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超临界氮气微孔注塑充模过程工艺参数研究

来源 :中国塑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csecurity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聚丙烯(PP)为原料,超临界氮气(N2)为发泡剂,通过自行设计的一种扁平螺旋线形流道模具探究了注塑制品充模长度与减重比、泡孔结构之间的关系,并设计正交试验研究了注气压差、注气时间、注射压力和注射速率对制品充模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熔体背压越高,制品充模长度越长,且随着充模长度增加,制品的减重比呈先缓慢增大后急剧增大的趋势;在靠近浇口位置的泡孔少,整体呈扁平的椭球形结构;在中间位置泡孔增多且分布均匀,整体呈现为较为规整的球形结构;在远离浇口位置泡孔十分致密,但泡孔合并以及破裂现象较严重,整体尺寸分布不均匀;正交试验表明注气压差、注气时间、注射压力和注射速率的增大均会使制品的充模长度增大.
其他文献
研究了单轴转动的圆筒形滚塑模具在加热阶段其内表面传热系数与模具转速之间的关系,首先为滚塑工艺的加热阶段建立一个简化的传热模型,然后通过MATLAB软件求解了该模型的微分方程,从而将实验测得的加热时间转换成模具的内表面传热系数.在模具静止和转速较高的工况时,模内粉料的状态是确定且不随时间改变的,因此可通过FLUENT软件对这2种工况进行仿真计算以获得理论上的加热时间,然后同样转换成模具的内表面传热系数.分析结果表明,当粉料在模内体积占比为10%时,随着模具转速的增加,内表面传热系数先是急剧升高,但在转速达到
以不同摩尔比的二胺单体1,3?双(4\'?氨基苯氧基)苯(TPE?R)、2,6?二氨基甲苯(2,6?DAT)和二酐单体4,4\'?氧双邻苯二甲酸酐(ODPA)为原料进行三元聚合,采用高温熔融缩聚法合成了一系列聚酰亚胺(PI)薄膜.通过红外、紫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等表征与测试了PI薄膜的微观结构、光学性能、热稳定性及溶解度等.结果表明,合成的模塑粉和薄膜已经亚胺化完全,薄膜的最大透过率均在80%以上,玻璃化转变温度最高接近290℃,800℃时残炭率均在55%以上;合成的所有模塑粉均能
针对由于等距螺旋锥齿轮结构较复杂导致在粉末注射成型阶段常出现不均匀分布的体积收缩和粉末浓度,使得制件产生翘曲变形和表面黑线的问题,利用Moldex3D软件对金属粉末注射成型(MIM)工艺成形等距螺旋锥齿轮进行仿真分析,结合正交试验设计获得各工艺参数组合对应的体积收缩率和粉末浓度,通过均值分析和极差分析得出各工艺参数对响应目标的影响趋势,并利用BP神经网络结合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进行MIM工艺参数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优化之后的最佳工艺参数极大改善了体积收缩分布和粉末浓度分布的均匀性,提高了
综述了近期聚乙烯(PE)微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参与生物降解的微生物和实验表征方法,从中发现在降解能力测试中由于所用PE类型的不同和表征方法的误用等因素,造成无法对各类型降解菌的降解效率进行对比,最后,提出了对PE微生物降解的实验流程的改进建议和补充,为进一步研究PE的微生物降解特别是降解菌的高效性定义提供参考.
以酚醛树脂、丁腈橡胶、重晶石、玄武岩纤维和钢纤维等为原料进行摩擦材料的制备,研究了玄武岩纤维和钢纤维含量对摩擦材料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玄武岩纤维含量为10%~25%(质量分数,下同)时,随着纤维含量的减少,摩擦材料的冲击强度增大、压缩强度减小;当纤维总量占30%且玄武岩纤维与钢纤维质量比为1:1时,2种增强纤维产生最佳的耦合效应,摩擦因数稳定在0.361~0.377之间,磨耗量约为0.132 cm3/MJ;磨损试验中该摩擦材料的磨损以黏着磨损和疲劳磨损为主.
通过熔融共混法将不同种类和粒径的石墨引入到高抗冲聚苯乙烯(PS?HI)基体中,考察了石墨种类和粒径大小对PS?HI阻燃性能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天然鳞片石墨(NG)对PS?HI的阻燃作用很小,其粒径大小对阻燃性能的影响并不显著,即使用量达到50%(质量分数,下同)也不能使PS?HI有较好的阻燃性能;与NG相比,可膨胀石墨(EG)的阻燃效率更高,可使PS?HI的阻燃性能大幅度提高,且EG粒径越大,阻燃效率越高,抑烟作用越明显;在PS?HI/EG体系中引入适量微胶囊红磷(MRP)可极大地提高EG的阻燃效
论述了2020年中国合成树脂产业的发展状况,就“十四五”期间中国合成树脂工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中国合成树脂的生产已呈现多元化格局,未来的消费正在向功能化、个性化和定制化方向发展.
选用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为阻隔层原料,采用5层共挤薄膜吹塑机制备了5层共挤阻隔膜,并对其力学性能和阻氧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阻隔膜各层厚度较均匀,拉伸强度可达30 MPa,热合强度超过35 N/15 mm,氧气透过量可达0.4 cm3/(m2·d·0.1 MPa);随着阻隔层厚度的增加,阻隔膜的阻氧性能先增强后趋于不变;随着测试温度和湿度的升高,阻隔膜的阻氧性能下降.
针对纤维增强聚合物(FRP)筋体,综合分析了水溶液浸泡、盐溶液侵蚀,酸溶液和碱溶液,以及冻融等不同作用介质和作用方式下筋体的拉伸性能,归纳总结了FRP筋体拉伸强度演化规律.从FRP筋拉伸强度退化作用机理出发,以Arrhenius方程为基础,探讨了不同作用方式下FRP筋拉伸强度寿命预测模型方程的参数特征.
目的:观察分析综合系统管理对高危妊娠孕妇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于2020年08月--2021年08月本院纳入的高危妊娠孕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之随机分组干预对照并设为常规组(常规管理)、研究组(综合系统管理),各50例.结果:研究组早产率、剖宫率、胎儿窘迫率、低体重儿以及巨大儿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孕期体重增长值、产后2h失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加强综合系统管理,能够进一步减少母婴并发症,优化高危妊娠孕妇分娩结局,值得现代临床引起重视并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