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讲述了学校管理信息化建设要“以人为本”,要合理化,要以实用为主等使用问题。
  关键词:学校管理 信息化 实用化 合理化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7)02-087-01
  
  随着社会经济、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现代化教育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从九十年代开始的单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逐渐取代传统的黑板与粉笔,再到现在的学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都是一个重大的飞跃。当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校园网络的各项应用成为可能,如何全面推进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便成了许多学校面临的首要问题。
  
  一、校园管理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是观念问题
  
  观念不转变,则一切都是空谈,所以我们要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学习讲座、行政和经济手段等各种形式,不断强化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现代化教育意识,树立现代化教育观念。(一)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有待进一步提高;(二)各类学校领导应转变观念,切实加强对教育信息化的领导;(三)教师要树立现代化教学观念;(四)学生应培养现代化学习观念;(五)积极利用媒体等手段向社会不断宣传教育信息化的意义
  
  二、学校管理信息化建设要合理化,要以实用为主
  
  (一)学校管理信息化建设要合理化。学校管理信息化建设归根到底就是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服务,能对学校的教育教学产生实际的效益,这是学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二)学校管理信息化建设要以实用为主。随着政府对各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步伐也在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学校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促进本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战略选择。
  
  三、学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硬件
  
  (一)学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学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前提是建立在完善的校园硬件设施,它包含了校园网络的建设、校园信息点的规划、校园演播室的建立等等。要实现学校管理信息化,硬件是是基础、前提!如果没有必要的硬件设施恐怕学校领导者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二)避免重复建设产生浪费。学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虽然是硬件,但是如何搞好硬件建设也是一个大问题。我认为,校园硬件设施的建设最好是一步到位,以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及系统的兼容性问题。
  四、学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软件
  由于网络的快速普及,大家都知道校园网带来的不仅仅是学习的革命,工作的革命,也是学校的信息化革命,数字化革命。因此在很短的一两年时间内,各地实验学校,示范学校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校园网建设,以至于各级领导来不及思考校园网建设是一个什么样的建设,对网络本身与教育的结合也缺乏全面的考虑,仓促上马。并没有真正认识校园网的建设会对教学工作产生何种影响,或者干脆忽视网络与教学的结合,仅仅停留在把现有资源搬到网上,而没有开发网络能带给我们的资源。这些学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种种误区,使校园信息化的功效大打折扣。主要原因是学校对软件建设不重视,不能适应校园网发展的需要,从而影响了校园网功能的发挥。
  (一)软件与学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关系。学校信息化软件建设目前来讲主要指教学资源建设,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等。因为校园信息化建设好比是公路建设,教学资源好比是货物,那么教师就是司机,无论是缺少了货物、路还是司机,我们都到不了目的地,因此三者不可或缺。
  (二)数字化软件资源的优势。与校园网相适应的教学软件资源主要是指数字化的资源,如多媒体教学光盘、电子图书、多媒体素材光盘、教学网站等。为什么要提倡数字化软件资源建设呢,不难看出这些资源比传统资源有明显的优势。资源若以数字化信息保存,则保存的时间会较长,反之,则会较短。信托网络可以以更大范围内的共享达到低成本高效率,把教师的论文、经验纳入资源库,使交流更广泛,更高效。
  (三)软件资源的信息建设是校园网发挥效益的重点。软件资源的信息化建设就是把我们的教学软件资源通过各种方法转变成数字化的信息,只有数字化的信息,才能在网络上畅通无阻。我们把网络比作高速公路,数字信息就是货物,没有货物的运输是不会有任何意义的。在校园网中,最不能缺少的就是信息化资源。因此,教学软件资源的信息化建设是校园网发挥功效的重点。只有丰富的教学软件资源,我们教师才可以精心挑选、科学组织,让学生生动有趣地获取知识。
  总之,学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任重而道远。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之间在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中存在着极大的反差,即使在同一地区的不同学校之间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因此我们就本着合理化、实用化的原则进行建设,加强校园硬件、软件以及人力资源的建设,让学校管理信息化建设真正的与我们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使教育系统以一种健康、充满激情的开放心态,迎接信息时代的挑。这样才有可能紧紧捕捉住各种机遇,在跨世纪的世界教育改革潮流中实现我国基础教育的跳跃式发展,不断提高中华民族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实力和地位。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7)01–070–02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也直接导致了作为培养人才的教育领域发生着巨大变革。地理教育应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将信息科技融入地理教学活动之中,使地理学习更具多元化、个别化,使地理学习效果更为提升。    一、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地理教学的特点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地理教
嘿,  我的玩具变轻了,  衣服变小了,  书本变薄了,  时间变短了。  天却变近了,  地却变远了,  我成了一个  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了!
期刊
王阳明曾写过这样一句诗:“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托钵效贫儿。”意思是抛弃了自家用之不尽的宝藏,却像乞丐那样挨门挨户的乞讨。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我迷失,这句诗的本意是强调人的良知是内在的,一味外求,只会令人失去本心,但同时他也是在告诉人们不要妄自菲薄。  一扇小小的窗户也可以接纳阳光,一颗小小的星星也可以照亮夜空,一朵小小的花朵也可以满室芬芳,一次小小的善举也可以改变命运,一丝小小的微笑也可以传达情意,一
【内容摘要】新课程教学的理念深入人心,针对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优化课堂教学的对策。创设灵活的课堂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率,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小学语文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关键词】优化 语文 课堂 教学  在新的课程教学理念指引下,语文教学课堂呈现出多模式,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局限在教会学生基础的语文知识,而是把语文课堂作为一个丰富多彩的舞台,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