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地区皮肤利什曼病病原体SSU rDNA PCR扩增及限制性酶切分析

来源 :实用寄生虫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wang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采用引物R200和R300,对新疆克拉玛依地区皮肤利什曼病患者的皮肤病变组织内抽提的微量利什曼原虫SSUrDNA以及有关利什曼原虫种株的SSU rDNA进行PCR扩增,然后分别采用限制性内切酶RsaI和PCR扩增产物进行限制性酶切分析。
其他文献
日本血吸虫成虫26kD谷胱甘肽S-转移酶是成虫代谢过程中一个关键酶。为研究制备日本血吸虫重组疫苗,根据日本血吸虫菲律宾株成虫Sj26kDGST完整编码区序列设计引物,以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成虫26kDGSTmRNA模
为了表达日本血吸虫大陆副肌球蛋白部分基因,作者用PCR方法从日本血吸虫基因组DNA扩增出这一副肌球蛋白部分基因,然后将该基因重组于质粒体pBV220中,使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结果获得-32kDa的表达蛋
本文报告了用抗日本血吸虫肠相关趋阴极抗原单克隆抗体致敏血球建立反向间接血凝试验,对66例急性血吸虫病,123例慢性血吸虫病,57例肝吸虫病,54例钩虫病和82例非疫区健康人血清的检测效果,结果
我们采用引物R222和R333建立杜氏利什曼原虫SSUrRNA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采用SiO2-高盐吸附法同时抽提杜氏利会曼原虫RNA和DNA,分别用PCR和RT-PCR进行扩增,结果显示以RNA为检测对象的RT-PCR肉眼可见区带的检测水平较以DNA为检测
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主要蛋白-1,又称P195,与人红细胞膜具有结合作用,这种结合是裂殖子识别红细胞的基础。为了确定P195蛋白与人红细胞的结合位点,我们在大肠杆菌中分8段表达了P195蛋白。各段表
目的评估四川省不同抗疟措施的防治效果.方法按发病率>10/万为流行,>1/万~≤10/万为控制流行,≤1/万为基本消灭,作为疟疾流行程度划分标准.评估"两根治一预防"、"两根治+灭蚊"和
本文首次对来自我国不同宿主来源有代表性的6个旋毛虫分离从基因组DNA的限制性酶切长度多态性、同工酶及可溶性蛋白进行综合研究。核酸结果显示:长春株与其余各地域株的限制性酶切
在洲滩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实施人畜扩大化疗结合健康教育防治策略后,进行了纵向观察。结果表明:居民血吸虫感染率从实施前(1992年)的10.39%降至实施结束时(1995)的0.96%,而钉螺感染率和阳性螺密度则分别下
目的本文通过调查四川省西昌市邛海湖盆地区4个乡196个村民组中的20个组的居民血吸虫病的感染情况,了解当地地理环境、生产条件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 方法用Kato -Katz法进
通过比较日本血吸虫感染病人与正常人血清体外诱导小鼠白细胞杀童虫的作用,了解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在血吸虫感染宿主的获得性免疫中的作用.体外诱导小鼠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