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nsted酸催化N1-对甲基苯磺酰基三唑与烯烃加成合成高N2选择性的烷基-1,2,3-三唑

来源 :催化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N-取代基-1,2,3-三唑广泛应用于生物科学、材料化学和药物化学领域,近几年来引起了人们很大兴趣. N1-取代基-1,2,3-三唑既可由加热催化,也可通过金属诱导的(铜(Ⅰ)催化的1,4-双取代和钌(Ⅱ)催化的1,5-双取代)1,3偶极子环加成反应制备得到,然而有关N2-取代基-1,2,3-三唑的合成仍未获得太大进展.目前,高N2选择性的N2-芳基和N2-烯丙基-1,2,3-三唑的合成方法是利用大位阻的膦配体配位钯催化偶联反应.2008年,史晓东课题组报道了烷基卤化物与大体积的 C-4和 C-5双取代基的NH-1,2,3-三唑通过亲核反应合成N2-烷基-1,2,3-三唑,但其应用受到底物限制.我们设想N1-烷基-1,2,3-三唑可否由N1-取代1,2,3-三唑合成,由于N1-取代基-1,2,3-三唑制备的研究较多,其合成方法将可很方便地构造N2-烷基-1,2,3-三唑化合物.鉴于此,本文对单取代三唑、未取代三唑与包括乙烯基酯在内的多种烯烃的反应进行了研究.首先,我们用不同取代基的N1-1,2,3-三唑与烯烃在不同的酸催化条件下进行反应,考察了酸效应对反应收率的影响,发现 TsOH做 Br?nsted酸为催化剂时,反应产率最高;而 AuCl3做 Lewis酸为催化剂时反应几乎没有加成产物生成.然后,以 TsOH为催化剂,改变三唑与烯烃的加入比例,发现加入比例为1:6时反应产率最高.当N1取代基是 Ts-时,反应产率最高.催化剂 TsOH的加入量由1当量升至2当量时,反应产率没有明显变化.由此表明,N1-1,2,3-三唑与烯烃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催化剂为 TsOH(1当量),N1-1,2,3-三唑的取代基为 Ts,N1-1,2,3-三唑与烯烃的加入比例为1:6.在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后,考察了三唑类底物的适用性.结果发现, N2/N1产物的比例均很高,说明该反应具有很高的N2选择性.上述研究表明, TsOH酸催化N1-对甲苯磺酰基-1,2,3-三唑与烯烃的加成反应是一种有效合成N2-烷基-1,2,3-三唑的新方法,并通过单晶确定了最终的产物结构.单取代三唑和未取代三唑与包括乙烯基酯在内的多种烯烃反应合成N2-烷基-1,2,3-三唑都有很好的反应效果.本文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合成N2-烷基-1,2,3-三唑的新方法.
其他文献
语文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同时也影响着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初中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阶段,影响着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针对许多学生反映不知道如何学好语文的现
如何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体现改革创新精神,是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师所面临的艰巨任务.英语课作为文化基础课中的一门课程,中职英语教师应当积极调整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以
文言文以其独特的文学魅力在实际语文教学中具有鲜明的特点.高中语文教材(苏教版)在结构和内容方面的编写更好体现了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要求,始终注重采用合理的策略提高教
【摘要】古诗词鉴赏是感觉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论述了在古诗词鉴赏过程中应该注意从哪些角度和层面进入文本的分析欣赏。  【关键词】古典诗歌 文学鉴赏 阅读教学 语文教育    近年来,语文高考中有關古诗词的鉴赏年年有。它不仅要求考生有丰富的文学、文化、文史知识,同时还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如果缺少了与试题有关的任何一项的掌握,就很难筛选出正确的答案。但相对于中学
扩大词汇量是英语学习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职高生对比教学实验,证明发音规则能有效提高了学生词汇量,同时增强了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
多媒体在英语教育教学中的结合运用是提高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是实现教育科学化、教育优质化和教育统一化的有效途径;是实现新课程教育改革,全面提高素质教育水平的战略主体.
在初中教学课程中,语文教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我国许多初中语文教学方式都比较单一,严重束缚了学生自主性的发挥,要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效率,就应该采用更加多元化
目前,天然气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工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甲烷作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其转化和应用是天然气化工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而甲烷直接氧化制甲醇长久以来一直是研
网络教学已成为当下学习教育的一种趋势,其优势在于时效性、资源性、高效性等,可以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加强英语阅读是提高英语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方式,网络环
着色是绘画艺术的主要手段.语言艺术与绘画艺术是有相通之处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绘画艺术的分析和研究,来揭示作者独具匠心的语言艺术.本文从衬托性着色艺术分析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