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洁的力量

来源 :证券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RYM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雷军听到有人称呼他为“雷布斯”时,不知道会不会脸红。雷军是乔布斯的超级粉丝,他当然知道他的小米手机要是被乔布斯看到的话,一定会被扔出窗外。乔布斯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无法容忍那些为了产品及时面世或为了压缩成本而作出合理(甚至明智)妥协的人。他要他的团队创造革命性的产品,做出最好的产品,甚至比最好的还要好一点。赚钱只是他产品的副产品。产品脱销并不意味着产品优秀。因为只要价格够低,不愁没有人购买,尤其是智能机行业正处于一个“站在风口连猪都能吹的起来”的快速增长之中。
  《乔布斯传》的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非等闲之辈。他是阿斯彭研究所的CEO、前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CEO,以及前《时代》杂志的总编。乔布斯得知自己得了癌症后,主动找上艾萨克森,但因为艾萨克森不知道内情,拒绝了他的请求:等等吧,再等一二十年等你退休了我再写。艾萨克森这么回答乔布斯。艾萨克森之前写过三本传记,《爱因斯坦:他的生活和宇宙》、《富兰克林传》和《基辛格传》,每一本都是畅销书。读完艾萨克森这本《乔布斯传记》,你会理解芒格为何这么推崇读传记。在这本传记中,乔布斯的激情、能量、欲望、完美主义、艺术修养、残暴以及对掌控权的迷恋塑造出的商业哲学,艾萨克森完美地展现给我们。当然,远不止这些。对于一个投资者,还能潜移默化学到非常多的点滴知识。
  尽量远离快餐文化
  相信不少人错过这本好书的原因也跟笔者一样。媒体报道乔布斯的新闻铺天盖地,觉得乔布斯该了解的也差不多都了解;何况这也不过是一本传记而已,所以不少人买了后束之高阁。
  微信的朋友圈,大家疯了似地转发各种各样的文章,这种典型的快餐很多时候是有害的,在掌上快速阅读常无法辨析逻辑错误。但它会不自觉地在你有限的脑容量中占据空间,使得你不容易接受正确的知识和事实,也懒于去寻找事物的真相。这本50多万字的乔布斯传记,会让你明白这一点:你之前并不懂乔布斯。
  都说真实远比小说精彩,这本书就是铁证。乔布斯过山车一般的人生、炽热强烈的个性已经够精彩。但远不止这些,比如乔布斯与比尔·盖茨的恩恩怨怨:两人都生于1955年,但两个人都觉得自己比对方聪明。当盖茨向乔布斯演示他研究出来的windows操作时,乔布斯开口第一句话就是,“它真是一堆狗屎”(windows初期还很不完善);而当媒体采访盖茨,盖茨也毫不客气:“为他开发?不,我会在上面撒尿。”两人相识30年后,盖茨才对乔布斯产生了有保留的敬意:“他真的对技术了解不多,但他有一种惊人的天赋,知道什么东西能成功。”而乔布斯呢?他评价盖茨依然是,“他只是无耻地盗用别人的想法。”
  乔布斯的生父钱德里遗弃了他和他的姐姐莫娜。后来乔布斯的姐姐终于找到了他们的生父。钱德里很高兴,告诉莫娜说他曾经营过一个叫做地中海的餐厅,还夸耀餐厅经营得很好,“所有的科技界成功人士都会去那里吃饭,包括乔布斯。乔布斯很友善,小费给的特别多。”莫娜强忍着不告诉他乔布斯就是他的亲生儿子。直到有人猜测莫娜在一本小说里把钱德里列为她父亲,据此猜测钱德里也是乔布斯的亲生父亲,钱德里才知道那个给他特别多小费的乔布斯原来就是被他遗弃的儿子。但乔布斯至死也不肯见他父亲一面。
  只投资伟大的企业?可你事后才能知道
  对于投资者而言,有一个问题值得深思。流行于中国的价值投资理念中,有部分人认为价值投资方法之一是寻找到伟大的企业,然后买入持有。苹果公司算的上伟大的公司么?过去十几年肯定是,但未来呢?当乔布斯逝世后,投资者对苹果的争议很大,负面的看法是后乔布斯时代苹果无法持续之前的发展势头。
  有一次在分析师大会上,那时乔布斯已经因癌症而休假,库克一改之前乔布斯还在任时的淡定风格,富有煽动性地宣讲了为何即使乔布斯不在,苹果也会继续高歌猛进。他说,“无论谁在做什么工作,这些价值(指苹果崇尚简约追求完美产品,以及只专注于确实重要和有意义的少数项目的苹果文化)已经深深地扎根在这家公司,苹果将表现非凡。”但是乔布斯听到最后这几句怎么反应?欣慰?不!乔布斯“心生怨气,深感沮丧”。乔布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实际情况呢?乔布斯于2011年10月5日去世,当时苹果股价大约300多元,之后苹果股价一路上涨,最高曾到达660多元,然后回落又反弹至目前的500多元。短期一两年的股价变化,无法反映后乔布斯时代苹果公司的真正未来。但是对于苹果的未来,投资者争议很大,正如当年乔布斯1998年重返苹果时,谁又能预测到苹果会是现在这么伟大。彼得·林奇说得对,你永远不可能在事前知道谁是伟大的公司。
  但作为A股投资者,不要在创业板中寻找下一个伟大的公司。从浙江世宝A股与H股的价差,就可以看出创业板有多疯狂。我从来都不否认创业板和中小板会出现一两只超级大牛股,但是目前绝大部分的牛股所处行业都缺乏明显的壁垒,行业竞争都非常厉害,谁能最后胜出?就像苹果创立时,一大堆的电脑公司,谁也不知道哪一家公司会笑到最后。绝大多数小企业都很难发展壮大,更多的只是阶段性高成长而已,即使这样,一般也维持不了几年。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仅仅是跟随着行业的爆发性增长,而获得两三年的高增长。
  所以大多数人抓住牛股仅仅是运气。而且最关键的是,即使不是依靠运气,如果资产配置比例不高,对于整个资产的收益率贡献也不大。常见的是一买就是好几只,甚至十几只,里面出现一两只牛股,收益率还不错,但是,风险也很大。创业板走到现在,不论还能持续多久,除了个别幸运逃顶外,大部分人会把账面利润统统归还。
  简洁的力量
  “至繁就是至简”就是苹果公司的核心价值观,苹果创造的每一次历史变革都得益于公司尊崇的“简洁”的理念。乔布斯对“简洁”的追求,不仅仅是一种热情,也不仅仅是一种激情,他已经超越了一切,呈现出痴迷的状态。由此引发一个问题:苹果公司如此赤裸裸地痴迷“简洁”,它出色的财政状况也众人皆知——苹果手机虽占市场极少的份额,但却卷走了行业大半的利润,为什么其他科技公司没能复制苹果的模式,获得与苹果类似的成功呢?
  答案是太难了。苹果公司产品的简洁大家有目共睹,但广告和公司内部架构乔布斯也追求简洁,知道的人就不多。苹果公司的产品名称都是非常简洁,iMac、iPod、iPhone和iPad,都已经成为词典中的新词。再瞧瞧其他品牌的手机命名,比如索尼的最新款手机,取名“Xperia Z1 L39t 4G”。这样的命名,大家都知道很狗屎,可是为何几乎所有的手机厂商连一个简单的手机取名都无法简洁呢?
  乔布斯的一个过人之处是知道如何做到专注。1997年乔布斯重新回到苹果公司执掌大权,第一件事就是砍掉70%的产品线。三四个星期后,他召开大型产品战略会议,宣布苹果只生产四种电脑,就是消费级的台式机和笔记本,和专业级的台式机和笔记本。结果苹果的工程师和管理人员全都集中在这四个领域。很快就有了iMac和iBook。
  乔布斯无法容忍复杂的制度。知道苹果有多少个委员会么?零。苹果的组织架构就像是刚起步的公司一样。大家都痛恨复杂,可是要做到简洁却几乎不可能。
  在投资领域把简洁发挥到极致的是巴菲特。巴菲特多次回答他人对如何做投资的询问:股市投资只有最重要的两点,第一是正确估算公司的价值;第二是正确对待市场的态度。很简洁的原则,但却是最难的,因为没有十年八年的沉浸其中是很难正确估算出公司的内在价值的。所以市场上,大家都喜欢谈论流动性,谈论宏观经济走向这些虚之又虚的东西。
  请不要低估“简洁”的力量。不同年龄层次、宗教信仰、生活背景和政治理念的人都喜欢简洁。但是简洁隐藏得很深,并不容易找到。但是能够理解、把握并充分利用简洁的人,注定会比拒绝简洁的商人获得更大的成功。
  我们最常见到的投资报告都是从宏观谈起,然后行业,最后个股。如网上流传甚广的一个基金经理在北大的讲座,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巴菲特的“买股票就是买企业的一部分”,多么简洁呀。即使卖方不报价,让巴菲特出价,巴菲特也能报出合理的价格,可那些每日盯着行情的人,能么?
其他文献
结构化的行情将成为A股的常态,自下而上的优选个股依旧是未来经济转型期A股投资的良策。  目前A股延续了2013年以来的结构化行情,从年初至今,以沪深300为代表的大盘股下跌2.04%,而创业板指数逆势上涨18.47%。究其原因,我们认为,结构化行情与国内经济转型的背景是息息相关的。从海外转型案例来看,经济转型期股市也经常出现成长股持续跑赢价值股的情况。日本在第一次石油危机后,经济增速快速下降,投资
期刊
面对动辄6%以上收益的银行理财产品、互联网货币基金,低于5%收益的分级债基A端吸引力渐失,2014年以来,开放申赎的8只分级债基均遭遇大额赎回。  1月6日,中海惠裕纯债分级债基开放当天,A类份额赎回比例达64%;1月9日,信诚双盈分级基金A当日有效申请为40.32万元,赎回申请为3.02亿份,赎回比例为53%。  除此之外,数只近期打开申赎的分级基金A类份额仍遭到大额赎回。中欧纯债A申购总额为3
期刊
美国在削减资产购买计划后遭遇到了第一次挑战,即国债收益率突破3%;中日两国正在快速削减其国债购买,而中国因此囤积了大量“闲钱”,这些钱会流向哪里?  经过5年的增长乏力和就业低迷,美国经济在2013年下半年走向复苏。就业几乎每月增加20万个职位,消费者信心和商业信心正在上升,银行信贷条件开始放松,消费信贷上升,GDP增长3%以上,违约处于周期性低谷且企业现金充裕,未来的资本投资和工资上升也将使得2
期刊
根据顺鑫农业的年报,创意堂酒业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公司的第一大客户,但工商局的资料却清晰地显示,创意堂酒业早在2012年年初就已经注销。  “你要找谁?”《证券市场周刊》记者刚到6楼,物业的工作人员便上来询问。  “我们这里没有你说的这家公司,好像有一家酒水销售公司,但公司不在6楼,销售的也不是二锅头,”面对记者的询问,物业人员特意翻看了大厦公司名单讲道,“你说的607是我们的办公室,也许人家早就搬走
期刊
地产股股价长期低迷,不但大幅度提高了公司的股权融资成本,也给股东带来巨大的利益损失;对于一些控股权地位不牢靠的上市地产股,还会遭到外来资本觊觎。  但很多地产公司管理层,包括部分控股股东在内,仍是一意花巨资挤到争地行列,却没有意识到可以动用小部分购地资金去回购自己公司的股份,甚至去收购其他地产股来代替增加土地储备。  万科两次失败的管理层股权激励  万科A(000002.SZ)第一次拟实施激励计划
期刊
“影子银行”失控拉高M2增速,央行却力所不及;银行同业业务尽情狂欢之时,高利率阴影挥之不去。若无有效破解之道,钱荒之魔随时伺机而动。  2013年,银行业的大事件非“钱荒”莫属,即发生于当年6月的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危机,并由此导致的货币市场利率持续高企。这一危机甚至在12月末又有重演之势。时过境迁,市场对于“钱荒”的解读仍存分歧,甚至有观点将其解读为金融危机的前兆。  1月中下旬,央行陆续公布了20
期刊
本轮新兴市场动荡对美国实际GDP的影响微乎其微,美联储不会改变政策立场。  岁末年初,众多新兴市场国家的央行行长们面对市场动荡就已经坐不住了,纷纷紧缩货币。  饱受通胀和本币贬值折磨的巴西加息50个基点至10.5%的两年来的最高水平,这已是巴西连续第七次升息。紧接着,印度加息25个基点,土耳其几乎是在同时将该国主要利率上调一倍以上。南非在设定的通胀目标不断被冲破之后,也决定五年半以来首次提高基准利
期刊
中国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但仍面临诸多问题。国际经济仍有较大不确定性,国内存在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制造业产能过剩严重、政府性债务增长较快和房地产市场分化等矛盾。  世界经济正进入低速增长的新常态,中国经济则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新阶段。  十八大以后,中国经济的发展目标、基本思路和政策措施出现了一定调整,不再追求过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而是更加重视结构调整和增
期刊
在与第二大股东重啤集团持股相当的情况下,嘉士伯既不愿意只充当财务投资者,又不愿意转手退出,选择再度溢价增持,这样的行为最符合情理。  2013年12月,重庆啤酒(600132.SH)发布公告称,全球第四大啤酒集团丹麦啤酒生产商嘉士伯已经完成按每股20元的价格要约收购重庆啤酒30.29%的股份。加上之前其拥有的29.71%的股份,嘉士伯合计控制重庆啤酒60%的股份。  之前,嘉士伯已经是重庆啤酒的最
期刊
重仓金融股的基金经理最初想法与市场实际状况差距太大,使得认知动摇和仍然持有金融股两者间出现了知行不一致的尴尬局面。  近四年多以来,由于市场风格愈发明显,公募基金持续减持金融股布局新兴产业股票,使得基金普遍低配金融。  2013年四季度数据显示,基金配置金融业市值占基金净值比平均仅为4.75%,相对行业标准配置比例为-13.8%,属于第一低配行业。  其中,仅有5.2%的股票型基金超配金融业。大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