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集群管理的方法与实现路径分析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wojiaren5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图书馆建立群集管理方法的产生原因、技术实现的途径、效果分析等的阐述,总结了图书馆群集管理系统的推广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图书馆 集群管理 实现路径
  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是新一代的文献信息管理系统,要求通过Internet使多个校区图书馆的系统数据实时同步, 实现图书馆内部业务管理、全区域通借通还,组成一个多校区虚拟图书馆系统。实行图书馆集群管理是实现文献资源共享,使区域内整体建设的资源得到协调、有效利用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图书馆集群管理的具体方法和实现路径的分析,以期对正在起步发展的图书馆集群管理提供思路和参考。
  1图书馆生存环境的基本情况
  图书馆现是学校中不可缺少的机构设置,从图书馆的场地规模到图书馆的藏书规模,从藏书的种类到各书刊的更新速度,无一不体现了一个学校的图书馆水平,教学硬件设施水平,乃至一个学校的水平。
  学校的图书馆都有自己的管理方式和购书计划,各学校间没有交流和分享,都是各自为政、各司其职。为了满足学生和老师的读书要求,每个图书馆都力求做到馆藏种类齐全,馆藏书量充足,而与此同时带来的便是图书馆的资金需求增加,图书管理的难度增加。如果这两方面不能同时处理得当的话,图书馆必将会陷入资源缺乏或是资源多而杂,真正找出对自己有用的图书将会耗费大量时间。
  现在社会迅猛发展,信息和知识的更新速度一日千里,关于各方各面的图书更是琳琅满目,种类和数量都已是膨胀状态。处于这样的大环境里,学生和老师对图书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图书馆要想真正满足学生和老师的需求,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得力助手,就必须丰富图书的种类,增加图书的数量,提高对图书的管理水平。传统的各自为政的管理方式已然无法实现现代图书馆的要求,各学校间应该形成统一的、分享的管理方式,使图书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合理的配置,为解决这种现状,图书馆集群管理的方法应运而生。
  2图书馆集群管理的方法
  2.1技术平台的选择
  “Interlib图书馆集群网络管理平台”是一套多个学校共同参与,使该范围内实现系统数据同步更新,图书全面整合和共享,业务内通借通还的虚拟图书馆系统。此系统实现了各学校间的业务管理同步和统一,实现了图书馆“三大资源”共享即文献资源、设备资源、人力资源。这种管理平台要求不改变各学校原有的机构设置、人力资源和财政支出达到合理组织、合理分工、协同合作、共同服务的目的。
  2.2技术平台的特点
  (1)实现了从单馆独立管理模式到图书馆集群管理的转变。真正实现了资源共有、服务升级的整合,打破了传统的“各自为阵”“板块分割”的局面,充分体现了优势互补和互惠互利,以便于协调和持续发展。
  (2)提高了图书馆的业务服务水平。由于是数据的同步更新,统筹管理,各馆通过浏览器统一作业, 读者服务由一馆服务变成了多馆联合服务,方便快捷,提高了图书馆的业务服务水平。
  (3)解决了资源所有权与使用权的问题。因为是多个学校共同参与,形成了读书资源地区覆盖无形的网,资源集体使用,通借通还,为集群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节省了系统维护的费用。Interlib图书馆集群网络管理平台基于互联网媒体技术,采用的是B/S多层架构,将数据集中处理,各馆的工作人员只需懂得简单的网络操作便可,省去了各个学校图书馆的重复安装和维护等工作。
  3图书馆集群管理的实现路径
  3.1技术平台落实的总体思路
  由于图书馆集群管理平台使用对象较多,图书资源较为庞大和多样化,为了实现该管理平台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综合多校老师和学生的需要,统筹购买书籍。因为是统一的管理系统,并能实现资源共享,所以可以采取联合购买的方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对于共有资源要实现相同编目。集群管理系统要对各馆的资源进行集中处理,对相同资源进行联合编目是实现该平台运作、实现资源共享的前提。
  (3)图书馆群目录代替单馆目录。集群管理系统具有资源共享、资源庞大的特点,对于文献目录的要求不应再是单馆的目录,提供给学生和老师等读者的目录应该是图书馆群的目录。
  (4)要做到对用户的同步管理,通借通还。各学校的地理位置不同,馆藏资源不同,为方便读者,集群管理系统需能做到多校的通借通还,打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
  3.2集群管理的制度和机制
  各学校图书馆间要加强交流,建立统一的管理机制和规范,各项指标和规则要明确,对工作者要起到指导作用,保证各项业务能配合顺利地完成。建立奖励激励制度,定期召开图书管理会议,表扬先进集体和个人。对于集群管理平台的管理者定期培训,纠正和解决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于该管理系统进行宣传,使广大读者了解和接受集群管理系统,制定相应的读者要求和须知,为读者提供最大程度上的方便的同时,也要让读者遵守相应的规定和要求。
  4效果分析
  4.1集群管理使文献资源合理配置,实现了共享性
  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是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使得在一个学校能够同时获取群里其他成员更加全面的资源,集群管理内的资源统一规划,合理配置,减少浪费和重复建设,加强了信息的有效利用。
  4.2集群管理使人力、财力得到加倍使用的效果
  各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和资金投入各自不同,通过分工合作加强了整体优势,有效地整合人力财力等方面,使得各馆内服务更全面,更有效。这种管理,实现图书馆在方便学生和老师的同时,经济效益最大化。
  综上所述,图书馆集群管理的方法为解决传统图书馆不能适应当代各校读者的需求在技术上实现了可行,将单一的校园图书馆联合成图书馆群,使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有效地减少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在社会发展的潮流中,学生和老师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多,这种管理模式的出现,顺应了社会现状。图书馆集群管理的方法实现途径简单方便,能够减少图书馆在管理上的资金支出,同时各学校相互配合,不仅从地域上方便了读者,这种联合体制更加提高了服务质量,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其他文献
每次语文考试,作文分数占语文试卷总分数的百分之五十左右,可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尤其重要。我认为同学们作文时学生打开全新的作文视野,能够逆向思维、侧向思维和多向思维进行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炼就全新的作文技法,写出立意“深、新、活”的体现“关爱个性,关爱生命健康发展”的好作文。  一、反弹琵琶,引发逆向思维  “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为一李姓男寿星写了一首祝寿诗,适逢滂沱大雨,寿典难以继续,众人皆叹
1945年9月2日,日本在东京湾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签字投降,那一天是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日子,是中国人民永远铭记的日子。今天,由国家图书馆和上海交通大学共同整理出版的
【摘 要】针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聚焦中学和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衔接,对比分析国内和国外的各项措施,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 衔接 课程体系 评价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基于对综合国力竞争归结为人才竞争的认同,世界各国对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内容,是一项事关国家根本利益的
【摘 要】新课程标准已经全面地推行,对不同科目的课程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高中历史的课程体系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了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背景下,高中历史课程体系发生的一些变化,希望高中历史教育工作者能够从中获得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高中历史 课程体系 变化分析  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根据社会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才能适应不同领域的需求,教育界同
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是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智力水平大致相近的学生个体,由于受其思维品质的影响,在分析解决数学问题时显现出较大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强化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习题训练是进行学生良好思维品质培养的有效手段,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对例习题恰当地进行引申与推广,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推理、论证、变换等,不仅能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
期刊
谈到现实主义,与陈功智库学者的独特身份不无关系。安邦咨询多年来实地调研的丰富经验,让他从不回避现实问题,更加倾向于从现实出发思考解决方案。这种立足于现实的精神气质,
【摘 要】教育改革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深深地认识到教育改革和发展对社会和个人的进步具有重大意义,我们知道,改革可能并不改变某些人的境况,比如说学生,甚至可能使另一些状况变得更糟,比如说家长、教师、国家财政,或者学生也是如此。所以,当前我国教育界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利益冲突。  【关键词】教育改革 利益冲突  一、什么是利益冲突?  我认为利益冲突属于社会学概念的范畴。利益冲突是一
数学教育的教学目标包括教学和教育的目标。新大纲要求我们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方面来进行教学。对于这三方面我们以前只是对前两方面关注的比较多,而忽视了第三个方面。事实上,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育他们关心社会、环境、人口、民生、卫生、健康等现代社会有关的热点问题,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态度。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勤奋、
为克服废树脂干燥时桶内温度的不均匀性,开展了在搅拌状态下的废树脂干燥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加热功率为4kW,实验规模为50L时,干燥过程水分蒸发率为最大值为2.7kg/h,桶内最
2015年四川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元,其中各类产业园区成为“稳增长”“调结构”的主战场。记者日前在川南、川西及川中部分产业园区采访发现,钢铁、化工及汽车等企业面临较为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