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合作与交流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8939323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都能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起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作用。因此,开展合作与交流,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沉闷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更能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从而全面提升教学的整体成效。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合作与交流 小组学习
  随着初中数学新课标中提出,培养学生在课堂上以及课外的沟通与合作,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新的课题。合作与交流课程作为新兴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目前已被普遍认可以及使用,同时也获得了不错的成绩。通过合作与交流下的学习,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更多的机会交流,不仅加快了沟通的速度,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更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速度提供了有效途径,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可以有效解决一些平时不易解决的问题。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与交流的现状
  (一)缺乏合作与交流的氛围。受我国几千年来传统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在课堂上教师总是居高临下的传授者、灌输者,单一而又古板,在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活跃思维以及创新思想的发展。同时,由于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与老师之间就存在很大的隔阂,更别提双方之间能够敞开心扉,彼此交流。从而这种发展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许多学生养成懒惰心理,也不愿和别人交流,缺乏主动意识,久而久之在学习上就以得过且过、似懂非懂的心态开展学习。
  (二)缺乏深入研究的科学精神。在数学教学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精神。然而,在实际课堂上,由于学生缺乏敢于提问与质疑的勇气,使合作与交流在操作中常常遇到很大的阻碍。一些学生习惯了被动的吸收知识,一旦让自己独立思考问题,便会觉得恐惧与紧张,当然也包括一些不愿意去思考的学生。从而造成学生由于缺乏数学研究的精神,害怕或不愿与他人沟通交流与合作。
  (三)未真正理解合作与交流的价值。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考试仍然是判定学生成绩好坏的重要标准。因此,教师与学生都把大把精力用在应对考试身上。不仅学生倍感压力,教师也分身乏力,无心多出时间开展合作与交流教学。往往一堂课,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教材内容例题、定义的讲解上,根本来不及进行沟通交流,只有在学生课后交上的作业中发现问题,不但获取的信息不够全面也不够及时。由于不明白在数学教学中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从而不能够发现教学中存在的真正问题,学生也没机会与他人交流,因此产生的问题便越堆越多,对学生的知识吸取产生严重的困难。
  二、开展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合作与交流
  (一)制造合作与交流的积极氛围。合作与交流虽然是以学生为主体,但这一过程中也绝对离不开教师这一引导者。因此,教师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转变观念,学生担当多种角色,例如引导者、组织者以及合作者,更重要的是与学生站在同一战线上,作为一名参与者,与学生一起研究、探索、发现与学习。教师要以平易近人的面貌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放下防备心理,从碍于老师的威严而服从转变为真正的敬佩而愿意听从。在开展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常常会遇到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一旦发现问题要立即提供有效指导。合作与交流作为新兴的教学模式,许多学生自小学开始并未接触过这种教育模式,因此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合作与交流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巨大价值,而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学生直接感受这种学习带来的好处。同时教师作为协调管理者,在小组的分配中也要合理进行,可以遵从学生的意愿自由组合,也可按照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各自特长,有效建立小组。另外,教师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群体合作意识,指导学生的个人目标与小组的共同目标尽量达成共识。
  (二)提高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效率。开展合作与交流很容易走入一个误区,教师在课堂上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在小组中明明看见成员都讨论得热火朝天,但是最终结果却是存在诸多问题。其实仔细研究也不难发现,学生看似表面的活跃其实根本就不是围绕着教学内容进行,可能正是借此机会明目张胆的讨论与教学无关的问题。另外,一些小组看似井井有条,分工合作也较为合理,但在实际过程中,学生一般都是单独完成任务,彼此之间不做任何探讨与交流,因此,成果不显著便是自然。因此,教师一定要制造适当的时机,提高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效率,让学生首先通过独立思考,等到一个恰当的时机,再进行交流。要使学生在和他人的合作与交流学习中,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以及擅长的方式表现在数学探究的过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以及主动性,感受到合作学习到来的乐趣。在此过程中,学生不再是独立的个体,他能够主动提供自己的资料,提出独特见解与想法,与小组成员共同分享,体验合作的愉快。同时,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也能学会倾听与尊重其他同学的观点、评论。还能对共同研究的数学结果做出评议,从而极大的提升了学习成效。
  (三)科学评价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成果。任何学习的动力都不免来自于激励的促进,激励又分为内在与外在两个方面,前者是自我成功带来的信心,后者则是他人的肯定评价。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首先需要的是外在的激励,从而逐渐转变为自我的认识以及肯定的过程。因此,教师的评价在这一环节中显得尤为重要,首先,不管结果如何,评价都要建立在充分尊重的基础上,避免打击学生的自尊以及自信,让个性不被扼杀。其次,评价的前提是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后,教师必须建立公正合理的评价机制,让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形成一种既共同合作又相互竞争的形态。如此一来,通过最终评价,学生既能够看到集体带来的强大优势,又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对于学习有一个更加全面系统的掌握,让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理论知识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胡利梅.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合作与交流[J]
  [2]何宣伦.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合作交流意识的培养[J]
  [5]李宗泽.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浅谈初中数学中的合作学习[J]
其他文献
目的: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骨科常见病、疑难病之一,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本病病因尚不明确,治疗上缺乏特效的药物治疗。通过对广东省中医骨关节病重点专
目的:  通过在万能试验机上实施应力加载试验,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中的界面应力分布情况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方法:  采集新鲜成人股骨头端标本10具,在标本下端用骨水泥固
数学语言作为数学思维的工具和载体,是人类思维长期发展的成果,是贯穿于数学全部的支柱。它可使人们摆脱数学自身的抽象与约束,集中精力于主要环节,这在事实上增加了人们的思维能力。没有用符号去表示数及其运算,数学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数学符号简化了复杂的数学理论,且通过它可把远离的数学理论巧妙地联系起来。它是数学的语言,是人们进行表示、计算、推理、交流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它具有准确、清晰,具有简约思维、提高效
期刊
目的:该研究以中风等危重病应激性胃粘膜病变为研究对象,研究共同芨合剂治疗中风等危重病应激性胃粘膜病变的治疗作用和机理,为揭示中风等危重病应激性胃粘膜病变的病理生理
目的:探讨以益气养阴清热活瘀法组方的肾必宁冲剂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ICE和Bcl-2表达的影响,以阐明益气养阴清热活瘀法治疗系膜增生性肾病有效的作用机制,为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1)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2)梳理知识结构 (3)改造课本例题。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培养,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使用性,使学生发现数学、喜欢数学,并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景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发现并主动获取知识,才能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素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培养 自主学习能力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
该课题通过临床与实验两方面研究探讨了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脾虚证在免疫学上的特点,以及益气健脾方对PM脾虚证免疫紊乱的作用及其机理.临床方面筛选36例PM脾虚证患
目的:  研究中药温化蠲痹方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外周血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及诱导滑膜细胞凋亡的作用,探讨温化蠲痹方治疗CIA大鼠的作用机制。  方法:  选用健
目的:  研究内脏高敏感大鼠脑、结肠中CRF-R1和CRF-R2的表达,探讨CRF-R在肠易激综合征(IBS)内脏高敏感信号传导通路中的作用,以及痛泻要方对IBS起效的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 
数形结合是借助图形的性质来研究数量关系.或借助数量关系来研究图形性质,即利用“数”和“形”的相互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它具有直观性、灵活性、形象性等特点.数形结合贵在结合,只有把数与形完美的结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形中觅数、数中觅形,常能找到捷径.下面举例说明它在函数中的应用  一、数形结合思想在集合中的应用、  在集合中(1)当集合的元素为有限个时,一般选用Venn图,把集合中的元素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