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巨人毛泽东——读中国近代史和中共党史有感

来源 :领导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ma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谨以此文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 近现代以来的中国历史,是一部充满痛苦和灾难的屈辱史,也是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以天下为己任,以救中国人民于水火,强国富民为目标,威武不屈,前仆后继,为中国的前途和命运而殊死奋斗的历史。仁人志土以恢宏博大的胸怀和气魄,创造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业绩,为中国的解放、中国人民的幸福,贡献出了毕生的精力,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其他文献
走群众路线是党群合作决策模式中的决策基本程序,在党群合作决策的语境下,这一决策基本程序可分为两个阶段,下面将对此做一些简要的分析。  一、从群众中来  在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下,绝大部分领导干部是用任命制产生的,是从“领导机关任命”下来的。任命制是指由立法机关或其他任免机关经过考察而直接任命产生领导者的制度。任命制有利于上级领导机关与领导人根据干部的能力、特长和工作需要及时进行调配,缺点是要依赖于上
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新的问题和新的任务,中国需要寻求新的改革共识和发展动力,这个共识的重要内容,应当是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面临内需不足和生产过剩的当今中国,共同富裕是连接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是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的一大法宝。我们党历经92年的发展,不是没犯过错误,而是能够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及时地发现错误,并且自觉地改正错误。作为个人也一样,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党员领导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问题在所难免。《论语·子张》中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党员领导干部只有诚恳接受他人的批评,主动
因新任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的推荐,原本“圈子内”知名的小册子《旧制度与大革命》倏然燃起“明火”,成为2012年末最“时髦”的严肃读物,它的作者亚历克西·德·托克维尔
一部中国古代史,记述或演义了无数灵巧高明的领导者,由于他们临事有“巧”招,应变出“巧”策,以“巧”妙的计谋驾驭了突如其来的事件,演绎出了一段段令人拍案称“巧”的佳话。大家都十分熟悉的晏婴“巧”说橘枳事、诸葛亮“巧”设空城计、包拯“巧”断牛舌案,等等,他们或是维护了国家的尊严,或是使战局转危为安,或是破解了谁也难以断得清的疑案,因而取得了奇妙的领导效果。可见,“巧”,实乃为领导艺术必备的要素。那么,
领导干部做的事,总体说来都是“具体事”,站得太高,不接地气,不行;离得太远,鞭长莫及,也不行。必须要近距离、微观察,才能心贴心、实打实。但是,眼睛总是盯着近处,心里总是想着簸箕大个天,也难有作为,难以满足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唯有远近结合,才能做到审时度势,择善而从,不断前行。  小事上想远,大事上拉近。分清大事、小事,是技术活,是专业活儿,有一定的难度系数,必须以辩证的思维加以分析。常言道:“
为了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促进领导干部在改革进程中发挥好主导作用,3月21日1午,由领导之友杂志社、河北党校报礼联合主办的“领导下部与深化改革
为官不为,不独为当今官场所具有,古往今来,官场中的懒官懒政,当官不作为,守土不尽责,从没有绝迹过。  为官不为,下场很悲惨  张华博学多才,是西晋时期众所推崇的文坛领袖,一生著述颇丰,早年经人举荐,于曹魏时即以才华超人而受到朝廷重用,因其办事稳健,见解独到,受到了司马昭的赏识。晋武帝时,在张华等人的一再促请下,武帝才下定决心,调军征吴。吴国灭亡后,因力主伐吴有功,张华又迁黄门侍郎,后官至司空,成为
解放思想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重要法宝。河北省委提出的“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16字方针,为我们加快发展指明了方向,要深刻领会,把握精髓,推动发展,真正把思想的解放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上、破解发展瓶颈上,关键要做到“四个必须”。  必须在学习比较中找差距、增动力。解放思想首先要敢比,只有通过比,才能找出差距、增强动力。一是对标先进。进一步强化沿海经济和区域
搞好团结的能力是一种比专业能力更重要的能力。专业能力只能使自己利用自身的能量,而搞好团结的能力可以使自己利用外界的无限能量。古今中外能够把事情做成的人,都是团结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