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传统的方式过七夕,吃巧果

来源 :美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niu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农历七月七日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又称为乞巧节或七姐诞。关于七夕的传说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以他们为题的古诗词数不胜数,因此七夕慢慢演变为现在的中式情人节。其实在最早远的时候,七夕节是姑娘们的节日,在这一天夜里女儿们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节”。乞巧节的习俗有很多,祭月之仪、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种生求子、天河夜话、供奉“磨喝乐”、拜织女、拜魁星、晒书晒衣、贺牛生日、吃巧果等。古时候七夕“拜织女”是少女、少妇们的大事。祭拜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等,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更是少不了,焚香礼拜默默祷告后,这些供品也就成了她们宵夜的食物。中国的传统节日有个很大的特点,几乎每个节日都有相应的食物,如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元宵节的元宵等等。而七夕节的食物就是巧果了。关于巧果的传说也有很多:
  一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位姑娘叫小巧,她非常同情牛郎和织女的凄美爱情,于是在每年的七夕之夜,小巧都会做一种精致的小点心,焚香供奉,希望牛郎和织女能在天上相见。当地的土地公被小巧的诚心所感动,将此事汇报到了天庭。玉帝碍于天规无法赦免牛郎织女,但是非常感谢小巧的心意,于是令月老牵线,促成小巧的美满姻缘。
  此后,小巧和意中人厮守一生,夫妻不离不弃,和和美美,受到众人羡慕。不少女孩子也向小巧学习,在每年的七夕制作形状各异的小点心,祈求姻缘美满,幸福一生,这种点心也被称为“巧果”,流传至今。
  二
  七夕做饼如手指与口舌状,名曰“巧食”,妇女、儿童用五彩线缕贯“巧食”抛掷屋背,谓让喜鹊衔去搭桥,夜渡牛郎、织女过银河相会。
  三
  巧果是七仙女洒的泪,给宝宝们戴上,女孩子会心灵手巧,越来越漂亮的。
  七夕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若购买一斤巧果,其中还会有一对身披战甲,如门神的人偶,号称“果食将军”。
  巧果的做法是:先將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擀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面巧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可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称为“花瓜”。
  巧果及花瓜是最普通的七夕食品。而在历史上各朝代则另有不同的食俗。例如魏朝流行于七月七日设汤饼。唐朝的节日食品包括七月七日进斫饼,并订七月七日为晒书节,三省六部以下,各赐金若干,以备宴席之用,称为“晒书会”。北宋时期的巧果品种极多,主要原料是油、面、糖、蜜。是将发面团放入具有剪刀、梨、茄、瓜、石榴、苹果、小鸡、小猪、小狮子、金鱼、蛙、蟹、虾等各种花形图案的木模中,将成形后的小饼油炸或烙食。有些巧果还被点染为七色,有的以红色点染,用长线穿成串,尾端系沙果或花布,挂于壁间,做为装饰和零食,也有串成一环挂在小儿项间取乐的。相传七夕节晚上,妇女儿童将巧果抛掷屋背,喜鹊衔去搭桥,让牛郎织女夜渡银河相会。
  每年的七月初七,牵牛星与织女星距离最近,而这一天,通常也是立秋前后(有时跟立秋正好是一天)。中国是农耕国家,因此,对时令、节气的交替极为重视,夏商时,每至立秋,君主还会亲临祭祀现场。七夕节的设置其实就是立秋祭祀的另一种替代形式,有立秋迎秋之用意。
  用料:
  面粉250克、白砂糖25克、酵母2克、牛奶125克、巧饼模(木制)
  做法:
  1、将面粉、白砂糖、酵母混合均匀加入牛奶,充分揉成光滑的面团。
  2、发酵半小时后,再充分揉匀,排出气泡,搓成长条,切小剂子。
  3、模具内撒满面粉,转匀再倒出多余面粉。
  4、将小面剂子放入模子内,按压结实。
  5、倒扣模具,轻敲,抠出巧果坯。
  6、锅置火上小火加热,将生坯从边缘开始逐个摆入,烙至两面上色均匀即可。
其他文献
在中国传统花鸟画中,描绘的场景多为第一自然,无论是“折枝”还是“全景”,都是书画家对自然的情感流露,惜物或敬畏,内有托物言志,因意境表现而生发出鲜活的艺术第二自然。  画画于我来说是一种生命的陪伴,小时候开心了想画画,随意涂抹,宣泄情感;不开心了亦想画,专注于画画可以忘却身边一切的不如意。从五岁开始学画至今,画画伴随着我一点一点地成长。后来考上了中央美院,在学校里进行专业的学习,也不知道从何时起我
期刊
中国人有节气之说。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我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不同的节气有不同的养生之道,家庭食桌上的美味也可遵循节气规律来改变。Jenny老师吴亦南根据不同的节气,为我们推出了不同的家庭烹饪食谱,健康养生。  JENNY  吴亦南  Jenny(吴亦南),曾是一名钢琴老师,也是苏州钢琴协会会员。儿时就跟随父亲学习苏帮菜做法,对做菜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后来为了陪伴儿女成长,
期刊
TIPS:KOL是Key Opinion Leader的简称,关键意见领袖。该词源于新浪微博,基本上指在一定领域内有话语权的人,类似网红的称号。  献给热爱生活的你们  我们只想给你讲一个有态度的故事:  简单的菜肴,酸甜苦辣,复杂的是命运,煎炒烹炸。我们奉献给你的味道,不仅有物力的温度,还有情感的温度。  所谓爱,就是认真地做一件也许错了的事情。  世界上没有所谓的完美,只有美好。  从你的全世
期刊
于文江简历  于文江,1963年出生于烟台。1984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系,2001年4月调入中国国家画院。现为中国国家画院国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宁夏画院名誉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艺术委员会委员、现代工笔画院副院长、中国水墨画院副院长、中国画学会理事、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于文江工作室导师。作品连续入选第六至十
期刊
中国传统绘画形式借助不同的媒介,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需求不断演进变化,从而形成不同时期独特的艺术表现语言。工笔花鸟画作为其重要的画科分类,到宋代已达至峰顶,而那个峰顶与当下工笔花鸟画的百花齐放蓬勃发展的现状比较,似乎又一个新的高点即将来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中西方文化更深层地融合,知识传播、信息交流的进一步加速,极大地拓宽了艺术家的视域,从而也改变着人们的审美取向和艺术追求。新材料、新题材以
期刊
凉菜虽然好吃,但在吃法上都是颇有讲究的,如不稍加注意的话,就可能会因贪“凉”而损害健康。那么,夏季吃凉菜都有哪些讲究呢?  蔬果类凉菜讲究“鲜”  凉菜之所以吸引人,就是因为其味美色鲜,吃进去有沁人心脾之感。蔬果之类的素菜是制作凉菜的首选原料,由于不需要经过高温烹制,挑选时一定更要注意“新鲜”二字。买回来的新鲜蔬果可能会有农药残留,最好是用盐水泡2-3小时再进行烹饪。  另外,蔬果类凉菜尽量生吃,
期刊
我国2017年春节时段,横跨公元2017年度的1月下旬和整个2月,加上传统的农历“二月二”,则前后共有37天时间。这个以公历2月为主的节庆日子,其中包括我国7个农历传统节庆和一个西方泊来节日。它们分别是2017年1月21日的小年、27日的年三十、28日的大年初一和2月3日的立春、11日的元宵节、14日的情人节、18日的雨水、27日的二月二。说这个春节时段独特,不仅是因为时节多,而且因为这个公历2月
期刊
2021年6月,高丽娟正式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这不仅是她个人的荣誉,更是对她的创作水准的最高认可,对平凉、崆峒区文艺界也是可喜可贺的,是平凉市崆峒区文化建设、人才培养的结果。一  高丽娟是平凉市崆峒区教育系统的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长期致力于工笔,一路走来,厚积薄发,到2020年终于进入收获期,其美术作品《畲寨喜事》入选第十届中国各民族美术作品展,《巧手的婆姨绣家园》入选全国第二届农民画展,《游子忆
期刊
有句古话叫:“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气,中医名词。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中医最怕湿邪。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对于外界温度、湿度变化有自然调节能力,但有些人因体质、疾病或生活习惯不良,造成体内水分调控系统失衡,水分排不出去,因此影响健康。  中医认为:脾脏能运化水湿。脾喜燥而恶湿,若脾阳振奋,脾脏健运,运滑水湿功能正常,湿邪则不易致病。反之,湿气太重致人生
期刊
【摘要】本文旨在阐述中国水墨画延展创作的可能性,以及笔者对中国水墨画艺术创作新思路的思考与实践。阐明在创作中,如何基于中国水墨画独特的创作技巧和画面特质,不脱离其艺术作品的本质,跨越传统中国水墨画的呈现方式,注入对于“影”的视觉思维,结合阴影表现和套色版画特性给其注入灵动的视觉元素,并围绕笔者的创作来阐述中国水墨画作品的质感魅力,以及对其创作方式进行延展之后中国水墨画呈现出的不同的审美感受,让其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