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在心肌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儿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zhi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肌病是一组异质性心肌疾病,表现为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是心源性猝死。人类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是一种具有分化潜能的细胞,为研究心肌病潜在致病机制及药物筛选提供了重要的平台。现对人类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在研究心肌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1例主诉为"活动后胸闷、胸痛2 d"的13岁7月龄患儿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经病史询问、心脏彩超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诊断为川崎病、右侧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成功于局部麻醉下进行经皮腔内冠状血管成形术及冠状动脉内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植入术。
期刊
目的探讨GABRA1基因变异相关癫痫患儿的临床表型特点。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9年7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就诊的癫痫患儿,并通过靶向捕获二代测序发现GABRA1基因变异的11例患儿(男4例、女7例),回顾性总结其临床表现、脑电图及头颅影像学特点。结果11例患儿中,10例为新生变异,1例为遗传性变异。2例患儿携带相同的变异,6例患儿携带国际未报道的新变异。癫痫起病年龄8(3~14)月龄,其
自2019年12月中旬以来,武汉市暴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疫情很快扩散到全国各地以及境外国家,形势严峻。在本次重大突发疫情中,儿童确诊病例数占比很小,但随着疫情高峰及更多地区开展病原检测,儿童感染例数有较明显增多趋势,应予以高度重视。本文将从儿科医生的角度,重点就儿童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与防控措施、临床疾病特点与转归、诊断标准及治疗等方面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临床现象,病因繁杂,寻找潜在原因是正确诊治患儿的前提。儿科医生应合理选择初始实验室筛查,根据病情进一步选择确诊性免疫检查,正确解读检测结果,科学管理患儿。
期刊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儿童成骨不全基因变异谱系及临床表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就诊的9例(男4例、女5例)维吾尔族成骨不全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经典Sillence分型进行临床分型。检测成骨不全相关基因,利用美国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协会指南、InterVar、Alamut功能软件评估变异致病性,分析基因变异谱系特点。结果9例患儿年龄3岁6月
目的探讨经皮心导管微导丝肺动脉瓣打孔并球囊扩张治疗新生儿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瓣闭锁(PA-IVS)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接受经心导管微导丝肺动脉瓣打孔并球囊扩张术的21例(男14例、女7例)PA-IVS新生儿的治疗及随访情况。所有患儿均采用经Simmons导管推送微导丝肺动脉瓣打孔技术,同时行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术后1、3、6、12个月及
目的分析儿童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右冠状窦伴动脉间行程(ALCA-R-IAC)的临床特征和诊治要点。方法对2015年11月至2018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住院确诊的4例ALCA-R-IAC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患儿均为女童,发病年龄7.5~14.7岁,全部经CT冠状动脉成像(CTCA)检查确诊为ALCA-R-IAC。4例患儿均有运动性
患儿 男,81日龄,主要表现为抽搐、肌张力低下、难治性代谢性酸中毒,头颅磁共振成像提示液性改变,经血、尿遗传代谢病筛查和基因检测,确诊为生物素酶缺乏症。入院后病情加重,死于呼吸衰竭。对于发病早且发育明显落后、高阴离子间隙性酸中毒及脑液性改变者,需警惕生物素酶缺乏症的可能,血、尿质谱筛查或基因检测是确诊的依据,早期发现和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期刊
目的探讨1型原发性高草酸尿症(PH1)患儿的临床、影像、分子生物学特征,及临床表型与基因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5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肾内科住院经基因检测确诊为PH1的7例患儿(男4例、女3例)病例资料,分子生物遗传学检测方法采用对先证者进行肾小管疾病相关靶向基因外显子测序并采用Sanger测序法对家系进行验证,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肾钙质沉着与肾功
百日咳综合征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及副流行性感冒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巨细胞病毒、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组临床症候群。百日咳综合征发病率呈周期性上升趋势。本文就百日咳综合征病原学、发病机制与临床特点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