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综备考中需要关注的文史常识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2000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的高考历史试题出现了对文史常识的考壹,与新课程的理念相适应。有利于提升学生素养。如2007年全国文综Ⅰ卷帝王谥号题;2008年全国Ⅰ、Ⅱ卷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题;2008年山东高考历史试题基本能力测试,对“中国”别称的考查:2008年宁夏高考历史试题对十二生肖的考查。2008年上海高考历史试题,B组对服饰装饰功能的考查;2008年海南高考历史试题对干支纪年的考查;2010年全国Ⅰ、Ⅱ卷对五行的考察等等。古代文史常识的内容极其广泛,它包括“天文地理、科举职官、礼仪习俗、姓名称谓、衣食住行、器物用具、史传典籍、古代纪时”等等。高考历史文史常识题突出考查学生的人文素质。题量不多,但考查内容非常广泛。应适度关注。
  
  一、谥号、庙号、年号
  
  谥号是帝王、诸侯与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所给予的带有褒贬性质的称号。表褒的称号有文、景、武、明、穆等。如晋文公、秦穆公、汉武帝;表贬的称号有灵、厉、炀、哀等,如周厉王、隋炀帝。
  庙号是封建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祖”,如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明太祖等;开国皇帝之后的嗣君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明神宗等。
  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从汉武帝开始有年号,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称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有的皇帝只有一个年号,如唐太宗年号“贞观”明成祖年号“永乐”;有的皇帝有两个年号,如唐玄宗年号开元和天宝;有的皇帝有多个年号。明清两代皇帝一般年号来称呼皇帝。如乾隆帝、康熙帝、雍正帝。
  
  二、年龄称谓
  
  不满周岁:襁褓。孩提:2~岁。
  垂髫:三四岁——八九岁。总角:八九岁——十三四岁。
  豆蔻:十三四岁——十五六岁??弱冠:20岁。
  而立:30岁。不惑:40岁。
  知天命:50岁。花甲:60岁。
  古稀:70岁。耄耋:80岁、90岁。
  期颐:100岁
  
  三、科举考试
  
  1,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2,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员。
  3,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4,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四、史书体例
  
  我国古代史书按不同的标准可分为编年体、纪传体、国刑体、通史、断代史等。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纪传体以奉纪、列传人物为纲。以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剐记叙历史事件。通史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断代史的主要特点是只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
  史书体裁,不同的体裁又有不同的特征:
  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
  编年体:以年代为中心。
  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中心。
  典章体:以制度为中心。
  
  五、避讳方法
  
  避讳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在封建社会,凡遇到跟君主或尊长的名字相同的字或读音,不能直呼、直书其名,要采用某种方法加以回避,这叫做“避讳”。
  避讳的方法通常有三种,即改字、空字和缺笔。
  
  1,改字法
  凡遇到需要避讳的字,就改用与之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叫做改字法。所避之字称为讳字,改用的字称为避讳字。如:
  ①《汉书》“邦”-“国”。为避汉高祖刘邦之讳。
  ②《太素》“太渊穴”-“太泉穴”。为避唐高祖李渊讳。
  
  2,空字
  凡遇到需要避讳的字,则空其字而不写。或用空围“□”、“莱”、“讳”采代替,叫做空字法。如:
  陶弘景-陶景 《新修本草》卷十七《葡萄》:“陶景言用藤汁为酒,谬矣。”这是避唐高宗太子牵弘名讳而删去“弘”字。
  《史记?孝文本纪》“子某最长,请建以为太子”,其中“桌”指“启”,讳以景帝刘启之名。
  
  3,缺笔
  凡遇到需要避讳的字。就在原字基础上缺漏笔画,多为最后的一二笔,叫做缺笔法。
  
  六、地理方位
  
  1,阴:山北水南
  阳:山南水北
  2,左:东为左右:西为右。
  3,河:黄河。
  江:长江
  4,五岳:泰山(东)、衡山(南)、华山(西)、恒山(北)、嵩山(中)。
  5,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九华山、峨眉山、普陀山。
  6,六舍:天、地、东、南、西、北六个方位。
  7,八荒: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
  8,中国的古称:九州、神州、赤县、华夏、九土、中华、华夏。
  
  七、纪年法
  
  1,年号纪年
  我国古代最初是按照君王即位的年次纪年。如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等等。汉武帝刘彻开始用年号纪年,即位那年称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顺次为建元二年、建元三年等。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纪年明确,可以直接表明具体的年份。
  
  2,干支纪年
  我国古代是用干支纪年的,近代史上提到的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名词就是干支纪年。所谓干支就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简称。天干、地支按照一定规则(单配单,双配双)可以搭配成60对,也就是一个甲子(60年),周而复始记录时间。
  
  
  3,生肖纪年法(参见上表)
  
  4,国号纪年法
  南京临时政府“以中华民国纪元”。
  
  5,帝号纪年法
  湖北军政府成立时改用黄帝纪元(1911年为黄帝纪元4609年)。
  
  6,公元纪年法
  现在通行的公元纪年,就是所谓“耶稣出生”之年算起。耶稣出生之年就是公元元年,以前的年份叫公元前某年,从速年起叫公元某年,虽然耶稣只是宗教传说中的人物,但是这个纪年标志逐渐在全世界通用。根据公元纪年和中国历史纪年对照换算,公元元年是我国西汉末年时期,因此西汉及西汉以前的历史年代为公元前的年代。东汉及东汉以后的历史年代为公元后的年代。
  
  八、五行之相生相克
  
  所谓五行,即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元素构成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的关系。即本生必,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所谓生就是有益,促进,帮助的意思。同时这五者之间又存在着相克的关系,即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所谓相克就是损害,不利的意思。
其他文献
为巩固经营成果,防范欠费风险.内蒙古化德电力公司未雨绸缪,采取6项电费回收结零措施,确保电费回收颗粒归仓。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进程的深入,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也在进行着改革。在互联网的改革创新过程中,传统的金融生态得到了全面的优化,使理论与实务达到了一种和谐统一的局面。但是,由
由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的教育教学也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为提高素质教育,江苏对高考的方式和形式进行改革和探索,生物等不再是以分值记人高考成绩,而是以等级来衡量。设置的改变以及各种各样的生物教材版本不断出现,高中生物教学出现了一些不利的局面,用学生的话说就是“迷茫”了。根据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体会对影响高中生物教学的因素分析有如下几个方面: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劳动争议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但目前劳动争议处理的“一裁两审”制度存在较多难以克服的弊端,不能很好的保护劳动者权益,已经不适应社会新的发展需求。
【摘要】数学教学应重在培训学生思维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以调动学生恩维的积极性、让学生“说”数学以培养学生说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做”数学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究能力、通过一题多解和变式训练以培养学生综合解题能力、放大错例以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灵活性。
也许是个人爱好吧,身为中学英语教师的我特别喜欢在课堂上使用音乐来辅助教学。我喜欢歌唱,古典的,流行的,中文歌,英文歌,各种各样的我都喜欢。大部分学生也喜欢音乐。所以我认为音乐可以为英语课堂教学所利用。把歌曲用于课堂,可以感染学生的情绪,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创造教学需要的某种氛围,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内容。《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教学建议:“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只
期刊
作为新时期的一名教师,让学生轻松、愉快的感受古诗文的魅力,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新课程理念的渗透和实施又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想,在诗歌教学中,语文老师假如能针对文本资料安排朗读,运用一些创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应该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最好契机。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在新课改中古诗文教学的一点措施:    一、以“猜”代“讲”法    猜是一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
气候变化使人们更加认识到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低碳建筑的发展作为推广低碳经济的重要环节,对推动我国低碳排放问题的解决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从低碳建筑的概念和特点
以平果堆积铝土矿教美矿区为例,对矿区堆积铝土矿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进行了探析,提出了岩溶堆积铝土矿的堆积序列和分布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