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东坡不同时期的农村词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63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词的发展史中,苏轼是第一个创作出成熟的农村词的词人,并大大开拓了词的题材与意境。纵观其在人生不同阶段的词体创作,苏轼的农村词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笔者以苏轼于密州所作《望江南》二首、徐州所作《浣溪沙》五首、黄州所作《浣溪沙》五首为线索,探究苏轼农村词创作的变化,从中窥见苏轼的思想境界发展。
  关键词:苏轼 农村词 望江南 浣溪沙
  一、农村词的定义及苏轼的农村词创作
  对于主要描写农村风光及农民生活的词作类别,历来主要有三种说法。一为“农村词”,可见于陆坚《稼轩农村词琐议》a、顾之京《辛弃疾农村词篇什探究》b等;二为“田园词”,可见于周秀容《宋代田园词浅论》c等;三为“乡村词”,可见李玉军《宋代乡村人居环境词研究——以苏轼、辛弃疾乡村词为中心》d等。本文认同顾之京在《辛弃疾农村词篇什探究》中的定义,采用“农村词”的说法,并且认为农村词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农村的风光与风土人情、农民生活的剪影和词人的乡居生活、与农民的交往以及由此而生的感发。
  考察词的发展历史,农村词最早萌芽于隋唐时期。早期教坊流传的曲子词如《拾麦子》《挫碓子》等可能是表现农村劳动的作品。张志和的《渔父》描写江南水乡风光,但不能算作完全意义上的农村词。刘禹锡的《竹枝》(山上层层桃李花)(两岸山花似雪开)等描写巴东农村的劳动生活和风土人情,却是模仿巴渝地区民歌而作。晚唐五代虽词体发展成熟,但农村词仍然较少,仅有李珣《南乡子》、孙光宪《风流子》等作品,且受花间词影响较大。到了北宋前期,仅有欧阳修《食糟民》《喜雨》和梅尧臣《田家》《田家语》等。北宋中叶,随着词体改革,词的内容和形式已发展成熟。苏轼首先在词中描写自己对农村生活的所见所感,开拓了词的题材范围,是第一个运用成熟词体创作出完全意义上的农村词的词人。从其农村词创作历程看,苏轼的农村词创作始于密州时期,成熟于徐州时期,并且在黄州时期呈现出特殊风味。本文将以此为线索,并以苏轼密州时所作《望江南》两首、徐州时所作《浣溪沙》五首、黄州时所作《浣溪沙》五首为线索,探究苏轼不同时期创作的变化,并窥见其心境的演变。
  二、密州时期《望江南》两首
  熙宁七年(1074)九月,苏轼离杭赴密。在密州任知州时期正是苏轼的盛年(39—41岁),他的词体创作也经过杭州时期而发展成熟。熙宁八年(1075),苏轼命人修葺城北旧台,由弟辙名为“超然”。次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作《望江南》两首,后以同一词牌又作一首。从内容看,第一首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既隐含着词人难以解脱的苦闷,又表现出自我心理调适的过程。第二首写晚春游兴,抒发词人游春的满足与游兴的浓酣。从语言风格看,两首词兼具豪迈与婉约,化愁怀于清远的意境中,初步显露出苏轼清旷的词风,带有宋诗之趣味。在密州时期,苏轼表现出了作为地方长官的强烈政治使命感与责任感。在这个僻远的乡野,苏轼以豁达的襟怀欣赏此地乡村民俗之美,与民同乐,亲民爱民。面对接连而来的旱灾、蝗灾,他励精图治,与民同甘共苦抵抗灾情,表现出卓越的政绩才干。表现在《望江南》中的“超然”,是苏轼与百姓一同粗食陋居、相安为治的怡然欣慰,是于贫瘠处境面对挫折的乐观旷达、随缘自适。两首《望江南》,包含着苏轼不陷溺悲伤、以理性自我纾解的积极旷达,也折射出他关照百姓的儒家兼济情怀。
  三、徐州时期《浣溪沙》五首
  《浣溪沙》五首作于元丰元年(1078)初夏。是年春,徐州遇旱。因父老云徐州城东二十里石潭“置虎头潭中,可以致雷雨”,苏轼赴石潭求雨,并作《起伏龙行》。下雨后,又亲自赴石潭谢雨,于道中作此五首词。从结构看,五首词虽各自独立,但又于内容上紧密贯连,把“谢雨”作为中心事件,首阕以“采桑姑”为伏笔,引起后文一连串相关活动,前后反复照应,并以词人的活动贯穿而成,脉络清楚。从语言看,风格清新隽永,叙事活泼生动,延续了《望江南》两首的清旷词风与宋诗趣味。不同于密州时期的两首《望江南》仅是背景上涉及农村风光的描绘并抒发词人村居感受,《浣溪沙》五首是苏轼真正有意识地以农村生活为正面题材进行的创作。谢雨途中,广阔的农村生活画卷在苏轼眼前展开,无论是清新的农村风光,还是朴素的乡间人物,皆以本色在苏轼笔下呈现。鲜活之色彩、煮茧之香味、缫丝之声响,还有稚气未脱的孩童、胡须斑白的老农、争相观看使君的农家少女、醉卧黄昏的老汉、 娇语窃窃的络丝娘、古柳下着牛衣的卖瓜人,苏轼简单几笔勾勒,表达出对农民的真挚情意和对农民生活的密切关心,洋溢着雨后与民同乐的欣喜。值得注意的是,五首《浣溪沙》描绘的是苏轼从客观视角所见的徐州石潭附近的农村生活。他在词中不事渲染,以细节描绘和考察农村所见的乡人,虽然在结尾发出“使君元是此中人”的感叹,这更多的是作为地方官的亲民体现,与主观抒怀的视角不同。这是因为苏轼实质上仍带着一种官员身份的隔离。作为地方长官,他能够融入农村生活,与农民同忧同乐,却不能放下他的职责与责任,做到完全超脱而享受农村隐逸之乐。他是清醒的,他是执着的,他是怀抱仁心爱民亲民的士大夫,服膺儒家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
  四、黄州时期《浣溪沙》五首
  元丰三年(1080),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他以谪臣身份寓居黄州,不仅生活清贫,还须受当地长官密切监管,所幸黄州知州徐大受十分敬重他。元丰四年(1081)冬十二月二日,黄州雨后下雪,君猷给苏轼送来扶头酒,苏轼則以寒蔬招待。二人酒酣之际,苏轼作《浣溪沙》三首,第二日酒醒后又大雪,以原韵再作两首。元丰四年正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第二年,幸有太守君猷善遇及临皋美景为伴,方减他贬谪之苦。《浣溪沙》五首,其一写欣赏临皋美景之喜,其二写与太守宴饮之乐,其三写对太守敬佩与感谢之情,其四写贫而乐之情,其五写瑞雪兆丰年之喜。前三首写苏轼对临皋景、事、人的欣赏,展现出佛老的超旷思想;而后二首则流露出儒家安贫的生活态度及慈爱百姓的仁者襟怀,五首词结构上相互联系,语言平淡自然,抒写贬谪时期复杂矛盾的人生感慨,兼有佛老的超旷思想以及儒家安贫、爱民的修养与怀抱。   然而,黄州所作《浣溪沙》五首虽与徐州时期所作组词曲牌相同,却改变了客观的叙述为主观的抒怀,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第一,在人物形象上,徐州的五首以黄童白叟、采桑姑等乡人为主要形象,“使君”形象只展现了苏轼作为太守身份“为政”的一个侧面。而于黄州所作的五首,人物只有自己和徐君猷二人,自我形象更加突出。词中有“雪里餐毡例姓苏”的自嘲、“荐士已闻飞鹗表,报恩应不用蛇珠”的感念、“空腹有诗衣有结” 的自叹等,展现出一个豁达超旷、胸襟博大的自我形象。第二,从创作动机看,作者在徐州政务繁忙而政绩卓著,以诗余之力创作《浣溪沙》五首,记录徐州石潭附近农村生活之乐。在杭州,苏轼“多难畏人”,“不复作诗文”,把更多的创作精力用于“谑浪游戏”的“小词”,广泛地把个人抒情移入词中,更加开拓了词的意境和气象。第三,在思想情感上,徐州所写《浣溪沙》五首风格明朗轻快,洋溢着太守谢雨的欣喜、看到百姓安居乐业的欣慰。而在清贫寒冷、穷困谪居的现实中,黄州所写《浣溪沙》五首虽然交织着悲苦和旷达、消沉和豪迈的复杂情绪,但思想主调仍是积极超旷。黄州时期是苏轼思想矛盾斗争最激烈的时期,他怀着无法解脱的现实苦恼走入佛老寻求精神安慰,最终将儒家的固穷精神、老庄的超越态度、禅宗的平常之心有机结合,做到“齐得丧,忘祸福, 混贵贱,等贤愚,同乎万物而与造物者游”。
  五、结语
  王水照先生在《苏轼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一文中说:“适,是中国士人倾心追求的精神境界,它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充分实现个体生命价值的人生哲学,平和恬适的文化性格,宁静隽永、淡泊清空的审美情趣。苏轼人生思考的落脚点和性格结构的枢纽点即在于此,并以此实现从现实人生到艺术人生的转化。”苏轼的农村词创作,萌芽于密州时期,发展于徐州时期,并于黄州时期呈现出独特风味。从《望江南》二首到两组《浣溪沙》,作品不同的风貌折射出词人生活与情感的变化。从密州到徐州再到黄州,尽管从只占词作总数小部分的农村词出发,我们仍可以窥见苏轼半生波折中思想境界的不断开拓,从密州时期的居僻远之所而能安贫自乐,到徐州的尽责守分而猛志常在,到了黄州,苏轼已经超脱生死,他从现实生活去欣赏临皋的景、事、人,以佛老喜樂、达观之心超脱贬谪之苦;由眼前的贫困环境及丰年之兆,写自己贫却乐、只愿民饱的儒家襟怀,真正做到在生活中实践儒释道之思想。
  a 陆坚:《稼轩农村词琐议》,《文献》1981年第1期,第15—26页。
  b 顾之京:《辛弃疾农村词篇什探究》,《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版第3期,第33—39页。
  c 周秀荣:《宋代田园词浅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第32—34页。
  d 李玉军:《宋代乡村人居环境词研究——以苏轼、辛弃疾乡村词为中心》,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论文。
  参考文献:
  [1] 王水照.苏轼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中国苏轼研究(第一辑)[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
  [2] 王兆鹏,徐三桥.苏轼贬居黄州期间词多诗少探因[J].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90-93.
  [3] 韩丽霞.超然心态与苏轼黄州文学创作[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4):27-29.
  [4] 方星移.但令人饱我愁无———论苏轼黄州所填《浣溪沙》五首的情怀与审美意义[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15-17.
  [5] 苏轼.苏轼词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6] 叶嘉莹.唐宋词名家论稿(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7] 朱德才.论苏轼对宋词的开拓与创新[J].文史哲,1983(4).
  作 者: 金烨,江苏师范大学敬文书院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其他文献
摘 要:“不能闭上的眼睛”这个意象的生发,始于韩炳哲在《爱欲之死》中所描述的“闭上眼睛”这一动作。“闭上眼睛”因其所具有的否定性力量,在当今这个强调肯定性与积极性的“加速度社会”中成了一件困难的事。这就与麦克卢汉以及波兹曼等人的理论发生了不容忽视的密切联系。深入观察现代生活,我们会发现,不仅是“闭上眼”成为一件困难的事,经由视觉的“观看之道”,我们的身体也在“不能闭上之眼”的凝视下而无法停止运动。
期刊
摘 要:《麦克白》中的麦克白夫人与《红楼梦》中的王熙凤,颠覆了传统的女性形象,然而其婚姻家庭不约而同地由伉俪情深逐渐走向悲剧。麦克白夫人与王熙凤在性格狠毒、挑战男权、子嗣单薄等方面各有异同,其婚姻悲剧照应了作品“虚空”的主旨,反映出中外文学中女性婚姻悲剧的共性与特性。  关键词:麦克白夫人 王熙凤 婚姻悲剧  一、性格狠毒  麦克白夫人和王熙凤都是异于传统的女性形象,她们“从父系文化传统的‘贞女’
期刊
摘 要:意象研究是解读小说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候鸟意象是迟子建的小说《候鸟的勇敢》中一个独特的存在。因此,笔者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对小说中的候鸟意象进行分析,探究蕴涵于其中的深层内涵,以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关键词:《候鸟的勇敢》 意象 天人合一 异化  所谓意象,是主观之“意”和客观之“象”的结合,即指融入创作者主观感情的形象或物象,是理性与感性的统一。迟子建的创作一直都关注着东北这片苍茫辽阔的黑土
期刊
摘 要:鲁迅的小说《白光》有强烈的隐喻效果,在富有意蕴的色彩笼罩下,呈现了一个虚无的黑白世界。首先,“白光”是多种欲望的综合象征,它建立在谜语的基础上,其真实性被解构,其丰富性被消解,成了虚无的存在。其次,黑色不仅表达了陈士成绝望的内心,其深沉冷峻的色调也是特定时代的反映,展现了鲁迅对封建社会独特的视觉表达。在人的“存在”这一宏大的命题前,陈士成终其一生所追求的都将成为过眼烟云,最终只能指向虚无。
期刊
摘 要:丁玲的成名作《莎菲女士日记》深受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所带来的西方近代化思潮的影响,是毋庸赘述的。而丁玲对莎菲女士心理上细致入微的描写,所要表达的远远不止这些。如茅盾所述:“莎菲女士是‘五四’以后解放的青年女子在性爱上的矛盾心理的代表者。”a在人性觉醒、思想解放的热潮席卷中国的伊始,丁玲已经开始进行更深层次的反思了。戴震(东原)所著《孟子字义疏证》《原善》 等义理之书,肯定了人欲的积
期刊
摘 要:《刻花玻璃酒缸》是美国20世纪著名作家菲茨杰拉德的短篇小说代表作。現有阐释大多聚焦于小说中表层主题或酒缸象征意义的挖掘,忽略了文本背后贯穿全文的女性形象塑造的叙事进程。本文通过聚焦女主角无端受害、反抗意识觉醒和快速消亡的过程,将目光投向情节之外的“隐性叙事进程”,探讨塑造这一进程的话语手段,以及表层情节与隐性进程的交互运作关系。旨在揭示小说两大叙事轨道下丰富的文本内涵,体现作者高超的短篇小
期刊
摘 要:《变形记》以人变形为虫的荒诞情节,隐喻现代人被异化的生存困境;在资本主义伦理混乱的社会阴暗面中,格里高尔坚守人性,试图维护斯芬克斯因子的平衡,却因异形被家庭、社会抛弃,只能以自我毁灭成全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展现了人形、人性分离与错位的悲剧;斯芬克斯因子的碰撞具有普遍性,错位的危机实则潜伏在残酷体制压制下的每一个小人物身上,暴露的结果是被社会吞噬、淘汰,卡夫卡以此提出现实世界的永恒寓言。  
期刊
摘 要:长篇小说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依然发挥着其触摸历史、深入现实、表现人性等多方面的作用。第十届茅盾文学奖作品陈彦的《主角》洋洋灑洒七十多万字,涵盖时代与社会、艺术与哲学、家庭与婚恋等内容,充分体现出当代长篇小说宏大的史诗性品质和浓厚的现实主义精神。同时,陈彦对现实主义精神的传承以及主要作为剧作家的特殊身份为小说增加了质厚的情感和独特的魅力。  关键词:现
期刊
摘 要:小说《黄金时代》从人物到自然、社会环境,都体现着强烈的孤独意蕴,这既来自作家王小波本人,更来自于小说中外部权力话语的过度规训,以及主人公保持人性本真的反抗精神。这种孤独意识是对特殊年代人们生存困境及精神困境的真实反映,也体现着作家对人生存状态的思考,对个体存在本真性的呼唤。  关键词:《黄金时代》 孤独意识 精神困境 个体存在  《黄金时代》是当代作家王小波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下乡知青王二与
期刊
摘 要:简·爱经历了从被抚养者和被教育者到抚养者和教育者的转变,同时也经历了妻子和情人的身份迷失,以及在罗切斯特和圣约翰之间的游移。虽然简·爱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从孤女、学生到家庭教师的身份追寻,但在此之后,虽然自我标榜为独立女性,但她的伦理身份的转换更多是受制于或者得益于外部环境的转变。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来看,夏洛蒂·勃朗特这样的安排或许隐含着她对维多利亚时代女性依靠自己力量改变命运的悲观态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