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信用评级中利益冲突的一个新设想

来源 :理财·金融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AQS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金融危机暴露了现行信用评级制度的诸多问题,其中一个就是评级机构与评级对象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本文从审计领域的财务报表保险制度的设想得到启示,提出了信用评级保险模式的设想。之后较为简略地分析了信用评级保险模式在解决当前利益冲突问题可以体现出来的优势。
  关键词 信用评级 保险 财务报表保险制度 利益冲突
  
  一、现行信用评级模式的利益冲突问题
  现行的信用评级机构的收费模式主要是面向评级对象收费,这样往往会使评级机构站在评级对象的立场上而抛开了对投资人的保护,可能导致利益冲突。这种利益冲突主要来自以下方面:一是由评级对象付费的收费模式会使信用评级机构为了赚取收入而做出有利于评级对象的信用评级。二是评级机构开展的附加服务,如评级前的预评估、企业咨询和风险管理等,这些业务使评级机构事先就参与了企业的风险管理,评级难以中立。三是信用评级机构越来越多地使用主动评级,即对未提出评级要求的企业进行公开信息评级,也可称其为是一种“暴力”策略,诱使发行者对未要求的评级进行付费。对于上述的潜在的和可能发生的利益冲突,监管部门并没有制定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尽管各国监管部门已经关注到利益冲突的问题,但是并没有采取强制的有效的外部监管措施来防范信用评级机构的利益冲突,仅仅是采取了依靠信用评级机构的内控制度来制约的策略。但在利益冲突中,这种内部控制是十分脆弱的。例如,2008年7月SEC发表报告指出,评级机构已制定内部政策和程序,但在对次贷产品进行评级时,三大评级机构都存在着违反内部程序的行为,表现为主要评级分析员参与收费讨论,构成利益冲突。
  二、信用评级保险模式的构思
  与信用评级类似在注册会计师审计(CPA审计)领域也存在着相同的利益冲突问题。同时CPA审计领域的利益冲突问题在产生机制上也与信用评级领域非常相似:两者同样是影响投资者决策的重要信息的供应商,按照委托代理理论同样受投资者(决策者)的委托,但在实际操作中却由审计对象(评级对象)雇佣与付费。在CPA审计领域,美国纽约大学的会计学教授乔思华·罗恩(Joshua Ronen)提出了财务报表保险制度以解决CPA审计中的利益冲突问题。乔斯华·罗恩的财务报表保险制度基本思路如下:上市公司不再直接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而是向保险公司投财务报表保险,由保险公司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投保公司进行审计,并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决定承保金额和保险费率,对由于财务报表的不实陈述或漏报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由保险公司负责向投资者进行赔偿。其中隐含的假设、前提包括:保险公司可以设置该险种;如果该制度设计合理,政府可以出台相关规范;审计费用的支付应由保险公司负责。
  由于信用评级与CPA审计的相似之处,笔者依据财务报表保险制度构思出了信用评级保险模式。信用评级保险模式思路如下:证券发行者(即评级对象)不再直接聘请评级公司对其还款能力进行评级,而是向保险公司投履约保险,由保险公司聘请评级公司对投保公司进行评级,保险公司并根据评级结果风险决定承保金额和保险费率,对由于投保公司违约或推迟履约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由保险公司负责向投资者进行赔偿。其中隐含的假设、前提包括:保险公司可以设置该险种;如果该制度设计合理,政府可以出台相关规范;评级费用的支付应由保险公司负责。
  三、信用评级保险模式———引入独立的“第四方”来防范利益冲突
  信用评级保险模式,把现行评级委托模式中存在的投资者—评级机构—评级对象三角契约关系改为投资者—保险公司—评级机构—评级对象四方契约关系,即投资者与保险公司的保险契约关系、投资者与评级对象的潜在投资契约关系、保险公司与评级机构之间的委托评级契约关系以及评级机构与评级对象之间的评级契约关系。
  在信用评级保险模式下,聘用评级机构的决策权从评级对象转移到了保险公司手中,纠正了评级对象与评级机构之间错位的委托代理关系,从根本上切断了评级机构与评级对象管理当局之间的经济联系,从而确保了评级的独立性,避免了利益冲突。保险公司的利益与评级对象现行及潜在投资者的利益趋于一致,都希望得到真实、公允的评级信息,以降低公司违约所带来的损失。由利益相容的保险公司来代表现行及潜在投资者履行对评级信息的监督职责,有利于解决信用评级信息的非排他性及外部性所带来的监督缺位问题。评级关系中的各方以及保险关系中的各方均被置于市场机制之下,有违约不良记录或经营风险较高的公司将因评级过低而缴纳更高的保险费,更高的保险费也预示着保险公司在将来承担违约责任的可能性越高。评级机构的直接客户是保险公司,具有较强执业能力和较高职业道德水平的评级机构将受到保险公司的欢迎,而出具的评级信息质量较低与事实不相符合的评级机构将失信于保险公司,进而失去一大批前来投保的评级对象公司的评级业务,这使得公正评级信息的利益和低质量的损失充分内化。信用评级保险模式将恢复评级机构真实的独立地位,并借助市场机制的力量充分避免了信用评级中的利益冲突问题。
  四、结论与启示
  利益冲突问题不仅存在于信用评级领域,在很多商业信息提供领域都具有普遍性,解决这类问题对现代经济和金融系统运行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研究与实践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当然,作为一种新的评级信息产生方式,本文只是简要提出了它的大致运行框架。以后的学者也可根据本文描述的运行框架对信用评级保险模式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例如,在此模式下保险公司的定价问题、投资者的索赔问题等方面。
  
  参考文献:
  [1]吕先锫、李明明:《财务报表保险制度下的博弈分析》,《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3期。
  [2]王翠琳、王利:《财务报表保险审计制度重构研究》,《财会通讯》 2009年3期。
  [3]顾琴琳:《信用评级收费机制研究》,《征信》2010年1期。
  [4]李增福:《信用评级:机制与选择》,《上海金融》 2008年1期。
其他文献
摘 要 商业银行是负债经营的金融业,是个风险行业。商业银行具有不同于一般公司的特征,由此决定了其公司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文章主要分析商业银行的特性,提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公司治理的对策。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公司治理 对策    1商业银行的特性  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特性。企业的资本结构是企业各项资本来源的组合状况,其中股权资本和债权资本是现代公司制企业两种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资本来源。商
期刊
摘 要 据商务部《2004~2005中国电子商务报告》,我国虽然有61.2%的外贸企业通过Email和EDI的方式与业务企业进行业务信息的交换,56.4%的外贸企业已经可以通过Internet进行产品宣传和市场营销,但是在国际结算、国际货运、通关、检疫等环节的电子商务实施仍处于初级阶段。而新加坡,我国香港均建立了官方国际电子商务平台为外贸企业提供一站式外贸服务。   关键词 国际贸易 电子商务 发
期刊
摘 要 住房包括房产与地产,严格地说,住房是指土地、建筑物及固着在土地、建筑物上不可分离的部分及其附带的各种权益的总称。住房由于自己的特点即位置的固定性以及不可移动性,因而也被称为“不动产”。国际上一般称之为“不动产”。当前住房市场对我国的经济的拉动效应十分明显,本文通过分析住房市场我国经济的拉动效应,揭示住房的经济效应。  关键词 住房市场 房地产 经济效应    住房作为一项经济产品,在人类经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多元化发展进程的加快,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成为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融资问题正在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本文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并且从企业内部如何加强信用管理、银行如何建立合理的信用评价体系两个角度提出了相应建议,为中小企业顺利开展外部融资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信用管理 内部管理 信用评
期刊
摘 要 柏林在《两种自由》中提出了两种关于自由的概念,“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这两种关于自由的思想体系对服从与强制这一古老的政治中心问题给出了互相冲突的答案。在这两种互相对立的自由体系中,柏林认为“消极自由”更合理、更可取,而“积极自由”则极易走向专制和极权。论文中我将从“消极自由”的定义出发,论述“消极自由”将自由作为人的目的时,同样面临着陷入对自由追逐的泥潭之中停步不前,甚至以自由之名背叛
期刊
摘 要 文章总结了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管理体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关于管理体制的改革设想,以建立政府指导下的社会评估体系自律管理体制。  关键词 资产评估 管理体制 问题 现状 改革    前言  资产评估在发达国家历史比较悠久,在我国却算是一项新兴行业。我国的资产评估起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最初的目的是评估国有企业,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为中外合资、合作等经济活动提供价值评估服务。随着社会主义市
期刊
摘 要 衍生产品包括具有远期、期货、掉期(互换)和期权中一种或多种特征的结构化金融工具。它在金融危机中的控制,它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规避一定的风险例如汇率风险等等,但是应用不当的衍生为抵押也会带来不可估量的风险。本文根据衍生物抵押的特点来介绍其在金融危机中的双重作用。  关键词 衍生物抵押 金融危机 控制作用    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给全球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影响。而在这美国次贷危机
期刊
摘 要 本文从当前农村信用社商业化改革的成效、存在问题等方面入手,从清产核资与资产评估、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转换经营机制诸方面论述了农村信用社商业化改革的内容。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商业化 原则 内容    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成效显著  自2000年农村信用社改革逐步深入以来,改革成效是非常显著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资扩股初见成效  从2003年下半年到今年一季度,8个试点省市
期刊
摘 要 区域经济增长的非平衡特征,说明城镇尤其是区域中心城镇,在经济格局的变迁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鲁西经济发展长期受到交通困扰,近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因此,实践证明,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加强对交通的投入才能实现对经济的拉动。  关键词 交通 促进视角 县域经济 发展研究    0前言  经济发展过程中,城镇由于拥有基础设施、资金、市场和政策等方面的优越条件而获得了更好的发展绩效,加速了产业积
期刊
摘 要 随着央行的再一次加息,企业的筹资成本将进一步提高。本文重点介绍了现行经济制度下中小企业可行的集中筹资方式,并分析了企业在筹资融资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同时为企业的筹资风险应考虑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希望对中小企业管理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 财务管理 筹资方式 筹资风险    2010年下半年以来,在央行紧缩银根情况下,如何保持充足的现金流和较强的融资能力是企业应对复杂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