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薅法律的“羊毛”?

来源 :杂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j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本山、宋丹丹和崔永元联袂演过《昨天·今天·明天》的小品,宋丹丹有段戏谑的台词。大意是,她曾给生产队放羊,看到羊脱毛,就想给老伴织件毛衣,偷着薅羊毛。结果被生产队发现了,不但没收了毛衣,还把她一顿批斗,定了一个“薅社会主义羊毛”的罪名。
  小品就是逗观众哈哈一笑,可是,如果真的有人一而再、再而三的薅法律的“羊毛”,就不能等闲视之了。薅法律的“羊毛”?这可不是笔者搞笑,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薅法律“羊毛”的,还大有人在。
  据武汉黄陂警方透露,包工头叶华兵等人利诱、哄骗二十余名智障、未成年流浪乞讨人员到砖厂劳动,用电棍实施控制。智障工人因打斗闹出人命,包工头合谋埋尸灭迹,情节令人发指。
  2015年以来,一个团伙先后拐卖十名广西、广东籍智障妇女,带至山东省聊城市、冠县、临清市等地,囚禁于养猪场内,等待买主上门挑选,伺机卖出,非法获利共计六十余万元——这些活生生的、薅法律“羊毛”的行为,有良知的人看了都会义愤填膺!
  有没有保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法律呢?有。1990年底,国家出台了一部令广大残疾人既喜欢又无奈的《残疾人保障法》。喜歡,是因为国家开恩,建国四十年后,总算有了一部保护残疾人权益的法律;无奈,是因为《残疾人保障法》缺少权威性、操作性和监督性,难以起到保护残疾人的作用。反而往往成了某些官员、残联和部门拿在手里的把玩、擦在脸上的胭脂和扔在角落里的皮球。
  让人惊诧的是,一些搬家公司辩称:那些智障人都是流浪人员,公司雇佣他们并给他们饭吃,给他们衣服穿,生病了还给看病,这是在做好事,是出于“人道”救助。好一个“人道”救助哇,挂羊头卖狗肉,还要找一个时髦的“理由”招摇过市,某些国人的脸皮真是厚到了极点!
  目前,我国有智障人士约一千三百多万。这上千万的智障人的家庭究竟该怎么办?尤其是在对这些智障人连起码的尊重都缺少的时候,一旦他们失去监护人,谁来保障他们的生活?在一些“黑砖窑”事件中,当“智障工”名单被公开后,残障人的亲人并没有去寻找他们失踪的孩子,一些家长和亲人在听到失踪亲人的消息后,不仅反应冷淡,甚至拒绝接其回家。显然,智障人、精神病人、流浪人群这些法律的“羊毛”,只能被一些家庭所抛弃,被黑心老板所利用、压榨甚至迫害致死。
  对此,笔者呼吁:要重新修订不合时宜的《残疾人保障法》,增加其刚性条款,增强其可操作性,增大其对残疾人合法权益的保障力度,不能在法理上模棱两可、含糊其辞、职责不清,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从源头和根本上维护此类人群的利益,切实保障其基本生活,要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关心、呵护智障人、精神病人和尊重流浪人群的氛围。
  【原载2015年第4期《北京杂文》】
其他文献
谁知盘中餐——有毒;  欲穷千里目——有霾;  飞流直下三千尺——A股;  问君能有几多愁——要拆;  亭臺六七座——豆腐渣;  停车坐爱枫林晚——收费;  孤舟蓑笠翁——空巢;  醉卧沙场君莫笑——公费。
期刊
2015年5月,河南省安阳市体育局原局长、党组书记兼市体育产业协会主席吴书太,因贪污罪被判有期徒刑十二年,剥夺政治权利两年。作为政府官员、党员干部,吴书太金屋藏娇二十年,而他的“二奶”张娇娜,竟然小他二十三岁,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二奶”初为他的情人之时,才刚刚十四岁……  十四岁的张娇娜,还只是一个孩子,怎么会跟比她大二十三岁的“叔叔”走到一起呢?是因为她的“英雄情结”被吴书太利用了——吴书太当县
期刊
1月5日7点多钟,宁夏银川的天空可能还没有完全冲出晨雾。在这样的清晨,会有哪些人一大早就跑去赶公交车?可能是急着上学的孩子,可能是要上早班的职员,或者还有坚持晨练的老人、早起买菜的家庭主妇……他们都是普通的市民,在自己的生活轨道里忙忙碌碌,心里惦记着当天要办的事情,一路小跑或者等待多时,总算坐上了那趟301路公交车。然后,一些人就没有然后了,只能以数字的形式出现在新闻里。  当这辆悲情公交车被大火
期刊
如果教育成了“战场”,学校必然会有傷亡;  如果教育成了商场,学校必然要算利润;  如果教育成了赛场,学生必然要被淘汰;  如果教育成了工厂,车间生产的产品必然一模一样;  教育应该是磁场,爱是磁石,必然吸引真善美。
期刊
临近新年,人们常会开出一份清单,盘点完成了什么、错过了什么,以便让新的一年更有目标。今天,我们也列出一份清单,看看在这一年里,我们遇到了谁:  我们遇到河南农民王济昌时,五十九岁、身高一米六的他,正喘着粗气在上海一处建筑工地搬砖。那里有不少与他年龄相仿,甚至比他更年长的人。前些年,他们赚钱养大子女,如今,他们还在弓着身子卖力气,“给自己攒养老钱”。  我们遇到八岁的武汉小学生浩浩时,他是教室里唯一
期刊
中国人喜欢排座次,有时还会因为谁先谁后争得头破血流。给他人排座次来收取费用,正是看准了国人热衷于名次排序的秉性,成为某些人的生财之道。最近有媒体报道,近三十年来国内竟已有近二十个机构和学者,发表了超过五十种不同类型的排名。这些机构和学者从中究竟获取了多少钱财,付费的与收费的各说各的,既有隐情又有埋伏,或已成为无法统计的“商业机密”。  正是因為与“阿堵物”发生了瓜葛,甚至本来就是冲着它来的,座次的
期刊
那天,妻做家务,不知从哪儿弄出来几个坛坛罐罐,其中有个博山产的秃头四鼻罐。看到它,我的大脑中映现出一双老太太的脚,小脚——老太太被吊在我老家门前的枣树上,不是太高,小脚正悬在与我头顶差不多高的空中。一只脚穿着鞋,另一只脚没穿鞋,裹脚布散开了,在风中慢慢地飘着。  在她的上方,是一个广播喇叭,正播放着当时流行的红歌。那是我们村第一次出现广播喇叭。它是与人民公社一起出现的,就装在我家的树上。我家之所以
期刊
伪纪委官员的骗术  众所周知,纪检监察机关负责监督执纪问责。纪委官员巡视四方,战斗在反腐第一线,自然是骗子的克星。  可仍有骗子“艺高胆大”,冒充起纪委官员来。  近日,广东省纪委的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篇标明“郑重提醒”的文章,通过梳理近年来广东省内多起不法分子以纪委官员的名义招摇撞骗的案例,总结出了骗子常用的招数。  只要给钱,潮州的“潘组长”就承诺帮助村民曝光当地高速公路建设中的问题;只要给钱,
期刊
自从盘古开天地,“阳清为天,阴浊为地。”我们得以生存其间。  自从有了空调,就见不到夏日人们在外面乘凉的盛况:入夜,竹床、躺椅、兀凳沿街沿巷摆放,人们一丛一丛,或打扑克、或下棋、或谈天说鬼。乘凉现象,濒临失传,可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矣。  自从有了小轿车,人们就懒得走路。恨不得脚底就有轮子,从客厅到洗手间也开车过去。  自从有了电视,人们就不大愿意阅读。一些人看过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或许没读过原著
期刊
你问当下中国缺什么?我看最缺底线。这很可怕。一个人,没了底线,就什么都敢干;一个社会,没了底线,就什么都会发生。比方说,腐败变质的食品,也敢卖;还没咽气的病人,也敢埋;自己喝得五迷三道,那车也敢开;明明里面住着人,那房也敢拆;还有“共和国脊梁”这样的桂冠,也敢戴,全不管那奖多么野鸡,多么山寨。  于是冲突迭起,于是舆论哗然。不是“当惊世界殊”,而是“世界当惊殊”——怎么会有这种事?怎么会这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