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抓游戏契机,奏响数学旋律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tdus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结合教学实例,从巧妙投放游戏材料、巧妙创新游戏主题、巧妙融合数学内容三方面探讨了幼儿数学活动教学的游戏化策略,以期能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感受数学、应用数学。
  【关键词】
  幼儿 游戏 数学教育
  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以游戏为生命,多游戏,多快乐。”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如果教师能有意识的将严谨、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寓于幼儿最喜欢的幼儿活动中,“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幼儿探索、了解数学世界,可以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感受数学、应用数学。下面,笔者就如何实现幼儿数学活动教学的游戏化略谈自己的几点浅显认识,不正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巧妙投放游戏材料,保障数学游戏活动的有效开展
  1.提供多样化的活动材料
  多变的活动材料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如果缺少游戏材料,就很难满足幼儿的探究需要,因此,教师应紧扣教学目标,为幼儿的探究活动投放丰富多样的活动材料,丰富幼儿的感官刺激,以多样化的材料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例如在学习8的组成活动中,我根据教学目标为幼儿提供了如下活动材料:(1)翻片片。提供片片,让幼儿先数一数片片的总数,再翻动前面一部分片片变化颜色,每次翻的数量不一样;(2)看图填分合式。学生根据图上物体的不同大小、形状、动态等进行标记,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按标记进行8的分合;(3)点子房子图。先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点子,然后将这8个点子按7种不同的方式分在两个房子形格子里。在上述几种不同的操作方法中,材料各不相同,丰富多彩的材料大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乐此不疲的探究着数学活动,从而知道8分成两份有7种分法,很好的巩固了学习内容。
  2.提供多层次的活动材料
  在投放材料时,教师既要从幼儿共性出发提供材料,同时也要兼顾不同能力的幼儿认知差异,做到难易结合、简复集合,使每个层次的幼儿都能在游戏中轻松驾驭和使用材料,以多层次的活动材料帮助幼儿获取数学信息积累经验。例如在中班的分类教学中,我根据班上幼儿能力的实际情况分成了三个层次,给能力弱一些的小朋友提供纽扣、雪花片等实物进行分类;对能力强一些的小朋友则提供如颜色不同或形状不同的只有一个变量的图形片,避免分类时的干扰;对能力更强一些的小朋友则提供多种不同的图形片,如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等,让幼儿按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只有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游戏活动中找到适合自己能力的操作,那么才不会使数学活动仅流于活动的表面形式。
  二、巧妙创新游戏主题,在游戏中提高幼儿的数学意识
  1.在丰富的情境中学习
  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环节诸多,在各个环节,教师都可以把数、形、序有计划、有目的地将其溶入环境布置中,这样的设计方式不仅能科学合理地用美丽多彩的图案装点生活环境,也能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例如幼儿园的楼梯台阶,教师可以在两侧顺着幼儿的上、下楼梯而分别贴上对应的数字和图案,这样幼儿可以在上下楼梯时边走边数,上楼时可以顺着数,下楼时可以倒着数。再比如活动室,教师也可以将其内外布置成一个数学王国、图形王国;窗框上钉上线,线上再穿些纽扣或瓶盖,这样可以让幼儿在平常的生活中练习数数,或让幼儿按颜色、大小等进行有规律的“穿珠”排序;玩具柜的边上、种植植物用的瓶子上……都可以贴上编号、点卡等,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自然能体验数学的变化,不自觉地去感知数学,积累更为丰富的数学经验。
  2.在充分的自由中操作
  如果缺乏实际操作,仅给幼儿以语言讲解,那么抽象的数学符号是很难在幼儿的脑中留下深刻印象。为此,教师应通过操作活动,引导幼儿在充分的自由中学习数学知识。例如在梯形的认识活动过程中,考虑到幼儿基本上已经有了对正方形、长方形的认知经验,所以在对梯形概念的认识中,我为幼儿准备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纸,让幼儿自己来折一折,剪一剪,让幼儿自己发现梯形、寻找梯形,并让幼儿在比一比的过程中找出几种图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一来,幼儿在折折、剪剪、比比的动手操作活动中将自己的发现与原有的认识作比较、分析,就能得出比较正确的结论了。
  三、巧妙融合数学内容,在游戏中渗透数学知识
  1.活动内容的生活性
  幼儿生活中有很多学习数学的契机,我们需要做有心人,注意发掘,认真组织,积极引导,渗透融合,为幼儿提供生活化的数学活动材料和数学内容,使幼儿在熟悉的情境中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例如在中班的“大舞台”主题游戏活动中,我首先对观众席设置了门票,让幼儿凭票对号入座,门票的设置是几排几座,设置两个进门口,单排的从左边进,双排的从右边进,这样的游戏过程与现实生活相吻合,每一处环境都能引发幼儿思维的碰撞。
  2.活动内容的趣味性
  教师应注意在数学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富有趣味、娱乐性的活动材料,这不仅能使活动更生动有趣,也能激发和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对小班幼儿进行颜色、形状、物体匹配和大小标记的教学中,我设计了“给小动物喂饼干”的游戏,利用废旧的矿泉水瓶上贴上动物的头像,并用颜色笔在动物头像的嘴巴上设计了三角形、长方形、方形、圆形等形状,引导幼儿根据小动物们不同的嘴巴形状找“饼干”喂食。这些富有娱乐性的材料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幼儿玩的不亦乐乎,在反复多次地练习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
  皮亚杰指出:儿童的建构必须由儿童通过自己的操作活动去完成。幼儿教师应巧妙地将数学教育与各区域游戏内容有机结合,让幼儿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在轻松愉快、无拘无束的玩中学习,提高幼儿的数学意识和数学应用能力,真正做到“游戏”课堂,“数味”无限。
  【参考文献】
  【1】王敏.谈幼儿数学活动的生活化【J】.祖国,2014(6)
  【2】刘宇.浅谈幼儿数学区域活动操作材料的选择与投放【J】.文理导航,2015(5)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生的语感能力培养,是语文素养提升的重要组成。但是语感能力的培养,目前受到教育界的重视程度远不及教育知识、学习技能的关注度要高。要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教师要将课堂作为主阵地,积累丰满的教学语言,将丰厚的朗读文本作为培养平台,倾之于丰润的教学情感,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朗读感悟,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语感培养 朗读文本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必须以培养
期刊
冰心曾说:“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和谐造就人、物、环境之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正是人、物、环境相互交织。  和谐之美不仅仅是赏心悦目的,它的引人之处还在于其对人有着强烈的感召力。和谐课堂并不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学的指导思想。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即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教材的关系、教师与方法的关系
期刊
【摘 要】  在进行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绘本阅读进行教学,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图片内容进行更好的学习,激发学生读图、看图、说图、选图的能力,通过绘本教育激发学生的听说能力,引导学生更好的进行英语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全方位的学习能力,本文从绘本教学的特点分析出发,重点分析如何更好地利用绘本进行阅读教学,从而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小学英语 绘本阅读教学 听说能力  在
期刊
【摘 要】  优秀的幼儿教师应该加强对语言的修炼,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才能突出语言的示范作用,以充满魅力的教学语言,带领幼儿遨游知识的海洋,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关键词】  幼儿 幼儿教师 教学语言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不仅道出了语言的魅力是无尽的,也指出了教师语言的重要性。对于正处于语言敏感时期的幼儿来说,教师的语言
期刊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坦言“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如何让我的学生乘上阅读的翅膀,拥有一点情怀,笔者做了如下一些思考。  语文教什么?这个话题有点大,我从做语文老师开始起就在思考。从理论上说语文是语言和文学的简称,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我个人的一点见解是一点知识,一些技能,还有一种情怀吧。知识与技能和理科一样通过指导,通过训练,反复训
期刊
近年来,名著阅读正式纳入江苏高考文科附加卷考查范围,《红楼梦》的阅读教学成为名著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由于考题主要从内容情节、人物主题等方面设置,以诗词设题较少,所以,对于红楼的名著教学,大都忽略了红楼中的大量的诗词。而诗词在《红楼梦》这部作品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教学中如果忽略如此量大质优的诗词作品,那么,对作品的解读也肯定不会到位。  有鉴于此,本文拟对红楼诗词功能、作用作粗浅梳理,以期对阅读
期刊
朱光潜先生在他的文章《近代美学与文学批评》一文中曾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一首诗或是一件艺术品都有死和活的两方面。死的是物质的,如文学所用的文字,图画雕刻所用的颜色,音乐所用的普调,跳舞所用的节奏和姿势,以及一般人所认为有行迹可循的“作品”;活的是精神的,就是我们所说的情趣和意象融合成的整个境界。死的行迹因为精神贯穿才现出生气。”面对一篇课文,学生首先感受到的是它的文字和声音。但那只是一篇课文中物质的层
期刊
【摘 要】  本文针对学生写作难的现状,笔者提出向经典阅读学习,把阅读文本当作例子,把阅读文本当作学功夫的“演练场”、求发展的“根据地”的观点,让阅读助力写作。笔者认为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选修)就是一座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的天桥,下面我就以该教材前两个专题为例,谈谈阅读经典对学生写人叙事作文教学的启示,并展示学生优秀习作。  【关键词】  《现代散文选读》(选修) 尝试模仿 写好一个人 写好一
期刊
【摘 要】  初中语文课程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在小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一步综合系统的掌握语文知识。古诗词鉴赏就是初中语文中检验学生对综合知识掌握熟练程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初中生来说,如果掌握了古诗词鉴赏的一些技巧,考试中既可以为其他部分节约时间,又可以把这些类似的相关技巧运用到现代文阅读等部分,起到一举多得的作用。具体来说初中古诗词鉴赏技巧主要包括:熟悉作者情况、抓关键字词、把握诗歌形象和主旨、表
期刊
在“合作、讨论、探究”的教育大背景下,笔者所在的市局提出了“导学单”教学模式,并在一定范围内的试验后,面对全市全面推动。  所谓的“导学单”教学模式是指根据教材、学情的内容制作的,以问题为主体的,让学生自我探索、求知的一张单子。这张单子一般情况下包含“教学目标,活动方案,检测反馈”三大主体部分。  如:《师说》第一课活动单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所论述的老师的作用,从师的重要性;  2.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