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房颤伴二尖瓣病的迷宫手术24例八年随访

来源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m_im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改良迷宫术同期进行瓣膜手术的电生理效果及对心脏功能的远期影响.方法:24例慢性房颤伴有二尖瓣疾病施行改良迷宫和二尖瓣手术的患者进行12导联心电图、心内电生理、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平均随访(92.7±11.9)个月.结果:(1)术后3个月90%恢复窦性心律,术后1年以上100%恢复窦性心律.(2)除1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外,窦房结及房室结功能检查均正常.(3)除高位右房外心房各部位有效不应期均显著延长,在心房各部位猝发和程控刺激均不能诱发房扑和房颤.(4)电生理检查有正常的心房激动
其他文献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个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一个由不知到有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的循序渐进、不断完善、不断成熟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是师生平等对话中的首席。  文本是以各类文章为代表形式的课文,它隐藏着作者生命意识的律动,燃烧着作者爱与恨的情感,交织着作者悲与喜的感受,低回着作者对人生悲欢离合的倾诉,表达着作者追
“文本多元解读”成为了语文阅读教学的热点问题。随着这一理念的倡导和推行,语文阅读教学吹起了一阵清新之风。与此同时,“文本多元解读”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出现一些问题,比如阅读教学的混乱现象。一开始学生觉得轻松自由了,甚至可以胡思乱想、胡言乱语了,似乎进入到了“自由王国”。而最后是学无所得,肚子空空。教师呢?有时束手无策,左右为难,“传道”和“解惑”的功能似乎在慢慢地退化。仔细想来,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
目的:制备携载两性霉素B(AmB)的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PBCA)纳米粒,测定表征,并筛选制备工艺.方法:将抗真菌药物AmB以孵化法吸附在PBCA空白纳米粒上,制备两性霉素B-聚氰基丙烯酸正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