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学改革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nko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作为多数科学技术的载体,计算机应用能力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这就要求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个人能力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培养。本文通过阐述计算机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路和建议,希望对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性培养方面能够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 计算机教学 创新精神 培养方法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计算机的应用无处不在,而教育关乎国家的未来,作者认为在计算机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通过多年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研究,作者发现了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性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建议,希望对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性培养方面能够产生积极影响。
  一、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计算机本身发展的要求,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电子产品也快速更新换代,这一本质属性就要求从事该行业的人员及广大的计算机终端用户对其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与时俱进,所以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尤为显得重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所谓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础素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其更具灵活性,更倡导创新性,因此为适应素质教育的理念,在计算机教学中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与世界接轨的必然要求。当前一些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高于我国,而与世界接轨,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都离不开网络与计算机的应用,都需要创新能力的提高[1]。
  二、目前计算机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
  当前,我国部分学校的教师在计算机教学中沿用的还是传统的授课方式,填鸭式的授课方式,抽象化的知识灌输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无法使他们充分地学习计算机知识,进而致使计算机实际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计算机教学理念和内容未实现与时俱进。
  作为一门前沿的科学,计算机知识和技术不断更新,但是目前,基于各种原因,要确保计算机教师的知识结构不断更新与完善相对比较困难。很多学校不设置专门的计算机教师,计算机教师在承担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担负其他课程的教学或者辅导工作,因而他们在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学习时间上无法得到保障,因而也就无法保证计算机知识的更新与发展同步,授课的内容与理念因此也就无法实现与时俱进[2]。
  (三)计算机课堂教学环境简陋。
  在我国部分地区,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计算机硬件设备落后,教师缺乏授课经验,知识陈旧,无法满足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需求,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新性的开发产生严重的阻碍和制约作用。
  三、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思路与建议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教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就应该营造良好授课氛围,创造好的创新思维环境,以此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在初中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应用情景教学模式,以设置问题的形式,创新教学方法的手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3]。
  (二)加强上机操作,激发创新思维潜能。
  当前,在计算机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倾向于书本知识的讲解而缺乏对实践操作的重视,然而,计算机课程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地方是,其不但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技术,对计算机的教学终归要落脚于实践应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首要需要关注的就是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取代传统的大量的理论讲解,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相结合,在实践操作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和动机,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善于挑战、勇于创新的能力。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演示、小游戏编程比赛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4]。
  (三)计算机教师要不断进行自我知识结构完善,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计算机是一门前沿学科,其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因此计算机教师也必须不断进行自我知识完善,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先进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了解前沿知识与技术,提高计算机运用中的创新能力。
  四、结语
  作为时代前进与发展的动力,创新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因此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它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今社会,要时刻把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利用计算机学科创新教育的因素,充分发挥计算机学科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宋海英.谈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成才之路,2011(11):45-46.
  [2]周博沙.浅谈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3):58-60.
  [3]尹秀红.浅谈计算机教学[J].吉林教育,2011(20):23-25.
  [4]龙腾.通过计算机教学来培养创新能力探析[J].青春岁月,2012(14):16-18.
其他文献
摘 要: 体育教师要在教学中敢于实践,勇于创新,努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重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合理运用,让学生参与学习,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参与课堂教学评价,营造出一种适合学生健康发展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喜欢学习,喜欢体育。  关键词: 自学 自练 自创 自教 自评  中学体育教育工作者应如何紧密结合中学生特点,创新体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怎样克服体育教学中重主导、轻主体,重教法、轻学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创造力,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运用,有利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培养他们的团体精神,为学生以后
目的:研究蛇葡萄素对人胃癌细胞 PI3k/Akt/P53信号传导通路的调控作用。  方法:采用MTT法评价蛇葡萄素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人黑色素瘤细胞(A375)、人结肠癌细胞(LOVO)、人乳
摘 要: 根据新时期小班化体育教学发展的要求,小班化体育课应结合学生人数少、活动时间多、活动空间大、师生和生生接触机会多等特点,努力挖掘小班化教学优势,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优化体育课教学过程。关注每位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素质的不断优化。  关键词: 小班教学 体育课堂 组织形式  新时期小班化体育教学面临诸多挑战,我们需要不断摸索、探讨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小班化教
摘 要: 健康的身体需要健康的心理,体育教育教学的课程改革,关键是教育理念、教学思想的改革。把健康教育教学贯穿初中学生体育教学,可以有效增强教学效果。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提高学生的素质的同时,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实现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初中体育教学不仅要培养人强健的体魄,而且要培养人健康的心理,使学生受益终身。  关键词: 农村初中 体育教学 身心健康教育  健康是初中体育教学追求的目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等,对重庆高校大学生的休闲体育现状进行调查,了解重庆高校大学生休闲体育活动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探索符合当代大学生休闲体育发展的方向及对策。  关键词: 重庆高校 休闲体育 实施现状  1.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运动呈现出生活化和休闲化的发展态势,体育活动开始成为人们的一种健康生活方式,成为满足个体身心健康的娱乐性行为。作为提高大学
摘 要: 作为一门运动型学科的体育,以体育教学这一独特方式对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起到独特的促进作用。同时,体育实践性特点具有不可替代,是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 健心  体育教学涉及传统体育和现代体育运动的方方面面,秉承了重视心理调节、追求身心健康发展的思想,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且因其强烈的实践性而具有不可替代性。在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