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前驱期危险因素综述

来源 :精神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ipi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神分裂症前驱期是指首次行为改变开始到首次精神病发作前的阶段,表现为偏离正常范围的思维、情感及认知等症状。了解精神分裂症前驱期的危险因素有助于指导临床进行早期筛查和及时干预,对于防治精神分裂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基因、脑形态与功能、社会与环境以及心理学等方面对精神分裂症前驱期进行归纳总结,阐明该疾病可能存在的多种危险因素,为寻找更有效的临床筛查方法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社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老年人焦虑抑郁情绪及躯体疼痛对其睡眠的影响。方法,随访符合MCI诊断的1181名社区老年人,采用一般状况量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
近年来,随着我国养殖业的持续发展进步,以安全生产兼并着环保重任的养殖业进入了健康发展的新时代,同时市场上人们对畜禽产品的需求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为保障养殖业规范有序、
目的综合分析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在精神科的现状与研究趋势。方法分别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万方学术论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篇名精神科,检索字段
准确识别牛群中每一个个体,是所有奶牛生产性能记录体系和遗传改良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与选配、饲养、选种、产犊、淘汰有关的日常管理决策都依赖于个体的准确识别。此外,奶
目的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起病年龄与临床特征及人口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收集的8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Beck抑郁问卷(BDI)、焦虑自评量表(SAS)
目的比较分析奥氮平、氟哌啶醇对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急性期精神病性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124例急性期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分为奥氮平组(奥氮平治疗,63例)和氟哌啶醇
奥氮平作为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1997年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1999年在我国上市,因疗效显著,目前广泛用于精神科临床。奥氮平是多受体作用药物,特异性阻断5-
目的探讨学龄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父母婚姻冲突、严厉管教与自我意识的关系。方法选取103例ADHD患儿(ADHD组)及103名一般情况匹配的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儿童自我意识量表
目的探讨舍曲林对抑郁模型小鼠海马MicroRNAs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12周的雄性昆明小鼠,分为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和造模+治疗组(C组)各8只。A组为5周正常饲养,B组经过5周慢性
目的研究氨磺必利联合团体心理治疗对首发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77例首发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口服氨磺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