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判决的民事赔偿“挤压功能”初论

来源 :社会科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p63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孙伟铭深度醉酒后非法驾车,导致4死1伤特大交通事故后,在刑事判决宣布前,极度冷漠地对待受害人的民事赔偿请求。刑事判决以“死刑立即执行”发布后,孙伟铭及亲属受到保命的强力挤压,在短短的20多天时间里,赔偿了受害人100万元。这种刑事死刑判决对于民事赔偿的挤压效果,固然有其积极意义,但是,却不能构成孙伟铭的“悔罪积极”。对于最高法院倡导的“宽严相济”,作者认为孙伟铭案件在本质上,不宜适用。
  (关键词]孙伟铭案;民事赔偿;死刑判决;挤压功能;积极悔罪
  [中图分类号]DF613;DF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0)01-0016-05
  
  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的“重”车“轻”人,以路权划分公共道路交通权利的理论、制度和规范,诱发了严重的人车对立。其中,城市各种基础设施中,交通设施不以行人、非机动车为本而是以车为本,导致了交通效率、出行安全和公共交通秩序的严重滞后、错位和矛盾。于是,各种各样的交通违法行为大量发生,而酒后驾驶作为中国酒文化的负产品,每年以导致成千上万人死亡的交通事故的方式,彰显着公民民事权利和利益严重受损的现状。
  在大量的交通肇事事件中,孙伟铭案件成为一个具有典型性的案件。说它典型,是因为孙伟铭非法驾驶行为由4个行为——无驾驶证驾车(非法驾驶)、酒后驾驶(深度醉酒驾驶)、肇事逃逸(追尾后快速逃逸)和越线超速驾驶(逃逸中冲过双实线撞上对向行驶的机动车)构成。但是,孙伟铭的特大交通肇事行为,竟然被法学家们认为没有间接故意,因而,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简称“成都中院”)的死刑判决被认为不“理性”,进一步被斥责为“感情用事”,云云。
  同时,在成都中院死刑判决宣布前的两个月时间里,孙伟铭及亲属对于受害人的经济损失赔偿,采取了完全冷漠的态度,不理不睬。而成都中院死刑判决一经发布,此后的20多天时间里,100万元的民事赔偿已经到了受害人的手中,其效率之高,孙伟铭及其亲属态度之积极,全因为有一个死刑判决。成都中院这个死刑判决,对于孙伟铭及亲属民事赔偿的“神奇”的“挤压效应”,是民刑责任承担中的一个特殊现象,需要认真地研究。只有这样,最高法院的“宽严相济”政策,才能产生良好的社会主义法治导向意义。
  
  一、孙伟铭案件的定性与死刑挤压效用
  
  2009年5月22日,孙伟铭重大交通事故案被成都市人民检察院(简称“成都检察院”)“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提起公诉。成都检察院认为,孙伟铭无驾驶证且醉酒后驾车行驶于车辆、人群密集之处,其行为已对公共安全构成直接威胁。在发生追尾的交通事故后,其仍置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于不顾,继续驾车高速逃逸,后冲向相向行驶的多辆汽车,造成4人死亡1人重伤及5万元经济损失的严重后果。孙伟铭无驾驶证、醉酒和追尾后超速逃逸,并造成严重交通事故的事实,充分证明,孙伟铭作为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明知必须取得驾驶执照后才能驾驶机动车辆,却无视公共安全,长期无证驾驶机动车辆并多次违反交通法规,反映出其对交通安全法规以及他人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的轻视,主观故意非常明显。因此,应当追究其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刑事责任。经开庭审理,2009年7月23日,成都中院依法宣判,孙伟铭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判决一经宣布,在孙伟铭及其亲属、受害人亲属以及社会各界,立即引起巨大反响。《成都商报》第一时间采访笔者时,笔者的表态是“定性非常准确,量刑非常适当”。但是,孙伟铭本人及其亲属,在死刑宣判之前,对待受害人及其亲属的态度,判若两人或者“天上地下”。其中,媒体的失当报道,以及法学家们讲究所谓的“理性”,指责孙伟铭被判处死刑是“感情用事”,认为最高法院的“宽严相济”的“尽力赔偿”等于“悔罪积极”,因此,作为一种现象,孙伟铭案的死刑判决,初步带来了民事赔偿的挤压效应,即其父孙林为了保住儿子孙伟铭的性命,积极赔偿受害人民事损失的效应。
  事实上,在成都中院死刑判决的重压之下,孙林通过不懈的努力以及社会各界的帮助,也确实筹集到了接近100万元的赔偿金。接着,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简称“四川高院”)又将孙伟铭二审案件延期审理,实际上都是在为孙林筹集赔偿金延展时间。于是,20多天以后,孙林终于筹集到了100万元的赔偿款。应该说,从成都中院到四川高院,再到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法院(简称“锦江法院”)的三级法院,似乎都对孙伟铭案在开庭审判、判决和二审以及民事调解等方面,形成了很强的默契和配合,似乎可以保证孙伟铭二审不被判决死刑和执行死刑了。这样的死刑挤压民事赔偿的事实,不知法学家们是否同样理解为不“理性”或者“感情用事”呢?
  
  二、孙伟铭案民事赔偿的死刑挤压理由
  
  2009年6月,成都中院一审判决前1个月,孙林希望通过赔偿的形式达成谅解,3家受害人通过商量,要求赔偿每家15万元,但孙家一直未答复。开庭前半个月,锦江法院法官还打电话给受重伤者代玉秀的丈夫韩常进,询问庭外调解相关事项。但是,得到的回复依然是孙家态度的消极与不予答复。
  宣判前1周,受害人子女张志字、金宇航忍无可忍,联名写了一封“严惩凶手”的信件,交到成都中院,受害人韩常进一家人则没有签名。鉴于民事诉讼的庭外调解可能影响最终量刑,韩常进马上给孙林打电话,说“法院给了我们3天时间,我们也给你3天时间”,但是,3天之后依然没有结果,孙伟铭及其亲属的这种极端消极态度,是很难让人接受的。
  2009年7月22日,孙伟铭被成都中院判处死刑,一审宣判后第二天,孙林便主动找受害人亲属协商赔偿事宜。在媒体的善意帮助和“洗脱”死刑的报道与节目里,加上20天艰难奔波,孙林终于凑足100万元。2009年8月27日,3家受害人家属正式签订《谅解书》,2009年9月2日,3家受害人家属又与孙伟铭代理人在锦江法院达成《调解协议》,拿到了先期赔偿的60万元。但是,受害人亲属没有对孙伟铭律师事先起草好的“请求贵院对孙伟铭从轻判处”予以同意,而是坚持改为“贵院对孙伟铭量刑时对此情节予以考虑”。金宇航说,孙伟铭和他们结下了“血海深仇”,他永远都不可能原谅害死自己父母的人,签下《谅解书》,“我们不让法院对他从轻判处,只能让法院对孙家支付赔偿款这个情节予以考虑。”
  孙伟铭及亲属,在孙伟铭未判死刑前态度冷漠,判死刑后态度却“好”得感人,在2008年12月14日交通事故发生后长达7个月的时间里,受害人亲属主动提出民事调解,这本来可以成为减刑的因素,而孙林一直拒绝接触。孙伟铭死刑判决一下,又说愿意赔偿了,这是为什么?有一种可能的解释:在死刑判决前,孙伟铭及其亲属都预期交通肇事罪会判得很轻,所以,不想赔太 多的钱,及至死刑判决一下,才慌了神,愿意赔了。实际上,孙伟铭在知道了撞死人之后的第一句话,就是问死者是城镇户口还是农村户口。这是令人发指的,孙伟铭在伤害这么多人命之后,首先关心的不是认罪,而是要赔多少钱。孙林也是一样,不论他的家庭、职业和个人境遇如何,与孙伟铭一样,冷漠对待孙伟铭特大交通事故中的死伤者及其亲属,这是不能让人原谅的。
  虽然,孙林竭尽全力,为死伤者及其亲属赔偿了100万元人民币,但是,我们不应被孙伟铭、孙林这种“好”态度所感动,以至于忘记孙林是被孙伟铭的死刑给“逼出来”赔偿受害人及亲属的。同时,对孙伟铭判处死刑绝对可以强有力地震慑罪犯,至少可以立刻使其态度快速变“好”。在这一点上,笔者也不忍心“挤压”孙林这样生活中的弱者,更何况他与孙伟铭的特大交通事故案没有直接关系。
  但是,孙林和孙伟铭的特大交通事故案的发生、处理,还是有关的。理由是:(1)孙伟铭大量饮酒,孙林就在现场,作为父亲孙林却没有劝阻儿子孙伟铭酒后不要驾车,而是让儿子开车送自己到火车站,这是非常错误的;(2)2008年12月14日是星期日,孙林对已经开车的孙伟铭应该问问有没有驾驶执照,如果没有,应当告诫他不要非法驾驶,然而,孙林也没有;(3)孙伟铭被提起公诉,刑事案件于2009年5月22日公开审理,2009年7月23日公开宣判的这段时间里,孙林没有积极督促孙伟铭赔偿死伤者及其亲属的经济损失,态度消极,表现出一种对受害人利益的极度蔑视和冷漠态度。可见,孙伟铭深度醉酒驾驶案件的发生,以及后来孙伟铭死刑挤压民事赔偿现象的出现,与孙林是有密切关系的。
  有人认为,在我国,形形色色的交通肇事案件判罚畸轻,构成对公共安全的严重危害,确实到了让人忍无可忍的地步了。对孙伟铭之流恶性交通肇事案件,就应该像美国那样,按谋杀罪定罪量刑,方能起到杀一做百的作用。可见,死刑判决的作出,对于孙伟铭而言,为了活命被动去赔偿,改变对待死伤者及亲属的冷漠态度,确实起到了民事赔偿挤压成功即强力校正的积极作用。但是,这种“成功”或者“强力校正”不值得欢欣鼓舞,理由是死刑判决挤压民事赔偿成功的前提,是孙林为了让儿子孙伟铭活命,把民事赔偿当作一种保命的手段和工具来使用,并不是真正想替孙伟铭悔罪,或者表现悔罪的积极态度。
  至于成都中院是否在孙伟铭死刑判决宣布前,以及四川高院在孙伟铭二审延期开庭审理前,有一种期待孙伟铭及其亲属积极进行民事赔偿,以从轻处罚或者从轻惩处的打算与想法,并不重要。这种犯罪嫌疑人及其亲属的态度、行为尤其是对待受害人民事赔偿的态度、行为,本身就构成刑事案件中的“认罪态度”好坏的考量依据,是犯罪嫌疑人及其亲属选择的结果。因而,孙伟铭死刑判决的民事赔偿挤压,在本质上是属于孙伟铭特大交通事故后果的消除范畴,把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等,作为一个整体考量时,此消彼长是一种法律责任承担的规律。所以,刑事责任尤其是死刑判决可以挤压民事赔偿的理由,是法律责任承担上的特殊现象。最高法院的“宽严相济”司法解释本身,就是在“刑事和解”思路下,鼓励犯罪嫌疑人与受害人及亲属,通过和解——以积极赔偿民事损失获得谅解,从而,可以适当改变刑事处理即量刑结果这一理念的产物。
  
  三、孙林在死刑挤压下全力赔偿不等于孙伟铭悔罪积极
  
  应当说,最高法院“宽严相济”司法解释的出台,对于孙伟铭的从轻判处是有好处的。但是,不能够以赔偿的数额多少来论断犯罪嫌疑人及其亲属态度“是否积极”,比如,一个家产上亿的人拿了10万元赔偿,与一个只有1万元赔偿能力的人拿了8000元赔偿,两者的态度是不同的。特别像孙伟铭这类特大交通事故案中,在死刑判决宣判前后,孙伟铭及其亲属态度判若两人的情形,更谈不上“积极赔偿”。
  也就是说,孙伟铭及其亲属的100万元民事赔偿,是被死刑判决挤压的结果。对于这种背景下的民事赔偿,能否构成“积极赔偿”中的“积极”,还需要认真分析。“积极赔偿”不是花钱买刑,不是为了保命的不得已而为之,换句话说,必须是为了受害人及其亲属的利益,而不是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所以,“积极”必须是真正的“积极”——积极为了消除对受害人造成的人身死亡、人身致残或者受伤的损害后果,而不是像孙伟铭案那样,被死刑判决逼迫着,为了自己活命而进行的不情愿的民事赔偿。
  笔者认为,我国刑法理论在某些犯罪构成中,把犯罪嫌疑人的主观心理状态、行为动机等,当成是否犯罪和认罪的关键因素,是有科学道理的。孙伟铭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在死刑判决后才和亲属密切配合积极赔偿受害人的损失,其客观效果确实减轻、安抚了受害人及其亲属的损失和痛苦,但是,这种赔偿的工具意义,大于、多于或者高于后果补偿意义。因此,这种被迫的、不情愿的,为了自己利益而不是为了受害人利益的民事赔偿,即使全额赔偿也是有动机瑕疵的。这种动机与目的的瑕疵,是在媒体过度“善良化”、“美化”和“弱者化”孙伟铭、孙林等人的背景下,在社会个别机构和个人的帮助下完成的,带有非常浓厚的对抗司法,否定死刑判决积极意义的不良色彩。
  虽然,孙伟铭并不是社会中“一般意义的恶人”。但是,他在购车后长期不去正规的驾校学习,而是跟请来的代驾者学习驾驶,这种“偷工减料”的态度和投机取巧的做法,是其法律意识极其淡薄的表现。在孙伟铭的心目中,个人利益、个人权利和个人观念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公共利益、他人权利和社会观念,并不是第一位的。否则,他就不会长期不取得驾驶证而非法驾驶,更为关键的是,他非法驾驶,有了数次违法记录之后,依然大量饮用白酒,直到深度醉酒还驾驶机动车,这种放纵行为或者纵酒行为,本质上就是其蔑视公共利益、他人权利和社会秩序的延续,在导致特大交通事故后,第一时间询问死伤者的居民身份,然后不积极赔偿死伤者经济损失,都是他的法律观念偏差或者蔑视法制的必然行为。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形下,媒体竟然不是积极督促孙伟铭及亲属赔偿死伤者的损失,以争取量刑上的减轻或者酌情从轻处罚,丧失了最起码的媒体社会责任意识。
  应当说,在孙伟铭及其家人冷漠对待死伤者及其亲属赔偿利益时,媒体应当先于成都中院、锦江法院充当民事赔偿的“挤压者”,对孙伟铭及其家人实施舆论监督。然而,非常遗憾的是,媒体仿佛不喜欢“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以及孙伟铭及亲属就应该是这样一个态度一样,从2009年5月22日到2009年7月22日两个月的时间里,选择了沉默。这种沉默,一方面,表明媒体从业者的法律素养太差,根本没有考虑到要为死伤者的利益鼓与呼,以舆论监督的力量,矫正孙伟铭及其家人冷漠态度,争取积极赔偿以便为孙伟铭案的从轻处理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媒体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媒体的社会责任里,有维 护社会主义法治的神圣职责在内。对于特大交通事故中的肇事者,在有能力赔偿而竟然冷漠对待死伤者时,媒体表现出一种可怕的沉默和无所作为的态度,是一种监督失职和不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
  尤其是孙伟铭的死刑判决宣布后,加上四川高院宣布孙伟铭案二审延期审理之后,媒体的宣传报道,不是以全方位分析讨论案情本身为使命,而是很快选准了新闻点——孙林代子赔偿,进行炒作和过度“善良化”、“美化”和“弱者化”孙伟铭、孙林等人的报道,将孙伟铭案死刑判决带来的积极意义,完全淡化净尽。所以,孙林竭尽全力的民事赔偿,对于孙伟铭而言,因为死刑判决前后态度的过分悬殊和明显的动机瑕疵,显然构不成所谓的“悔罪积极”。
  
  四、结语
  
  成都和全国许多特大城市一样,机动车数量过于庞大,因此,孙伟铭醉驾死刑判决的发布,在成都市民中震动很大。但是,媒体却没有把这种死刑判决的警示作用,通过原因分析、教训吸取和如何防范等宣传报道,进行必要的放大、强化和正面引导,而是过度“善良化”、“美化”和“弱者化”孙伟铭、孙林在死刑判决发布后的被动民事赔偿,从而没有利用酒后驾驶肇事必然受到处罚的孙伟铭案件,昭示人们注意和关注并严格遵守“驾车不饮酒,饮酒不驾车”的规则,这是令人遗憾的!
  交管部门证据显示,孙伟铭未经过正规驾驶培训,也从未办理驾驶证。事发前,这辆上户仅半年的别克轿车已被电子眼拍到包括超速、闯红灯等在内的10次违章记录,但显示均未处理。无独有偶,杭州飙车案中胡斌公然驾驶非法改装的三菱轿车,多次超速在市区穿梭却无人过问。与此同时,造成5死4伤南京“6·30”特大交通事故的肇事司机张明宝,从2006年8月到2009年4月期间的违章记录,竟然高达80次!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公安交管部门及交警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应当及时纠正和处理。但是,现实生活中,因超速50%以上被吊销驾驶证者寥寥无几,被依法拘留的更是鲜见。
  于是,一些人没有意识到机动车驾驶违法的严肃性和责任严重性,将违法视为家常便饭,甚至个别人错误地认为:开车肇事没什么,不过就是找人交点钱了事。这种植根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缺失环境的驾车文化,是一种陋习和恶俗并存的不良文化氛围。
  孙伟铭案在死刑判决宣布前,孙伟铭及亲属对于受害人的损失即民事赔偿,给予了极度的轻蔑和漠视,而成都中院死刑判决宣布后,孙伟铭及亲属态度大变,积极想方设法赔偿受害人的损失,金额高达100万元之巨,固然开创了死刑判决挤压民事赔偿成功的先河。但是,鉴于四川高院、锦江法院的积极配合,3家受害人的高风亮节,以及受害人子女金宇航、张志宇对孙伟铭特大交通事故肇事导致双亲死亡、以及死刑判决前的民事赔偿态度极其冷漠而不予谅解,构不成孙伟铭的悔罪态度积极。对于这种不尽如人意的效果,媒体是要承担不当引导的职业责任的。
  
  (责任编辑:何进平)
其他文献
师范教育自清季以来便被视为群学之基和教育造端。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即有学者对清季师范教育做了探索性的研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外研究相关论著日多;但既有研究成果,大多侧重于全国性的整体概述,区域性研究除沿海部分省份有少数成果外,内地尤其是西部地区的研究近乎阙如。而且师范教育在实践环节尚存在多种类型,除比较正式的师范学堂外,尚有各种形式的简易师范和特别师范。研究者目光专注于师范学堂,对非主流师
期刊
[摘要]到宋元时期,“文气”说有了显著进展,突出地表现在作家修养论方面的“外游”、“内游”两派相对立的观点上。“外游”说以北宋苏辙、马存为代表,偏于强调“江山之助”;而“内游”说以蒙元初期的郝经为代表,偏于强调读经明理。两派观点均有偏颇之处,但也各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现实意义。此外,还存在着一个具有调和色彩、观点更加稳妥全面的折中派,元末明初宋濂集其大成,从而使“文气”说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期刊
[摘要] 死刑裁量有其价值理念的基奠与制度规范的制约。刑法学派限制死刑的丰富思想,各国刑法限制死刑的现实趋势,提供了死刑裁量的重要知识背景。严格限制死刑是我国死刑适用的根本理念,我国刑法对于限制死刑适用也有诸多制度规定。孙伟铭死刑案的二审改判有其合理根据,不过对于过错醉酒的从宽考量仍值得推敲。  [关键词] 死刑裁量;价值理念;制度规范;孙伟铭案  [中图分类号]DF613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要]通过对1928年一件鸦片毒品案件的分析,可以发现民国政府时期刑事侦查权的有限性特点。这里的有限性不同于权力本身的有限性,而是不同宪政体制下的有限性。  [关键词]刑事侦查权;有限性;转型宪政  [中图分类号]DF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0)01-0163-04    一、从民国政府时期的一起毒品案件说起    1928年11月,上海发生了轰动一时的“
期刊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近年来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日本学者柄古行人在其专著《马克思,其可能性的中心》中主张,应该以“马克思式的阅读”方法来读马克思,作者以此为中心探索并回答了读什么、怎样读以及为什么读马克思三个紧密不可分割的问题。毫无疑问,阐明“马克思式的阅读”,必将为进一步探讨并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研究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马克思式的阅读”;马克思主义哲学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与西南大学主办的“战时国际关系——中日战争国际共同研究第四次会议”于2009年9月7日至9日在重庆召开,来自美国、日本、英国、法国、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学者,以及来自台湾国史馆、中正大学、东华大学的专家共50余位与会。“中日战争国际共同研究”是哈佛大学教授傅高义(Ezra Vogel)、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杨天石、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教授山田辰雄共同发起,全球学者
期刊
[摘要]阿布拉姆斯关于解构批评方面所撰系列论文时间跨度十余年,重点探讨了解构批评理论及其在美国的具体实践,与后结构主义、新历史主义、女权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一干后现代理论也多有关涉,既坚韧地批判以德里达为代表的批评家们形形色色的解构批评策略,又注重以浪漫主义文学文本为重点、以人文关怀为导向的文本阐释策略。阿布拉姆斯关于解构的论述,为我们提供了思考解构的另一学术径路,对于中国批评家之透析解构与人文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西方有关人际交往理论的考辨发现,无论是西方人提出的关系强弱还是国内学者提出的关系信任,都难以对中国人的人际交往做出完整准确的解释。究其原因在于,他们大多是从工具理性的视角来考察人际交往的,忽视了非功利情境下的人际交往,因而所得结论难免有失偏颇。我们发现,通常情况下中国人人际交往所普遍遵循的乃人际认同法则。而这一法则之所以被中国人普遍偏好,关键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重家庭、家族、宗
期刊
〔摘要〕 在越来越多的涉及专业技术和专业知识的案件中,专家介入诉讼不可避免,如何实现专家参与诉讼的公正性,专家陪审制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渠道。针对中国陪审制度的实践困境,可以通过完善专家陪审员挑选机制、保证专家陪审员裁判权行使,以实现对专业性案件审理的程序和实质公正。  〔关键词〕 专家陪审;民事诉讼;证人;鉴定人  〔中图分类号〕DF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09
期刊
西部地区如何科学发展既是需要从国家战略高度思考的重要命题,也是需要直面现实,从关键矛盾中提取出具体对策的实践探索。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利益矛盾长久以来是西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如何有效地实现矛盾转化,变西部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是亟须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程宏伟教授所著的《西部地区资源产业链优化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一书立足于经济组织中观形式的产业链视角,从西部地区区情出发,明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