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程改革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希望月报·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799222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次深刻的课程变革和教学创新。我国中学教学中仍存在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学习的结果,而忽视学习的过程。传统教学中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方法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农村中小学这种情况更为严重。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思维空间,更无从谈起创新思维的培养。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教学体会,在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谈谈个人肤浅的看法。
  
  一.改革课堂教学,抓好课堂管理,培养创新精神
  
  课堂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有效的课堂教学与管理是搞好课改的有力保证。笔者认为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创新能力。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一种能激起学生思考的条件和氛围,使学生在客观情境中获得具体的感受,积极的态度倾向,刺激积极思考探索的需要,培养其创造能力。比如在学习八年级物理《音调 响度 音色》,我首先让音乐课代表站起来给全班唱一首歌,接着我问:“同学们,他的歌唱的怎幺样?”同学们齐声回答:“很好!”,我因势利导:“他的歌悦耳动听,给人以美的享受,我们把它叫乐音。那幺什幺叫乐音?它包括哪些方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音调 响度 音色》”。情境的创设,故事的引入,游戏.活动的开展都是为教学服务的。教学的成败并非取决于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教学的实效性应该成为我们教师关注的焦点。
  (2)营造“民主”氛围,进行情感教育。民主和谐安全的环境,是创新素质生成不可或缺的养料与气候。教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民主”,让教学的过程成为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品质的过程,淡化书本权威和教师权威。“还有什幺意见,请讲!” “还有谁需要我帮助的吗?”成为我教学中的口头蝉。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积极参与课堂研讨,培养勇于革新的品质。这种民主自由的课堂学习气氛浸润着一种创新理念,可以极大的培育其创新精神,锻造其创新能力。
  (3)转变教师角色,变“演”为“导”。教学是一种双向互动活动,课堂活动实施之前,教师首先应是一个策划者,教学活动进行中,教师应是一个有效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服务者。通过教师的有效组织,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将知识潜移默化地变成自己的东西。这是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教学时必须要贯彻始终。
  
  二、改革实验教学,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创新能力。
  
  那么如何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首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实验操作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实验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从而弄清问题的本质,理解所学知识的内涵。
  把常规演示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比如在学习八年级物理《电磁感应》这一节内容时,我将教师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性实验。首先教师逆向质疑,提出“奥斯特实验说明了电能生磁,反过来磁能否生电呢?”诱发学生进行探索。接着创设教学情境,出示手摇发电机发电使灯发光,激发学生兴趣。接下来提问“如何才能实现磁生电?”让学生亲自动手探索实验。实验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多动手﹑动脑,也可让学生合作进行,互相发现问题,研究解决的办法,教师要因势利导 ﹑不失时机的对学生中那些标新立异,独树一帜的作法给予肯定,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不人云亦云,敢于另辟蹊径,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不是生搬硬套地得出实验结论。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通常有:查阅资料、实验操作、走访专家、社会调查、问题讨论、现场观察等。
  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因地制宜,发掘当地资源(包括:当地自然环境﹑人为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资源)。学生接触到大量的实际问题,学生在自主活动中,提高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参加勤工俭学使用铁叉机会较多,所以在学习九年级物理《杠杆》时我问学生:“我们挖甜菜时,铁叉属于什幺杠杆,为什幺?若将甜菜挖出来以后,用铁叉把甜菜扬出去时属于什幺杠杆?这种杠杆有没有优点?”针对部分学生认为将口袋里的啤酒花压紧会变轻的观点,让学生边干活边讨论,最后用秤检验讨论结果,纠正了错误观点,得出物体质量的大小与形状的改变无关的结论。
  引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首要的一步是收集信息资料。有的从图书馆获取资料,有的从网上获取信息,有的采访专家,有的编写问卷调查表,有的通过实验获取资料。第二步是处理信息资料。或做出统计,或制成图表。第三步就是加工信息资料。因此研究性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和加工信息资料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促进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作为基础教育的物理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物理学科的特点,抓好课堂教学与管理﹑改革实验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为学生营造创新氛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创新。愿我们借新课程改革的东风,创造性的开展教学活动,培育出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为培养更多的创造型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其他文献
2014年11月3日 晴   “嘿!大小吃货们、馋猫们!看过来!看过来!”   看,今天是星期天,我又当了一回海豚族,从家里扫荡来了不少于一吨的零食到学校。看,啧啧,真是美味啊!我坐在座位上,右手一包麻辣鱼,左手一瓶炭烧奶茶,桌上饼干堆积如山,桌下也是鼓鼓的一包,再看看书包,让我们为它画“十”字祈祷吧——无限接近于崩溃了,连拉链都有想裂开的冲动。可我在这,它怎敢有一丝松懈呢?喂,说你呢!闭上你那塞
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把文化建设提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事实
论我国新刑法关于单位犯罪的立法模式及其完善●武汉大学法学院孙昌军蒋羽扬一、我国新型法典关于单位犯罪的立法模式我国新刑法典颁布以前,对单位犯罪采取的立法模式是单行刑法、司法解释和附属刑法,明显存有日本立法模式的痕迹。实践证明,这些法律规定是较为成功的,...
行政被告诉讼人应称为“主要负责人”冯治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案件的被告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行政复议机关(包括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它们是国家行政管理权力的实施者。行政机关作为被告参加行政诉讼,其主要负责人应为当然的...
摘要:课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本文作者就如何营造课堂生态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进行了粗略的分析。  关键词:生态氛围;师生合作;协商式;主体;主导    英语作为一门交际语言,课堂教学迫切需要有良好的生态氛围,使师生双方在水乳交融的环境中,形成有利于教学活动开展的氛围。具有良好生态氛围的教学,其过程应是老师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合作、共同作用的交际过程。英语教学各环节应充分
本文认为,立法的目的不在于法制的统一,而在于民主性。民主性是法制统一的基础和力量。立法程序是立法民主的重要保障和决定性因素,它不仅仅是使法律通过的活动程式,而且还应当是
“天下大事”论坛的讨论会正式开始。版主:大家好!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今天本论坛要讨论的主题是——回眸悠悠历史,评点亡国之君,从他们亡国的背后,
英美法系最先肯定法人具有犯罪能力,并在非常宽泛的范围内追诉法人犯罪的刑事责任。但是,涉及公司承担大规模死亡事件的过失杀人责任却是本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才逐步被纳入刑法领域的。过去,对于伤害事件,人们基本上归咎于个人过失或者命运安排,而今天的人们已经越来越...
【新题展示】有人说,怀旧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有人说,怀旧是一种人生哲学。一篇题为《人不能不怀旧》的散文里,就有这样的句子:“当时光悄无声息地抹去记忆中的苦痛,旧事就成为自己犒
人的饮食对性格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不论是人的群体性格,还是个体性格,都和饮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对儿童的性格教育,我们除了从"心理层面"着手之外,还可以利用饮食这一"生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