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中职建筑智能系统课程中的应用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gang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学生只能被动进行学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中职建筑智能系统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情况,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中职;建筑智能系统课程
  现如今,中职学校建筑专业纷纷采用一体化的教学方式,而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正好解决了建筑智能系统课程教学的困境。通过微课视频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一旦遇到问题,不仅可以重复观看视频,还能在平台上进行提问,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对学生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文章从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的优势着手,提出其应用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建筑智能系统课程中的应用优势
  微课通过教学视频的录制和上传,方便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并由教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不仅节约了上课时间,而且还提高了教学效果,改变了学生传统被动的学习方式,尤其对中职院校而言,更有利于学生知识技能方面的学习,基于微课的形式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将建筑实施的过程通过计算机技术录制成视频,以方便学生进行多次观看,提高学生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微课翻转课堂在中职建筑智能系统课程中的应用策略
  1. 设计教学任务,制作微课
  在通过微课翻转课堂进行教学时,教师需要针对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进而制作微课翻转课堂。比方说,在进行CAD建筑制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其分为多个目标单元,将每个目标单元需要教学的内容分解成多个知识碎片,然后通过微课视频进行对应训练,最后根据每一个目标单元制作学习任务清单。教师应明确每个目标单元的主题内容、目标、相关问题的设置以及每一节微课的练习题等,以此锻炼学生自主制订学习計划的能力,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另外,教师在制作微课时,需要明确以下几点。首先是建筑教学课程主要内容和重难点;其次是制作的微课片段时长不允许超过十分钟;再次是微课的内容要完整,并要求配有微习题进行测验;最后要建立微课平台,实现师生平台互动,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组织学生课前预习,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在建立好微课翻转课堂之后,需要将制作好的微课以及微习题,通过网络上传到中职院校的学习平台上,例如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学校官方网站等,每次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时候,都可以通过平台进行学习,并下载教学资源,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同时完成在线微课匹配的专项训练,在平台上进行留言,以此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和讨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另外,在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过程中,教师同样可以借助校方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并结合自己设计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监控,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加以掌控和评价,同时将效果评价计入平时的学分中,以此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通过学生的反馈可以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方案,对重难点进行详细讲解。
  3. 进行课堂互动,实现知识内化
  将知识完全内化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目的之一,建筑课程需要进行大量实践操作,所以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首先对学生自学时遇到的问题进行收集,并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进行讨论,将课堂全权交给学生,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从而完成教学知识的内化。比如在进行力学原理使用的教学中,可以设置两节课程,第一节完成力学的系统化学习,在第二节通过对力图的绘画完善知识的内化,并对重点的知识内容进行梳理,并有针对性的完成实践操作,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提升学生的建筑操作技术。
  三、结束语
  总之,翻转课堂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因此文章通过对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优势的讲解,针对微课翻转课堂在中职建筑智能系统课程中的教学,提出了三点应用方式和策略,以此提高先学后教、以学促教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爽.高职建筑类CAD课程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4(4):67-70.
  [2]李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建筑CAD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6(4):97-99.
  作者简介:葛本利(1969 — ),男,安徽凤台人,本科,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机电。
其他文献
目的 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采取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76例我院接收的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入院时间为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随机分为对照组(n=
目的 本次研究口服泼尼松在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报告如下.方法 2016年7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54例,随机分为给予泼尼松的观察组与常规治疗
目的 探究分析无保护助产护理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在我院进行自然生产的患者中按照产妇的身体情况选取140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实施无
[摘 要] 当今社会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社会的变革和科技的进步不断推动社会整体水平的提升。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创新能力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也是科技进步的不竭推动力。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国家大力支持创新技术研发和创新人才培养,而高职学生更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因此,高职教育应当重视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育教学体系,支持和鼓励创新型团队研发。  [关 键 词] 高职学生;机械类专业;创新能力
目的 分析讨论对在骨关节脱位复位术中使用瑞芬太尼静脉快通道麻醉方法的具体效果和实际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骨关节脱位患者62例,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
摘 要:如今的社会发展得十分的迅速,在我们的工业生产中,数控的运用的越来越频繁。它取代了以往的手工操作,使我们的生产进入了更加智能化的时代,大大的提高了我们的生产力。在我们数控专业的教学中,教师也采取了多种方式让我们的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数控的基本操作。其中利用仿真的软件进行教学是一项效果比较显著的措施,能够让我们的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下进行实际的操作,对于学生而言,减少了因为不熟练而产生的不必要的风险
目的 探究瑞舒伐他汀干预冠状动脉支架后再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84例置入冠状动脉支架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
[摘 要]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我国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是社会新型人才的重要培养渠道。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课程的发展,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信息型社会中,高职院校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基于这一视角,以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现状为切入点,分析了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希望能给相关教师提供建设性意见。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创
目的 探讨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我院收治的Hp相关性胃溃疡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埃索美拉
目的 评估中医特色护理用以辅助治疗胃脘痛脾胃虚寒证病人的效果情况.方法 选出2016年5月——2018年2月因患胃脘痛脾胃虚寒证进入我院就诊的病人115例为观察对象,依照护理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