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生成”而生动的语文课堂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k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从生命的高度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传统的语文教学偏重预设,很少关注课堂中的“生成”。教师会精心设计教案,并按着预先的设计“走教案”,如果学生答不上“预设”的问题,就会把学生引导到设置好的答案上来。但是这样的语文课堂会束缚学生的思想和探究的精神,课堂教学也变得刻板又程式化了。
  其实教学过程是生动可变的,课堂的活力正是来自学生动态的发展。就像叶澜教授说的“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因而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因素,使之成为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催化剂。
  还记得刚走上三尺讲台时,作为一名教学的新兵,为了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笔者会认真地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按着预先的设计去“走教案”。现在想想,当时的课堂就像是一出按教案排演的“情景剧”:为了让学生能够感知、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点燃起学生和作者共鸣的火花,我“苦思冥想”去找寻最完美的切入。可是课堂在笔者精心的“预设”下失去了本该有的活力。
  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笔者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越来越意识到在课程改革的“战场上”,如果还是在精心预设着每一步的教学过程,忽略那些让我们怦然心动的“瞬间生成”,那么“死板的课堂”将不堪一击。因为语文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应去探究知识;不仅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还是引导学生、师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舞台。这样在师生思维碰撞的过程中,一个个超越预设、闪耀着光芒的学生感悟就会向我们走来。这些“生成”是课堂的亮点,是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情感、灵性在课堂中进行的共享、碰撞、对话。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谈如何利用“生成”使课堂更加“生动”。
  一、“生成”需要教师的敏锐捕捉
  语文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当一些有意义的“生成”在课堂上闪现时,教师要“即时”发现并积极地加以引导。
  在一次作文课上,作文材料是一幅漫画,名为“贫穷有两种:没钱的和有钱的”。在画上有两个人,其中一个衣着破旧却仍双手捧书,专注阅读;另一个则大腹便便尽显富态,玩乐逗鸟。当时同学们的反应就在我的“预设”之中:要么赞赏那个贫穷的读书人,说他体现了“君子固穷”的精神;要么批判那个有钱人,因为他精神空虚、只知享乐。
  正要进行下一个教学环节,一个男同学引起了笔者的注意,笔者在他的脸上看到了不认可,笔者示意他来发言。他用不太洪亮的声音说道:“老师,这个痴迷读书的穷人并不值得推崇。”这话一出,大家的眼睛都亮了,笔者立即抓住这个“生成点”,鼓励他继续说下去。他感受到我们热切的目光,清了嗓子大声说道:“知识是能创造无限,改变一切的。读书不仅能充实精神世界、提升自己,也能使人变得更富有。如果读书人只是痴迷读书,却没有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我是不认同的。我现在努力读书,就是想改变我和家庭的命运。我的父母都是打短工的,不但要维持生计,还要供我上学。他们很辛苦,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善我们一家人的生活。”这时,笔者发现静静聆听的同学们都有些动容,纷纷看向他。他脸色有些发红的继续说:“我要成为像马云一样的人:有钱也有精神。等我在书本中学好本领,我要像他一样帮助更多的需要改变命运的人!”这位同学发言后,教室里想起了经久不衰的掌声……
  此时已无需我的引导,很多同学在他的启发下纷纷畅谈各自的价值观、人生观。他们谈到竭力做慈善的企业家,谈到为了挣钱无下限的网红,谈到清贫的科研工作者……這堂语文课,不仅分析了一则作文的立意,更因为这个意外的“生成”,更加生动、有活力,同学们的价值观也充分地体现出来。
  二、“预设”为“生成”提供平台
  语文教学中,精心的“预设”能够激发高水平和精彩的生成。教师有备而来,顺势而导,才能有真正的“生成”。这种“预设”越充分,“生成”就越有可能,越有效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会有精彩的“生成”。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是一篇用浅易的文言文写成的演讲辞。文章用朴实的语言向北大青年学子提出三点要求并改革的计划,表达了作者对青年学子的殷切期望和改革北大教育的决心。在教学设计时,考虑到演讲词独具特色的语言和号召力,笔者把教学重点放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以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不断奋斗的精神。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笔者做了精心的“预设”。先是介绍本文的历史背景,通过视频、图片等多媒体的辅助形式介绍北大建校之初的状况,使学生对当时陈腐落后的北大有着形象的认知。接下来为了突破难点——深入理解蔡元培先生提出的三点要求和两点建议,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讨论。此时,学生的积极性已经调动了起来,课堂渐入佳境,笔者抛出了本节课的重点:针对蔡元培先生提出的三点要求,选取最触动你内心深处的一点,发表一段即兴的演讲。坦白讲,做这个预设时,心里是忐忑的,不能确定学生的热情之火是否会点燃,为此笔者还给学生准备了一段俞敏洪激励学生的即兴演讲。有了这层层的“预设”后,学生们踊跃地走上讲台侃侃而谈,谈青年的责任,谈学习的意义,谈如何砥砺德行……
  看到学生们热情洋溢的演讲,感受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笔者很受触动。而这节课的“生成”之所以精彩,和前面精心的“预设”分不开,这样蔡元培先生的教诲才能在百年之后,穿越时空,荡涤学生的心灵。
  三、“生成”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最终要以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在师生互动“生成”中,集聚课堂丰富多样的生成资源,不断地将教学活动向纵深推进,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思维水平,从而焕发出课堂真正的生命力。
  讲授《雷雨》时,预设了一个问题:如何看待鲁侍萍和周朴园的矛盾冲突。同学们一致认为,鲁侍萍面对周朴园的始乱终弃的情感时,是痛彻心扉又恨之入骨的。这时,一个女生站起来说道:
  “老师,我觉得曹禺先生有一处细节不够生活化。”我意识到又要产生精彩的“生成”了,鼓励她:“快来谈谈你的理由。”“‘侍萍接过支票,把它撕了’,这里应该加上舞台说明——让鲁侍萍把“撕”的碎片扔到周朴园的脸上,否则不足以表达出鲁侍萍对周朴园的刻骨铭心的恨。”
  笔者向她投去了赞许的目光,这个学生“生成”的话题一下子点燃了课堂。大家纷纷表达着自己的观点,什么动作、语言更能表达鲁侍萍的感情。
  有的说:“‘撕’的动作不强烈,应该用‘烧’字,更能把鲁侍萍的愤怒转移到一把火上,彻底粉碎周朴园那种虚伪、卑鄙的思想。”
  有的说:“‘撕’也好,‘烧’字,都应该赏给周朴园两个耳光,更能表现人物此时此刻不可遏抑的愤怒。”
  有的说:“耳光的动作不能加上去,不符合鲁侍萍的性格,人物就显得不冷静了。”
  有的说:“从她看出周朴园自私冷酷的丑恶嘴脸的那一刻,她就不冷静了,扇耳光更解恨。”
  ……
  学生们各抒己见,讨论得热火朝天,带给我莫名的激动,到底哪个动作更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大家沿着这个“生成”点,通过对文本的拓展、对人物的解读,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进而培养了语文素养。
  在以后的教学中,笔者会继续创设一种和谐、合作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去想象、思考,及时点燃他们的“生成”火花,并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快乐共享,共同成长。相信语文教学会相遇更多的美丽“生成”,语文课堂会更有活力。
  [作者通联:辽宁锦州市锦州中学]
其他文献
记载了云南易门蚧虫种类5科21种,其中1种为新记录种,并调查了蚧虫天敌及分布,阐述了各类蚧虫的分布范围和寄主植物。同时提出严格实施森检制度、加强虫情监测预报、强化营林措施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病理学证实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48例和正常子宫内膜48例的B超征象进行对比.结果: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病人的内膜厚度平
结合会理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就如何加强林业产业发展,发挥林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推进会理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全面概述。
期刊
选取高跨比、长跨比作为梁、柱伸出长度对节点核心区受力影响的主要参量,以截面应力变化趋势作为定量判定依据,对处于弹塑性阶段的L、T形柱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得出了同种加
何为学生立场?所谓的学生立场就是将学生放在教师课堂的首要位置。我们语文教学也应有学生的立场,不过,大部分教师只在乎自己,在乎自己的教学计划,在乎自己的课堂预设,在乎课堂的成功与否,在乎自身的精彩。也有一部分教师在乎的是听课者的评价,这一切归根结底也还是在乎自己。  一、课文解读尊重学生立场  语文教学中,解读课文是课堂的主要内容,而对于文本解读,则须尊重学生立场。  先看一则教学案例。一名教师执教
从生态建设、林权改革、城乡统筹、建设平原林业和现代林业角度,分析并提出南昌市创建现代和谐林业事业的建议对策。
2007年在国家林业局的指导下,在理事会的领导下,经过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在年初确定的工作思路的基础上,协会工作又有了新的发展,基本上完成了理事长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主要做了
李永大(以下简称“李”):包老师您好!最近,中小学生减负的问题已经是热点问题。其实早在2018年,教育部联合九部门联合颁布了《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共30条。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