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学在小学形体舞蹈教学中的必要性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yangkaim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形体舞蹈教学的目的在于塑造小学生体型,使小学生有一个健康的体型,有利于促进小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在进行小学形体舞蹈教学中对审美教育的渗透,有利于更好地提升小学生学习形体舞蹈积极性,促进教学效果提升。
  【关键词】审美教学 形体舞蹈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2-0191-01
  前言:形体舞蹈本身具有一定的美学特征,其包括了形态美、力量美和神韵美,在进行形体舞蹈教学中对审美教学模式的渗透,可以使小学生更好地感知美和发现美,这对于形体舞蹈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把握审美教学在小学形体舞蹈教学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审美意识进行有效渗透,是提升小学形体舞蹈教学效果的关键。
  1.审美教学在小学形体舞蹈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1.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审美教学在小学形体舞蹈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在形体舞蹈训练过程中,能够使学生对美与丑进行有效区分,使学生对形体舞蹈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小学生有了正确的审美观,在进行形体舞蹈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积极地与教师进行配合,从而使形体舞蹈学习效果得到提升[1]。
  1.2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鉴赏能力
  形体舞蹈教学中对审美教育的渗透,目的在于使学生具备审美鉴赏能力,能够使学生对美进行更好地发现。通过审美鉴赏能力的提升,小学生对形体美有了更加明确的认知,根据自己的认知,小学生在形体舞蹈学习和训练过程中,将会更加积极和主动[2]。
  1.3审美教育是艺术教育的基础
  形体舞蹈教育教学工作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艺术教育过程中,必须对学生审美能力进行培养,把握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之间的关联性,通过思考艺术教育,使审美教育得到更好地渗透。借助于审美教育,能够更好地提升艺术教育效果,提升艺术教育水平。
  2.小学形体舞蹈教学中如何对审美教学进行渗透
  2.1注重对审美内涵进行把握
  小学形体舞蹈教学过程中,对审美教学的应用,必须对审美内涵予以把握。通过渗透审美内涵,能够使小学生对审美价值予以发现,能够使形体舞蹈学习具有更好地效果[3]。例如在进行形体舞蹈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审美内涵进行渗透。如形体舞蹈中表现出的仪表美。教师对仪表美讲解的时候,可以利用一些鼓励的话语,如“小朋友们,学好形体舞蹈,你们的身体感观会更加敏锐,还能够增强自己的修养,变得漂漂亮亮的。”借助于这种鼓励的话语,可以使小学生对形体舞蹈学习更加积极,能够更加刻苦地进行练习。审美内涵的把握,是形体舞蹈教学中对审美教学进行渗透必须把握的要点内容。借助于审美内涵,能够提升小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在具体学习过程中,能够使学生对形体舞蹈展现的美进行把握,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果。
  2.2提升学生审美鉴赏能力
  小学生在进行形体舞蹈学习过程中,要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通过提升小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使小学生能够对美感进行更好地发现。审美鉴赏能力的提升,要注重增强实践,使小学生能够在鉴赏美中,形成审美能力。教师在进行小学形体舞蹈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课件,为学生播放一些视频,让学生对形体美进行感受。如选择一些舞蹈,让学生观察舞蹈演员的身体形态,感受到舞蹈演员的身体之美。通过小学生对优美体态的认知,在进行形体练习过程中,把握形体舞蹈练习的特点,从而使小学生的身体能够更加匀称的发展。小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提升,使小学生能够对形体舞蹈学习的要点进行把握,借助于审美鉴赏能力,使学生能够对塑造怎样的体态进行把握,从而为小学生学习形体舞蹈提供有效地指引,这样一来,能够更好地促进形体舞蹈教学效果地提升。
  2.3做好审美意识的滲透
  审美教学在形体舞蹈教学中的应用,不单单要考虑到形体美,还要注重对美进行多元认知,将形体美、精神美、道德美等审美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对“美”有一个全面的认知。例如在小学形体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精神美进行把握,注重突出舞蹈练习反映出的精神面貌,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精神美。又如在形体舞蹈教学中,民间舞蹈艺术形式多种多样,对民族美的把握,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于小学生日后成长和发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种审美意识的渗透,跳出了审美教学的局限性,能够更好地提升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不单单关注于形体美、外在美,也能够关注于精神美、内在美。
  结束语:小学形体舞蹈教学过程中对审美教育的渗透和应用,注重让小学生形成审美意识,能够对形体舞蹈学习过程中的美进行发现,从而提升小学生审美鉴赏能力,提升小学生学习形体舞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进行形体舞蹈审美教学工作时,要注重对审美内涵进行把握,将审美教学进行有效渗透,使审美教学与舞蹈艺术教学进行更加紧密的结合,发挥审美教学的促进作用,让小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形体舞蹈之美,使形体舞蹈的教学效果得到更好地提升。
  参考文献:
  [1]杨爱胜. 舞蹈教学与审美教育的促进作用分析[J]. 艺术科技,2012,25(03):87+91.
  [2]刘蔓.舞蹈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作用分析[J].音乐时空,2015,(13):141-142.
  [3]张梦缘.浅析舞蹈教学对学生审美意识培养的重要性[J]. 大众文艺,2011,(11):216.
其他文献
阜阳市局 £4a 局长——_MINtkMMtgj’#lnH$B——q.M——D收束志不他只邀狲位J则【科校为先导推动地租工作.B为广为戳民U用凶盼引眯B.习.互们羹宽.互狈槽竺汹IAn.刊 办好杂志。必
毋庸置疑,古典诗歌凭借其独特的美学形式在培养学生文学素养方面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价值,对学生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也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但高耗低效的诗歌教学困境使其被有意或无意的边缘化,导致了中学生诗歌鉴赏能力薄弱,解读停于表面,甚至时有误读。教者因为学生能力弱就“自以为”他们读不懂,越俎代庖,使得教学活动简单粗暴,让学生只能听讲。学生听着那些抽象的鉴赏内容却不能真正理解,多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