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学方法刍议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dianzhu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文针对职业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机械专业的课程要求,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几点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方式与方法的建议。
  关键词:机械专业 职业学习 公差配合课程
  不论是从社会需求还是从教育本身来看,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都应该是培养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并且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投入生产、服务、技术以及管理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本文就是在分析、探讨职业院校机械专业公差配合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本人的实际教学经验,阐述了机械专业公差配合课程教学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一、职业学校机械专业公差与配合课程的教学要求
  1、性质与任务
  众所周知,对于机械类以及近机械类专业来说,《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是一门很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与机械设计、机机械制造等专业课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是机械专业技术人才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学习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机械零件的几何精度、其相互配合的基础知识以及几何参数检测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2、基本要求
  (1) 掌握什么是机械精度设计、如何进行精度设计以及精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掌握什么事基本几何量线性尺寸、什么是形状和位置精度、什么是角度尺寸及形位精度和尺寸精度间的关系,能够初步设计几何量精度。
  (3) 了解典型零件及传动件的精度设计基本知识。
  (4) 了解常用测量器具的工作原理、调整和使用。
  (5) 能够对机械零件的一般几何量作初步技术测量。
  二、公差与配合课程教学方法
  1、创设民主氛围,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和兴趣
  现代心理学认为,兴趣不仅能激发人的求知欲,引发好奇心,促使人们获得进行创造所需要的大量的知识,而且大大丰富了人们的想象力,增强人们的意志,激发人们对科学、对事业的献身精神,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兴趣是最好所谓老师。所以,作为施教放的教师就要使学生认识到其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也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学习行为由被动“填鸭”转为主动“汲取”。
  现实中,大多数职业院校的学生对机械课程的学习兴趣不是很大,这一点在公差与配合这门课程中的变现尤为突出。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我建议,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在学校的教与学中创建民主的、和谐的、平等的适学氛围,激活并强化学生的主体意思、自主精神,促成学生潜在的创新之火迸发异彩。
  2、把质疑、解疑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古今中外,科学的发明创造往往是从质疑开始,从解疑入手,因此课堂教学也应把质疑、解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公差配合这种抽象的学科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从而,使教师能够发现和更好的把握学生存在的疑难点,才能有计划、有重点的对这些疑难点得到解决,并鼓励学生自己解答,使学生既敢于质疑,又能解答,在思考中讨论,在讨论中实践,在实践中得到答案。这样才能学好这门实践性强的课程。
  3、重点内容的教学处理
  首先,在根据本课程教学目标的前提下确定每一节课所要讲的内容,进而具体到各个知识点、能力要求等,分清主次。其次,要分清难点重点内容、难点非重点内容、重点非难点内容,特殊问题特殊对待。例如讲光滑圆柱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术语这个重点非难点内容,但是,这是相关国家标准建立的基础,如果学生能掌握好,可增强学习兴趣,后续内容学起来也就容易,反之则相反。因而,在讲这堂课的时候我把互换性、基本尺寸、极限尺寸、公差、极限偏差、基本偏差等几个重要概念作为主要知识点。同时,在在课程中贯穿以实际操作的例子,以理论寓于实践,实践结合理论。深入浅出的使学生能够掌握各个知识点、其之间的关系与操作技能。为后续内容的学习打好基础。
  4、教学内容的选择:理论知识以“必须”、“够用”为度,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根据职业院校的“既要有专业知识,更要有实践技能”的培养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坚持理论知识“必须”、“够用”的原则,不再是按照以往的重学术、轻实践,而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诸如,删去了一些重学术的与专业培养目标关系不大的内容,如:公差原则、尺寸链计算、圆锥和角度公差、平键与花键联接公差、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公差等。而在光滑圆柱的公差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等基础理论和相关国家标准的使用等主要内容方面安排了一些在学校条件允许范围内是实验,从而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
  5、多媒体教学形式在公差配合课中的应用
  一个优秀的课件要有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以及艺术性。而传统的“板书+讲解”很难达到技术性和艺术性,尤其在《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这门抽象的课程使用的弊端就更大了。多媒体教学形式很大的弥补了这种弊端,它能够增加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它可以利用图片、flash动画等讲课件分解成几个步骤,再分别在每一步骤后加以讲解,从而使抽象化的概念具体化,以便于学生理解及掌握。
  三、结语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授这门课时,,教师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教学观念,充分使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介,使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践相结合,从而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逐步实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相长。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教学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创造性思维又是数学思维的品质,是未来的高科技信息社会中,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开创性人才所必须具有的思维品质。本文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出了一些见解。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 直觉思维 发散思维  数学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智力的磨刀石。”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数学中的创造性思
摘要:现今社会会计职业界中存在着做假帐等等严重的问题,这是由于一些从事财会专业的工作人员缺乏职业道德感与社会责任感。这类事件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原则,给贪污腐败的滋生提供了可能。财会专业的学生将来从在各行各业从事财会工作,所以,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进财会专业教育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财会专业 教学 德育渗透  一、德育教育在财会教学中的必要性  会计职业道德指的是“从事会计职业的
摘要:改革现行的课程评价机制,建立能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激励教师积极进取的评价体系,是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提出了五种发展性评价方法,以供各位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初中历史 发展性评价 方法  针对成长中的学生,我们的发展性评价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初中历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在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标准和发展目标进行精心选材,选取真正适合有利于学生的评价
摘要:针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涵盖技术领域广、学生泛学而不专,以及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目标参差不齐,提出了专业分层次化教学模式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高职 机电一体化 分层次 专业开发  在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中存在一种普遍现象:学生学习任务重,专业技能掌握肤浅,相对于机械和电类专业学生来说,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长此下去必将造成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社会认可度降低,开发机电一体化专业,设置合理的教学模式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