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资源,优化设计,提升美术教学品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ycjri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科的渗透整合在这里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样的教学会让学生在欣赏课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他们的审美情感向深刻性、丰富性、理性升华,养成关注美术作品,自觉主动地深入了解美术作品的习惯。
  关键词:学科渗透;美术;教学品质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 10-018-001
  学科渗透整合是指学科之间信息的互换、交叉叠加,从而形成合力以优化教学。处理好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渗透整合,加强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和构建,对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重要作用。
  一、吃透教材,寻求渗透的契合点
  要想在学科之间真正形成有效渗透,首先要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教材重点、难点,抓住相互关联的关键契合点,并辅以必要的方法,才能实现有效的渗透整合。
  例如数学教材里的黄金分割与美术教材的黄金比例的关联就是极为典型的例子。它是最经典的美学原则与最严密的数学原理紧密结合的典范,在美术与数学课中都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但是一些教师只是记住了“0.618”这个数字,在讲解时采用常见的AC/CB=CB/AB这样的等式,通过对线段的观察比较获得感知,面对这种抽象的理性讲述,学生因缺乏感性体验,其理解就会比较浅显片面。
  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了这样的思路:教师要求学生带来计算器,并计算两部分线段的比值,把“AC/CB=CB/AB”的等式转化为“0.382÷0.618=0.618”,其主要意图是让他们通过计算“0.382÷0.618=?”探究出奇妙结果。表面上看是把直观的线段(形)转化为抽象、概念的数字了,实质上这里的数字的“直观性”更明显,更能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和审美认知。也会将黄金比例的严格、和谐性的特征讲解得更透彻,学生的理解学习会更轻松。倘若教师自己未吃透教材内容,理解得半生不熟,只是记住了黄金比是0.618这个数字,而并未注意到“0.382÷0.618=0.618”奇妙比值关系,恐怕也难以准确理解这个比例的和谐本质,学生的学习也必然会停留在表面,并妨碍他们获得真实、准确的审美体验。
  将逻辑性和美观性结合起来,是对学科渗透的最好诠释。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人文精神等目标要通过实实在在的课堂教学来实现,通过行之有效的学科渗透来完善。
  二、整合资源,确立渗透的兴奋点
  通常在欣赏教学中存在着一个难题:课时的限制。美术欣赏教学中一般都需要预先铺垫,将一些经典的绘画、建筑、雕塑和画家的背景知识介绍给学生,以便更好地感悟作品所蕴涵的思想、情感、性格等精神特质。教师要想方设法另辟蹊径,将相关学科的知识资料进行筛选提炼,渗透到美术课堂中来,扩大教学资源,缩短铺垫时间。例如《语文读本》七年级下册中有一篇《故宫博物院》,把皇家宫殿以精妙的文字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令人浮想联翩。其中许多地方的描述方式非常符合美术课堂的欣赏视角,若能巧妙地加以利用,就可以引领学生与之产生审美碰撞的火花。在课前,美术教师完全可以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该文,再配以教师设计准备的图片资料的展示,学生欣赏起来会更轻松,更容易感受故宫作为皇家宫殿威严规整、布局对称严谨的特点。
  三、优化设计,把握渗透的启发点
  审美需要一定的历史知识修养。众所周知,美术学中有专门的美术史,历史教材中也有专门的篇章来讲述文化的内容。在历史上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的画家、作品以及考古文物都会在教材里出现。历史教材与美术教材的渗透整合,有着非常广阔的“合作”空间,是进行学科渗透整合的重头戏,值得美术教师花大力气对此进行研究。例如在《中国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中有一部分内容是对唐代雕塑《昭陵六骏》的描述,正好可以作为美术教材中的16册雕塑欣赏中的专门的篇章《陵墓雕刻》的一个完美补充。昭陵六骏作为唐太宗的陵墓雕刻,不只是造型上的成功,还寓意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深厚的美学价值,显示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卓越成就。美术教材里重点介绍的是霍去病的墓前石刻,教材中有个问题设计是“你还知道哪些著名的陵墓雕刻?它们有什么显著的特点”?很明显,如果教师能注意到这个问题,那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就可以把与“昭陵六骏”有关的信息设计为唤醒学生审美记忆体验的重要来源。教师提供机会给学生搭建展示自己的舞台,通过自己的审美记忆来获得更多的感知,在学习实践中释放和生成他们的感受、体验和情感。
  学科的渗透整合在这里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样的教学会让学生在欣赏课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他们养成关注美术作品、自觉主动地深入了解美术作品的习惯,良好的艺术品质在两个学科的整合渗透之中得到进一步提升、加强。
  四、强化实践,规避渗透的盲动点
  1.学科渗透的策略要有可操作性,要从细节处着手,切忌肤浅草率 教师在选择有价值的渗透资源的同时,要认真研究相关学科的知识结构,加强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和构建,提升其与艺术学科的关联价值。课堂教学应该重视的是细节研究。渗透可以是潜移默化的教育,也可以是直截了当地点明;有润物细无声的精妙,也有开门见山的点化。无论哪种方法都应该是具有切实有效的操作性和指导性,要将知识渗透体现在教学的细小环节,才能真正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品质。
  2.学科渗透的内容要有互动性,要强化跨学科沟通,切忌单兵作战
  既然其他学科中的知识可以促进美术课程的学习,反过来美术学科的知识也完全有可能被其他学科的老师拿来进行渗透或是延伸。平时要注意加强与相关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有必要时,还可以请相关教师帮助做一定的指导铺垫和提示,准确把握渗透整合的契合点。
  综上所述,在学科渗透整合的研究中要本着精致有效和细节研究的原则,坚持按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握好学科之间的契合点,拓宽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知识体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保持对美术学习的持久热情与兴趣,达到丰富审美经验、升华艺术情感、提升美术教学品质的目的。
其他文献
研究生的创新教育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命题。我们必须重视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问题。研究生教育作为一种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应当责无旁贷地挑起这一时代重任。
考虑了一类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有限时间跟踪控制问题.在控制器设计中利用中继切换控制使系统在给定的当前控制律的作用下运行到某一特定状态(或某一特定区域)后,控制律被切换到有限
我国高中等专业学校中环境类专业教育开展已经有近20年的时间,已培养了近30000名环境保护工作专门人才。他们中约70%的人已成为环保工作的业务和管理骨干,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
理想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的问和学生的问相互融合。这就要求教师要潜心钻研教材,优化提问内容,优化提问方式,优化提问节奏,优化提问氛围,优化提问效果五个方面优化初中思想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部分省份利用资源优势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山西省,自然资源优势明显,虽然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但由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缓慢,严峻的环境和资源问题摆在我们
2008年11月19日,索尼2008年BRAVIA液晶电视和蓝光播放器新品发布会在北京五棵松篮球馆隆重举行。由索尼首推应用的Motionflow 200Hz四倍速驱动技术,成为此次产品发布的最大亮点
本文针对目前我省高速公路建设中大量采用粉喷桩处理软土地基的工程实践,从设计方法与施工质量管理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保证粉喷桩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以提高我省粉喷桩处理软
何谓“单轨制”、“双轨制”?简单地说,单轨制即评聘结合,双轨制即评聘分离。我院专业技术职改工作在认真贯彻上级职改精神,建立较为完善的自我制约机制的基础上,于1991年由
函授教育的管理,包括计划管理、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行政管理、函授生管理、函授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以及函授站的建设与管理等。函授教育,由于远距离及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和以
南京建筑工程学院自1988年以来,按学年或学期组织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教师中有不同的反映,但实践结果证明评估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可以引导教师按教学规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