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若给你机会回到过去,你最想去到何时?”
“自是大唐,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大唐何其壮。”
“若你能回到大唐,最想与谁把酒言诗,纵论古今?”
“……”初唐四杰,创立新风,李杜文章,光焰万丈。一个个名字,一句句诗文在我眼前掠过,终是那个名字定格在眼前,我脱口而出“刘梦得”,声音中也带了三分豪情。
于是,我見到了他。从那个才华横溢、踌躇满志的少年郎,敢向当时独步诗坛的白居易发出挑战,战书一下便是一百首诗作,到那个积极参加政治革新,在朝堂上侃侃而谈的他,再到那个因革新失败与一首词作被贬至巴山楚水长达二十三年的他,他曾在洞庭山水中沉醉忘归,也曾于玄都观中辛辣讽刺。我心里有着太多疑问,只等与他一谈解惑。
见到时他已是垂垂暮年,经历了那么多坎坷沉浮,物是人非,可他的眼中仍未熄灭光芒。我问:“先生政治革新失败,被贬于外多年,难得有机会返京,何苦如此辛辣讽刺那当朝新贵,以致再次被贬,于凄凉之地耗去大半青春年华,翩翩少年郎归来时已生华发,真的值得吗?”
他不假思索:“朝中满是阿谀奉承之辈,皆乃吾去后所封,吾作诗讽之以喻世人,以清时风,虽遭其构陷贬谪,亦有何悔乎?”
“可你被贬在外,连累着老母也同你颠沛流离,不得安享晚年,你的才华也不得施展。若你能收敛锋芒,留在京中,等待机会,焉知不会有另一番作为?”
他默然,眼中的光芒也暗了下来,似在沉思。倏而却又坚定地答道:“汝岂不闻屈子之言?‘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吾若不直言以告,一吐心中所思所感,虽留于京中,然意气终究难平,岂不负了这一腔豪情?宁可因直言见放,不愿以虚言擢升。”
“先生既被贬多年,不仅未像柳河东般终日嗟叹,面对清幽山水仍难解心中郁结,反而沉醉于洞庭美景,白银盘中一青螺。甚至终于逢赦返京时,您竟再游玄都观,写下桃花已去而刘郎重返。寻常人经历了多年贬谪,再回京时早已磨去当年棱角,口中只剩感恩戴德,您却锋芒不减,真的不惧又一次遭到报复,一生都要在巴山楚水度过吗?”
“物是人非,斗转星移,非人力可改。吾也曾空吟闻笛赋,伤于到乡已成烂柯人。可沉舟侧畔,千帆竟过,病树前头,万木争春,新旧交替固为自然之道,无可更改,何必空悲切?何不从吾心,归吾意,壮吾豪情。况桃树虽胜已去,而刘郎虽衰仍在,岂不快哉?”
我笑:“先生不愧为诗豪。其实先生极像几百年后的苏子瞻,只因小人毁谤,他一路被贬到黄州、惠州、儋州。可他也与先生一样,是天生的乐天派。不管是高唱“大江东去”时的豪壮,还是低吟“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无畏,抑或写下“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潇洒,都像一个真正的战士,以诗为剑,笑迎人生的风霜雨雪。富贵功名皆非所愿,唯有豪情热血,才是此心安处,魂之所牵。”
梦得大笑曰:“真乃吾之知己也,愿汝亦能于红尘中寻得心安之处,于动静中寻得平衡之处。莫拘于世人之见,只求心之所向,即为豪情。方不负今日之畅谈。”
我朗声答道:“一定会的。”
(郑州外国语学院)
“自是大唐,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大唐何其壮。”
“若你能回到大唐,最想与谁把酒言诗,纵论古今?”
“……”初唐四杰,创立新风,李杜文章,光焰万丈。一个个名字,一句句诗文在我眼前掠过,终是那个名字定格在眼前,我脱口而出“刘梦得”,声音中也带了三分豪情。
于是,我見到了他。从那个才华横溢、踌躇满志的少年郎,敢向当时独步诗坛的白居易发出挑战,战书一下便是一百首诗作,到那个积极参加政治革新,在朝堂上侃侃而谈的他,再到那个因革新失败与一首词作被贬至巴山楚水长达二十三年的他,他曾在洞庭山水中沉醉忘归,也曾于玄都观中辛辣讽刺。我心里有着太多疑问,只等与他一谈解惑。
见到时他已是垂垂暮年,经历了那么多坎坷沉浮,物是人非,可他的眼中仍未熄灭光芒。我问:“先生政治革新失败,被贬于外多年,难得有机会返京,何苦如此辛辣讽刺那当朝新贵,以致再次被贬,于凄凉之地耗去大半青春年华,翩翩少年郎归来时已生华发,真的值得吗?”
他不假思索:“朝中满是阿谀奉承之辈,皆乃吾去后所封,吾作诗讽之以喻世人,以清时风,虽遭其构陷贬谪,亦有何悔乎?”
“可你被贬在外,连累着老母也同你颠沛流离,不得安享晚年,你的才华也不得施展。若你能收敛锋芒,留在京中,等待机会,焉知不会有另一番作为?”
他默然,眼中的光芒也暗了下来,似在沉思。倏而却又坚定地答道:“汝岂不闻屈子之言?‘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吾若不直言以告,一吐心中所思所感,虽留于京中,然意气终究难平,岂不负了这一腔豪情?宁可因直言见放,不愿以虚言擢升。”
“先生既被贬多年,不仅未像柳河东般终日嗟叹,面对清幽山水仍难解心中郁结,反而沉醉于洞庭美景,白银盘中一青螺。甚至终于逢赦返京时,您竟再游玄都观,写下桃花已去而刘郎重返。寻常人经历了多年贬谪,再回京时早已磨去当年棱角,口中只剩感恩戴德,您却锋芒不减,真的不惧又一次遭到报复,一生都要在巴山楚水度过吗?”
“物是人非,斗转星移,非人力可改。吾也曾空吟闻笛赋,伤于到乡已成烂柯人。可沉舟侧畔,千帆竟过,病树前头,万木争春,新旧交替固为自然之道,无可更改,何必空悲切?何不从吾心,归吾意,壮吾豪情。况桃树虽胜已去,而刘郎虽衰仍在,岂不快哉?”
我笑:“先生不愧为诗豪。其实先生极像几百年后的苏子瞻,只因小人毁谤,他一路被贬到黄州、惠州、儋州。可他也与先生一样,是天生的乐天派。不管是高唱“大江东去”时的豪壮,还是低吟“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无畏,抑或写下“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潇洒,都像一个真正的战士,以诗为剑,笑迎人生的风霜雨雪。富贵功名皆非所愿,唯有豪情热血,才是此心安处,魂之所牵。”
梦得大笑曰:“真乃吾之知己也,愿汝亦能于红尘中寻得心安之处,于动静中寻得平衡之处。莫拘于世人之见,只求心之所向,即为豪情。方不负今日之畅谈。”
我朗声答道:“一定会的。”
(郑州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