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凭介词“矜”的形成与发展

来源 :现代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man_wm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义演变上,“矜”的本义是表示“矛柄”,后转喻为“握持”义动词。在“矜•NP”句法格式中,由于N P语义范域扩大,“矜”由“握持”义虚化为“倚仗”义;再在“矜•N P•V_(2)”中,经“背景—焦点”认知机制进一步虚化出句法层面的“依凭”义,实现“去语义化”。在句法演变上,“矜•N P”扩展为“矜•N P•V_(2)”,经重新分析发展为依凭介词。“矜”语义过于复杂,而且语法化源义与本义距离较远,加之依凭介词系统其他成员过于强大,故其终止介词化。
其他文献
研究飞艇的姿态控制问题,针对飞艇在低速飞行时,舵面气动效率较低的情况,提出将推力矢量控制引入飞艇的姿态控制。推力矢量控制具有很强的非线性特性,且飞艇的建模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针对飞艇的六自由度非线性模型,引入Backstepping(回推控制)的控制方法,实现飞艇姿态的快速控制,并使控制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针对非线性模型设计的推力矢量控制律在风扰动和参数具有一定不确定性时,均能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