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数学新教材的几点认识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chen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教材已经使用一轮多,我们清晰地感到新老教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新教材的认识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从不适应、质疑到适应,直至喜欢.下面谈谈自己对新教材的几点认识.
  一、新教材的优点
  1.定位准确
  必修课程的5个模块定位为:使所有学生掌握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提高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各种能力,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习惯,提高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培养他们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其中模块1是基础中的基础,它包括了集合、基本初等函数及其应用,我们采取了1的顺序开展教学.
  2.理念创新
  新教材在总体上为学生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又兼顾个性发展的选择,强调师生互动,学生在老师引导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着眼学生的发展与未来,注重数学应用意识,突出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3.设计新颖
  5个必修模块的设计与布局与旧教材不同,对新知识的学习,大部分都通过适当的问题情景,引出需要学习的数学内容,然后安排观察、探究、思考、提示等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学习方式掌握知识;同时又插进了许多辅助资料,如:探究与发现、阅读与思考、观察与发现、信息技术应用等到拓展性栏目,为学生学习提供选学素材,极大地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教材留有许多空白空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由发挥,充满个性.课本习题的A(B)类型设计,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对发展不同学生的数学能力提供了舞台.特别是B中的某些问题,既是课本知识的补充,又为后续学习埋下伏笔,课本中不乏精彩习题出现,非常值得钻研.
  4.注重情景引入
  教材在很多地方都有情景引入,如垂直关系的判定引入中,教材先举例一:学校的操场上树立的国旗杆与地面是垂直的.例二:将书打开直立在桌面上,书脊和书的各页面都与桌面垂直.例三:拿一块教学用的三角板放在墙角,将三角板转动.大量的情景设置,使学生获得了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形象认识,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提出作了很好的铺垫.
  5.课题学习的设置培养了学生探究能力
  在教材中精心设计了课题学习《正方体截面的形状》,提出了问题及研究的建议.要求写一份学习报告,所涉及的问题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以内,具有可行性.同时也很好地联系了生活,培养了学生实际动手制作能力.
  6.注重联系生活
  教材中大量的情景和实例多数来自生活,在每个小节开始前都会给出一些形象的图片,如介绍球时展示了地球和足球两张图片,三视图的介绍中展示了飞机与汽车模型.习题也有很多来源于生活.
  二、新教材中值得商榷的几点认识
  1.应用题目一般很长
  有些学生没有相关的生活经历,特别是农村学生,无法理解题意,如税收问题、贷款问题,等等.数学知识的应用固然重要,但不能要求过高,不能为了“应用”而应用,教材中牵强的、要求过高的地方出现的比较多,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距离.如:《必修1》76页例6,《必修4》第六节《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中的例3、例4等题目,脱离学生的实际水平,题目失去了设置的意义.应用问题应基础、基本,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自己有能力解决许多问题,以免造成看见应用问题就害怕的局面.
  2.不重视对概念下定义
  造成学生学完后没有形成概念知识,缺乏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结果是教师到了高三仍要补充相关的概念定义.有时教材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简化概念的定义,如:三角函数的定义不具有普遍性,学生在练习“已知角的终边过点P(3,4),求角的三角函数值”时结果出现错误.建议采纳旧教材的三角函数定义.
  3.例、习题设计需进一步斟酌
  新课程实施中,发现课本例题与习题不够配套,如《数学》必修2所提到的“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安排了难度不低的例题2,但没有一题相应的练习题、习题,让人摸不着头脑;有些题目设计不够严谨;有些知识点衔接不好,如学习直线的斜率时由于没有学三角函数,很勉强地加了公式;教材很多都以物理为背景引入数学知识,但两个学科在时间上有时差,如由“简谐运动”引出三角函数的曲线,由物体做功引出向量的数量积等,对学生学习新知识没有什么帮助.
  4.淡化了定理的证明,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中大量的定理没有给出证明,只给出了形象认识,这是不够的,也不利于培养数学的严谨性.如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只给出了一些线面平行的实例,没有严格的证明,学生会在运用过程中印象不深.球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没有进行推导,直接给出,不利于学生的记忆与运用.而这两个公式的推导用到了很重要的数学思想,高中阶段又学习了导数与微分,给出这个推导可以体现数形结合,可以在阅读材料中给出.
  总之,通过新教材的使用使我们在体会其好的同时,更感受到时不我待,落后就要挨打,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紧跟时代潮流,要多读书,读好书,活到老学到老,只有这样,才能不落伍.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结合中职学生数学学习现状,说明了转化数学学困生的重要性,提出了有效地转化数学学困生的方法:首先要了解中职数学学困生的特征,其次要弄清楚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最后必须要采取有效转化措施.  【关键词】中职数学;学困生成因;学习兴趣;转化对策  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中职学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多,中职新生学习基础普遍较差,对于数学而言,他们缺乏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没有学习兴趣,跟不上学
时间在岁月中缓缓流淌,担任班主任的这二十多年来,一路走来,所收获的,所体悟的,所感受的,所见识的……都将是我生命中弥足珍贵的记忆.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这个最小的主任管的事却多而细. 大至教育教学工作,小至扫把粉笔之类的小事,样样少不了班主任的操心. 通过这些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我认为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就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情感流露,打破心墙  作为一个班主任,能否用感
【摘要】 影响中学生数学水平提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引导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提高数学水平的方法也应是多样的.   【关键词】 中学生;数学水平;原因;对策    一、影响学生数学水平提高的原因  1. 依赖老师  数学教学中,学生普遍对教师存有依赖心理. 一是期望教师详尽地对问题归纳并分类,突出重难点;二是期望教师提供详细的解题过程,习惯于步步模仿. 事实上,我们多数教师也乐于此道. 长此以往,学生的
近几年来,解析几何中的“定值”问题已悄悄地从竞赛走入高考,并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新课标考题的一个热点问题。求解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方程铺路,参数搭桥”,解题的关键是对问题综合分析,挖掘题中的隐含信息,恰当引参,巧妙化归。下面,笔者就结合近几年来的高考题,对解析几何中的“定值”问题作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