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总会给人以激动、希冀和启迪。人们的心曲有时会不由自主地流出,这就是诗。
诗言志,歌咏言,古今皆然。有时自己目有所感,耳有所闻,心有所动,却描绘不出确切的感受。可是读书的过程中,你会惊奇地发现,相距千年的古人早已把同样的感受描绘了出来,这时你会觉得和古人交上了朋友,他在和你谈心呢!
当你走进春暖花开的桃园、杏林、梨海,看到鸟儿在枝头间穿梭,蜂蝶在香雾中起舞,这样的诗句是不是不请自来呢: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当你和家人或朋友一起漫步在杨柳轻拂的沙堤或林荫道上的时候,这样的诗句会从你的脑际跳出: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雨贵如油。在春风和雨儿结伴而来的时候,这样的诗句是少不了的: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蛰伏了一冬天的人们,盼来了阳光明媚的春天,春游一番是很多人的首选。当你放松心情,走进幽静的山林时,你会想到这样的诗句: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春风拂动,柳絮飘落,杨花漫飞,榆钱满地。这样的情景,大家都经历过吧。小时候的我,这时会牵上小山羊,辗转于村头树下,让羊儿尽情地舔食地上的落蕊、榆荚,直到羊儿吃得肚子鼓鼓的才回家。自己无事,常背诵下面的诗句,叹服古人的妙笔: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春天,不能不说到清明。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同时又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现在由于人口的流动性大,很多人常年出门在外,清明节不能回家扫墓,出现了网络祭拜的方式,同样表达对先人的追思,也算是一种创新吧。但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是每个人都要吟诵的: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此诗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春天是情思涌动的季节,也是青年男女喜结连理的佳期。一对对新人牵手踏上红地毯,满怀生活的憧憬,走进婚姻的殿堂,是多么幸福。但也不是每对恋人都能如愿以偿,古今是一样的,有诗为证: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当前的中国,政通人和,国势日强,人们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我们的心中涌动着对祖国的赞美,充满着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让我们迎接诗的春天吧!
诗言志,歌咏言,古今皆然。有时自己目有所感,耳有所闻,心有所动,却描绘不出确切的感受。可是读书的过程中,你会惊奇地发现,相距千年的古人早已把同样的感受描绘了出来,这时你会觉得和古人交上了朋友,他在和你谈心呢!
当你走进春暖花开的桃园、杏林、梨海,看到鸟儿在枝头间穿梭,蜂蝶在香雾中起舞,这样的诗句是不是不请自来呢: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当你和家人或朋友一起漫步在杨柳轻拂的沙堤或林荫道上的时候,这样的诗句会从你的脑际跳出: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雨贵如油。在春风和雨儿结伴而来的时候,这样的诗句是少不了的: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蛰伏了一冬天的人们,盼来了阳光明媚的春天,春游一番是很多人的首选。当你放松心情,走进幽静的山林时,你会想到这样的诗句: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春风拂动,柳絮飘落,杨花漫飞,榆钱满地。这样的情景,大家都经历过吧。小时候的我,这时会牵上小山羊,辗转于村头树下,让羊儿尽情地舔食地上的落蕊、榆荚,直到羊儿吃得肚子鼓鼓的才回家。自己无事,常背诵下面的诗句,叹服古人的妙笔: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春天,不能不说到清明。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同时又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现在由于人口的流动性大,很多人常年出门在外,清明节不能回家扫墓,出现了网络祭拜的方式,同样表达对先人的追思,也算是一种创新吧。但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是每个人都要吟诵的: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此诗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春天是情思涌动的季节,也是青年男女喜结连理的佳期。一对对新人牵手踏上红地毯,满怀生活的憧憬,走进婚姻的殿堂,是多么幸福。但也不是每对恋人都能如愿以偿,古今是一样的,有诗为证: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当前的中国,政通人和,国势日强,人们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我们的心中涌动着对祖国的赞美,充满着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让我们迎接诗的春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