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生态化及其路径选择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f6570941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抉择,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科学、人本和生态化三重取向;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转变的当务之急是要做好"两个践行"和"一个推进",即积极践行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努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道路。
其他文献
详细介绍了卸料小车自动定位系统、水分检测计算机系统、混匀配料模型、移动设备与地面通讯等各项技术开发.通过新技术应用全面提高了料场自动化水平,稳定了中和料Si02偏差,
施韦泽作为“最能代表西方文化的知识和道德传统的最高成就的人”之一,其“敬畏生命”思想的基本内涵为:人生观的道德个人主义、文化观的文化伦理主义、世界观的生命自然哲学、
正弦运动形式下油膜厚度的测量是润滑学实验研究的重要内容,传统的试验系统多使用偏心轮机构实现此类运动。介绍了利用PLC控制伺服电机实现正弦运动的控制方案,包括控制方案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由全球变暖带来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引起了各国政府的极大关注,并加快了大气科学自身的发展以及与其他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使之成为当前地球科学领域中一个异常活跃的前沿研
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期刊信息检索中心检索,本刊2011年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以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33篇,位居全国理工院
“资源环境研究”栏目宗旨:关爱地球,砥砺学术,为推动资源环境经济与管理、环境资源法等学科的理论创新,促进中外学者的交流与对话,提供高端前瞻的学术平台。从2002年创设至今,大致
身份、贫富、地域等是影响环境正义实现的可能性因素,而环境司法裁判文书则是判断环境正义实现的重要载体。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千余份环境裁判文书中身份、贫富、地域等因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在经过了十年的快速发展之后,2011年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明确提出了绿色文科
2010年11月20日,湖北省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江城武汉召开。本次年会由湖北省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主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承办,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