作为主导者,如何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研究题目值得认真探讨。笔者结合农林牧医食品等本科专业公共化学教学过程中开展项目导向教学法选题的实践体会,就此谈以下看法。
本着过程为重点,结果为参考,项目为核心,学生为主体,素质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思路,项目的选取应体现知识技能应用与课程目标兼顾,模拟现实与实际项目并重,难易程度与学生能力适应,富有实用性与趣味性的基本思想。项目选题的内容是广泛的,题材是多样的。从范围上看,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倾向某专业的;从形式上看,可以是实验操作性的,亦可是文献综述性的;从研究意义上说,可以是对某领域研究进展的概括与总结,也可是对某个似是而非没有定论问题的自我见解;从时间和空间上看,可以是本学科领域目前已解决问题的综述,亦或是跨学科领域尚需继续探索才有望攻克的某个热点难题的概括。总之,项目的选题是一个既错综复杂又交叉融合的系统工程。对于大学低年级学生公共化学课开展的项目导向性教学,笔者认为,项目的选题应把握好以下几条要素。
1 简单普适性
项目的选题应以学生目前所掌握的化学知识为载体,以学生的知识层次、探究能力和研究兴趣为基础,企求项目活动人数最大的参与度,把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全体学生的科研素质作为选题的出发点,避免挑选少数优秀生钻研“高精尖”。例如,对农学、动物医学和食品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在讲过“羧酸和取代酸”一章后,以“如何利用锯末制备草酸”、“苯甲酸的防腐作用及同类食品添加剂”等为题,指导学生分组开展项目探究活动,搜集材料,归纳整理,撰写小论文,并进行小型实验,以此丰富学生的项目知识,建立项目概念,做好知识储备。
2 乡土地域性
项目的选题还可结合生源地域特点进行,以充分调动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积极性。我校学生来自不同省份,故土地域资源丰厚,优势各异,开发建设利用的程度差别较大。立志发展本土经济改变家乡面貌是大家异地求学不懈追求的目标之一。目前普遍存在的环境污染、废旧资源的利用、农副产品的综合利用、药物的更新替代等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学生愿意探索的问题。对此,笔者布置学生做假期社会调查,选择感兴趣的问题撰写调查报告,为新学期立题研究做准备。如在学完“杂环化合物”一章后,学生知道了能从米糠、玉米芯、花生壳等农副产品中提取出有价值的化工产品糠醛,便以“洛阳市伏牛山区农业资源开发构思与设想”为题开展项目研究,完成的论文荣获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征文比赛鼓励奖。在此启发下,许多人还搜集了农作物秸秆作为燃气清洁新能源解决农村照明做饭新方法,农作物秸秆制作建筑板材新工艺等诸多文献资料,收获颇丰。
3 专业倾向性
公共化学课是专业课必修的基础课,面对不同学科的学生,各专业所开课程与培养目标不尽相同,对化学课的学习要求有专业侧重点。按照“宽口径、重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教育教学,坚持知识、素质、能力有机结合,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是共同目标,而知识点的专业应用倾向性则不同。为此,项目导向教学法的选题应向所学专业倾斜。如对农学专业可拟题“溴甲烷应用于土壤杀菌的局限性及其替代品选择”;对动物医学专业选题“巴比妥的解毒机理分析”;对食品工程专业拟题“绿色甜味剂-甜叶菊糖苷的功效介绍”等,既激活了学生所学的化学理论,又与后续专业课程衔接,由此调动学生参与项目研究的兴趣,效果较好。
4 潜在实用性
项目导向教学法的研究选题还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潜在实用性,能在项目小论文完成后发挥出潜能巨大的辐射效用。尽管这些模拟解决或设想构思是虚幻的“空中楼阁”,但仍存在可以挖潜的应用价值,它对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养成善于思考勇于质疑的学术品质,合理策划自己的发展空间有着重要影响。一些好的选题,可以升华为某个公司的远景规划书,一篇优秀论文可以放大为某一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多个小项目的研究结果集合可以形成更高层次的团队成果,参加“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实验性强的选题可以组织申报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项目,获得经费资助后开展科研实验,发表专业论文。一些地域性明显、投资小见效快、操作简便、回报率高及市场前景好的项目论文整理后可作为建议书提交到政府部门,为当地新上项目决策提供理论参考。如由项目论文“新型食品保鲜剂次氯酸钠-羧甲基淀粉的合成与性能测试”衍生而成的“羧甲基复合淀粉有限责任公司创业执行计划书”,从执行方略、项目背景、市场调查、公司战略、市场营销、组织与人力资源、机遇与风险、投资方案和风险金退出等八个方面论述了创业设想,作为组团参赛作品荣获省级“挑战杯”竞赛优秀奖。
综上所述,搞好项目导向式教学,项目选题是关键。全面考虑多种要素,把握好项目探究过程的科学性与趣味性,知识性与技术性以及理论性与实用性,正确合理地因人拟题,因地设题,因专业定题,是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关心社会,关注热点,善于观察思考的科学素养,开启主动探索现实社会与自然环境意识和思维的有效途径。对于学生在参与项目研究活动中利用专业知识立志服务于家乡经济建设,寻求自我价值的合理定位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刘茉.项目教学法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及问题探究[J].科技传播,2010(4)(下):52.
[2] 刘泽民,马军营,尹卫平.项目导向教学法在有机化学中的设计示例[J].科技创新导报,2010(36):193.
关键词:项目导向教学法选题要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6(a)-0008-01
项目导向教学法是近年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它强调以项目设计为核心,以学生的自主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采用类似科研与实践的方法,由师生共同组织实施多个完整项目过程的教学活动。在该教学法的组织过程中,项目的选题是关键,它关系到项目实施效果和学生科研素质提升的程度,对学生毕业后的谋事创业发挥着导向性引领和强力支撑作用。教师作为主导者,如何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研究题目值得认真探讨。笔者结合农林牧医食品等本科专业公共化学教学过程中开展项目导向教学法选题的实践体会,就此谈以下看法。
本着过程为重点,结果为参考,项目为核心,学生为主体,素质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思路,项目的选取应体现知识技能应用与课程目标兼顾,模拟现实与实际项目并重,难易程度与学生能力适应,富有实用性与趣味性的基本思想。项目选题的内容是广泛的,题材是多样的。从范围上看,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倾向某专业的;从形式上看,可以是实验操作性的,亦可是文献综述性的;从研究意义上说,可以是对某领域研究进展的概括与总结,也可是对某个似是而非没有定论问题的自我见解;从时间和空间上看,可以是本学科领域目前已解决问题的综述,亦或是跨学科领域尚需继续探索才有望攻克的某个热点难题的概括。总之,项目的选题是一个既错综复杂又交叉融合的系统工程。对于大学低年级学生公共化学课开展的项目导向性教学,笔者认为,项目的选题应把握好以下几条要素。
1 简单普适性
项目的选题应以学生目前所掌握的化学知识为载体,以学生的知识层次、探究能力和研究兴趣为基础,企求项目活动人数最大的参与度,把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全体学生的科研素质作为选题的出发点,避免挑选少数优秀生钻研“高精尖”。例如,对农学、动物医学和食品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在讲过“羧酸和取代酸”一章后,以“如何利用锯末制备草酸”、“苯甲酸的防腐作用及同类食品添加剂”等为题,指导学生分组开展项目探究活动,搜集材料,归纳整理,撰写小论文,并进行小型实验,以此丰富学生的项目知识,建立项目概念,做好知识储备。
2 乡土地域性
项目的选题还可结合生源地域特点进行,以充分调动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积极性。我校学生来自不同省份,故土地域资源丰厚,优势各异,开发建设利用的程度差别较大。立志发展本土经济改变家乡面貌是大家异地求学不懈追求的目标之一。目前普遍存在的环境污染、废旧资源的利用、农副产品的综合利用、药物的更新替代等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学生愿意探索的问题。对此,笔者布置学生做假期社会调查,选择感兴趣的问题撰写调查报告,为新学期立题研究做准备。如在学完“杂环化合物”一章后,学生知道了能从米糠、玉米芯、花生壳等农副产品中提取出有价值的化工产品糠醛,便以“洛阳市伏牛山区农业资源开发构思与设想”为题开展项目研究,完成的论文荣获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征文比赛鼓励奖。在此启发下,许多人还搜集了农作物秸秆作为燃气清洁新能源解决农村照明做饭新方法,农作物秸秆制作建筑板材新工艺等诸多文献资料,收获颇丰。
3 专业倾向性
公共化学课是专业课必修的基础课,面对不同学科的学生,各专业所开课程与培养目标不尽相同,对化学课的学习要求有专业侧重点。按照“宽口径、重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教育教学,坚持知识、素质、能力有机结合,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是共同目标,而知识点的专业应用倾向性则不同。为此,项目导向教学法的选题应向所学专业倾斜。如对农学专业可拟题“溴甲烷应用于土壤杀菌的局限性及其替代品选择”;对动物医学专业选题“巴比妥的解毒机理分析”;对食品工程专业拟题“绿色甜味剂-甜叶菊糖苷的功效介绍”等,既激活了学生所学的化学理论,又与后续专业课程衔接,由此调动学生参与项目研究的兴趣,效果较好。
4 潜在实用性
项目导向教学法的研究选题还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潜在实用性,能在项目小论文完成后发挥出潜能巨大的辐射效用。尽管这些模拟解决或设想构思是虚幻的“空中楼阁”,但仍存在可以挖潜的应用价值,它对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养成善于思考勇于质疑的学术品质,合理策划自己的发展空间有着重要影响。一些好的选题,可以升华为某个公司的远景规划书,一篇优秀论文可以放大为某一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多个小项目的研究结果集合可以形成更高层次的团队成果,参加“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实验性强的选题可以组织申报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项目,获得经费资助后开展科研实验,发表专业论文。一些地域性明显、投资小见效快、操作简便、回报率高及市场前景好的项目论文整理后可作为建议书提交到政府部门,为当地新上项目决策提供理论参考。如由项目论文“新型食品保鲜剂次氯酸钠-羧甲基淀粉的合成与性能测试”衍生而成的“羧甲基复合淀粉有限责任公司创业执行计划书”,从执行方略、项目背景、市场调查、公司战略、市场营销、组织与人力资源、机遇与风险、投资方案和风险金退出等八个方面论述了创业设想,作为组团参赛作品荣获省级“挑战杯”竞赛优秀奖。
综上所述,搞好项目导向式教学,项目选题是关键。全面考虑多种要素,把握好项目探究过程的科学性与趣味性,知识性与技术性以及理论性与实用性,正确合理地因人拟题,因地设题,因专业定题,是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关心社会,关注热点,善于观察思考的科学素养,开启主动探索现实社会与自然环境意识和思维的有效途径。对于学生在参与项目研究活动中利用专业知识立志服务于家乡经济建设,寻求自我价值的合理定位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刘茉.项目教学法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及问题探究[J].科技传播,2010(4)(下):52.
[2] 刘泽民,马军营,尹卫平.项目导向教学法在有机化学中的设计示例[J].科技创新导报,2010(36):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