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小学生认识学习民间美术色彩搭配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3060750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色彩是小学美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是提高学生美术色彩感知能力的重要课程,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多媒体展示,面对这些色彩各异的民间艺术,大多数同学通过欣赏,知道了这些作品的色彩搭配热烈自由,纯真质朴,色彩鲜明,风格独特。明白了民间美术色彩的重要性,随着对民间美术的色彩进行深入研究,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包含在民间美术中的浓浓的情感,热爱我国的传统艺术文化。增强学生对民间色彩搭配热爱的情感。从而激发了学生们对劳动人民的赞赏和崇敬。
  【关键词】民间美术,色彩,情感
  色彩是小学美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是提高学生美术色彩感知能力的重要课程,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民间美术色彩鲜艳、对比强烈,体现了一种质朴、真挚、热烈的情怀。小学生学习我国民间艺术的色彩特点,有益于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感受健康率直而蕴含浓浓乡情的民族风采。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民间美术色彩搭配呢?
  一、通过多媒体展示民间艺术的多种形式以及它们的色彩特征,让学生对生活中见的民间艺术的色彩在课堂上作一统一的认识。民间美术品种极多,且目的、用途各不相同,如有供赏玩的造型艺术,亦有以实用为主的工艺品。总的来说,可分为:绘画、雕塑、玩具、刺绣染织、服饰、家具器皿、剪纸、纸扎灯纸、编织等。现在的学生大多见过这些艺术品,但都不大了解,因此有必要引导他们去欣赏、去体验,从而喜欢它们。所以课堂上我利用多媒体呈现了很多形式的民间艺术品,从艺术品的产生、形式、用途各个方面进行介绍。让学生对民间艺术品的种类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自主参与到对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的探索和学习活动中。例如,六年级下册第十七课《绣在服装上的故事》中,教材里呈现了苗族的头饰、挂饰、腰带、绣花鞋、手帕、衣服等六种具有典型意义的民间艺术特色,学生面对这些色彩各异的民间艺术,大多数同学通过欣赏,知道了这些作品的色彩搭配热烈自由,纯真质朴,色彩鲜明,风格独特。但他们都不知道这些独特的色彩风格形成的原因。所以,我会在教学里利用多媒体展示民间艺术的多种形式以及它们产生的原因和色彩特征,让学生对生活中见的民间艺术的色彩在课堂上作一统一的认识。让学生知道民间美术本能地使用色相对比构筑了其绚丽、丰富的色彩乐章。例如,陕西的农民画最为出名,红、橙、黄、绿、紫、蓝、黑为最常使用的颜色。大面积的原色搭配,所使用的基本色都是对比色,红和绿、黄和紫、墨色和空白底色,使画面的对比更加强烈,极具喜庆、艳丽、热闹、丰富的效果,装饰性也特别强。
  二、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让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在现代生活中的运用。认识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重要性,自主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约翰内斯·伊顿在《色彩艺术》一书中写到:“色彩是从原始时代就存在的概念,是原始的无色光线及其相对无色彩黑暗的产儿。”远古时期,人们就运用色彩来表达意愿,崇拜色彩、利用色彩表达精神上的追求,这一原始宗教中的文化现象延续至今。但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今天,色彩都体现着那芸芸众生“图个吉利”的想法,正是这样的想法使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有机结合的契机。通过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解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感受和认识了民间美术特有的美感,可他们不知道在工业化、信息化告诉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规律正运用于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在教学环节的设计时,我会添加一个讨论探索的环节,让学生找找我们生活中对民间美术色彩搭配规律运用的例子。他们会发现在节庆日的户外招贴广告的色彩,特别是春节,商家在产品的包装宣传册、影视广告等等上,无不体现红红火的色彩特征这种纯度较高的红黄色;在服装设计领域里,有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喜爱我们的“中国红”、“青花瓷”等等。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让他们明白了民间美术色彩的重要性,随着对民间美术的色彩进行深入研究,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包含在民间美术中的浓浓的情感,热爱我国的传统艺术文化。
  三、通过指导学生设计织锦刺绣图案进行色彩搭配练习,增强学生对民间色彩搭配热爱的情感。中国民间艺术种类繁多,色彩鲜明。由于民族风俗的差异,大多数学生从心里不是非常认可这样的色彩搭配体系。因此有必要引导他们练习实践,去感受体验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魅力,从而喜欢它们。学生在做色彩搭配练习之前,我会呈现很多苗族的刺绣和土家族的织锦图片。让学生从最直观的图片或视频找出苗族刺绣的特点,知道苗族是一个讲究衣饰的民族,很早以前就以刺绣来装饰服饰。衣服上的绣花图案多为吉祥动植物造型,以及神话故事场景,它们造型夸张,色彩艳丽而又浓烈。色调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红色调,一种是紫色调,底部基本上都是黑色;刺绣喜用橙、浅玫红、紫红、紫、草绿、湖蓝、浅湖蓝等色。过欣赏与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总结苗族织锦和刺绣的色彩特点,这样学生可以轻松的完成色彩搭配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也会有一定的收获和体验,逐渐欣赏喜欢民间艺术品的色彩搭配。
  四、利用本土教材,从身边的民间美术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川的民间艺术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一地一特色的文化百花园,犹如一个取之不尽的宝库,是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最为丰富的地域之一,在老百姓的代代传承中获得了持续的生命力和无限创新力。同学们生活、生长在四川,应该首先对我们熟悉的、身边的民间艺术有所了解。所以在学习《精致的蜀绣》一课时,我围绕着四川的民间艺术—蜀绣,引入我们广元的麻柳刺繡,入手展开分析、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热爱自己家乡,并引导他们喜欢上这些质朴又纯真的艺术作品。欣赏彝族漆器的色彩搭配之前,我给学生讲解大量的彝族迁徙历史,让学生明白这个民族的由来和民族精神,学生通过民族精神理解他们对工艺品的用色。通过讨论分析,学生得出漆器的色彩有红、黑、黄三色。彝族人民喜爱红色,它象征勇敢、热情,黑色表示尊贵、庄重;黄色代表美丽、光明。三色错综调配,间隔使用,色泽明快艳丽。红、黄两色在黑漆底上形成鲜明的冷暖、强弱、明暗的对比,并形成一定的空间感,从而产生出和谐的韵律。学生们被这些艺术品的色彩之美所深深打动。从而激发了学生们对劳动人民的赞赏和崇敬。
  民间艺术在色彩的运用上,均有其特定的规范和共同的审美尺度。民间艺术还具有特殊的审美情趣、不拘一格的质朴特性与中学生在艺术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倾向有相通之处。可以说,民间艺术与学生有其内在的共同特性,更易走进学生的生活和创作。如果将这些民间艺术带给学生,让学生也亲自体验和感受一下创作的欢乐,将更好的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借此激发学生创作热情,从民间传统工艺中汲取前人智慧的力量,用于今天的生活和学习。这些带有浓郁民族艺术氛围的内容和形式,会逐渐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埋下朴素的爱国主义思想的种子,会在他们未来成长的道路上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宏. 浅谈如何引导小学生欣赏民间艺术[J]. 少儿美术, 2014, 000(002):P.10-11.
  2. 丁洁. 谈如何让小学生在美术教学中感受色彩[J]. 才智, 2019(31).
其他文献
摘要: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实施现代远程教育,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基础,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标志。农村小学数字化课堂教学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传统课堂教学资源,具有容量大,涵盖面广,选择性强等特点,相对传统课堂教学资源具有极大地挑战性。如何有的放矢,科学利用,积极应对各种不利因素,发挥自身特长,实现课堂最优、最高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数字化课堂教学资源建设应该思考的问题,使
期刊
摘要:回顾快三十年的教育教学工作经历,我一直是尽职尽责的工作。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我辛勤耕耘、播种,付出了不少艰辛和汗水,也收获了丰盈的果实。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充满信任,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在此,我就从以下几方面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自身素质  一、提高班主任的自身素质   班主任要想更顺利的开展工作,需要在得到学生信赖,
期刊
【摘要】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把静止的物像动起来,更能生动形象地反映思维过程,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灵感。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相互渗透、补充,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优势 兴趣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科学的发展,数字化教学已经深入课堂,增强了课堂的时效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种形势下,有人开始对传统教学的方式和意义产生了疑问,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语文是学生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学科之一,语文的学习涵盖了整个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更加可见其重要性。小学语文教学包括对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逻辑能力以及许多其他方面能力的教学。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十分重要的课题,需要广大教师不断进行教学探索与教学创新。本文主要从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入手,在总结分析实际教学水平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些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的策略,以期能够为推动小学语文教
期刊
摘要:小学教育是启蒙阶段,也是为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涯做铺垫的阶段,并且在小学阶段,语文是一门十分重要的科目,因此在这一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加强小学生的能力训练。小学生的年龄尚小,理解力也普遍较低,所以采用情景式的教学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实现我国素质教育。本文简单研究了小学语文的情景式教学策略。  关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的提升,现如今教育主管部门对于小学学科课堂教学的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后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积极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进行课堂教学,为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成效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本文深入分析了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并且结合现实情况,提出了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
期刊
摘要:随着国家在教育信息技术的快速推进,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也快速进入到我们这样的农村乡镇小学办公室和教室。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对传统教学带来极大的冲击,极大的推动教师和学生的观念、行为转变。尤其是近几年网络的建设和提速,使语文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多彩。课堂教学也更生动活泼。  关键词:数字化 教学资源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作用  学校信息化技术设备的提升使语文教学手段面临必须的变革。但没有配套的成体系的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领域改革的逐步深入发展,高中阶段的教学目标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不再推崇死守传统教育模式,转而倡导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教育方式,其中特别提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创新,因此适应未来时代发展的人才必定也是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应该调整教学理念,将关注点转移到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实现学生创新意识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
期刊
【内容摘要】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层次是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概念,其中一个就是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感恩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源远流长的历史铸就的文化精髄,是每一位中华民族儿女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多元文化的传播、冲击,中学生的感恩意识正在淡化,特别是农村的孩子,他们不懂得感谢,不会感激,更别说是感动,帮助回馈社会的意识淡薄。基于此,借用语文这一特殊的人文学科,多次尝试,通过各种方法和
期刊
摘要:针对边远山区学生而言,因为受到地域、民族、经济等因素影响,在进行英语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方式十分有限,再加上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倾向于枯燥的填鸭式教学,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边远山区的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不多,导致不能明确英语学习的作用,缺少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引导手段,让学生可以认识到英语学习的作用和含义,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