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3D打印\“定点-定向\”双导板辅助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han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个性化3D打印"定点-定向"双导板辅助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方法

选择2012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寰枢椎不稳患者22例,其中男14例,女8例;年龄42~69岁,平均56.3岁。寰椎骨折8例,Ⅱ型齿状突骨折9例,陈旧性齿状突骨折5例。病程15~37个月,平均26个月。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枕颈部疼痛,或伴有四肢感觉运动障碍。根据寰枢椎后方骨性结构表面数据设计个性化"定点-定向"双导板。采用个性化3D打印"定点-定向"双导板辅助下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1例因寰椎后弓不完整骨性结构极度不稳定,仅行寰枢椎右侧椎弓根螺钉单边固定。术中应用磨钻根据定点导板将进钉点的骨皮质磨除,再应用低速电钻根据定向导板建立钉道,最后拧入合适长度螺钉。将术前规划钉道和术后螺钉配对拟合进行螺钉的准确性分析。通过观察螺钉在CT横断面和矢状面的位置来评估螺钉置入的安全性。

结果

共置入C1椎弓根螺钉43枚,C2椎弓根螺钉43枚。术前术后螺钉进钉点、角度偏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中、术后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螺钉位置:0级螺钉83枚,1级螺钉3枚,2级螺钉0枚,3级螺钉0枚。

结论

个性化3D打印"定点-定向"双导板辅助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能有效提高临床手术置钉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减少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手术并发症。

其他文献
目的回顾性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硬化失代偿期(HBV-D-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组HBV-D-LC患者60例,给予综合治疗联合静脉输注UC-MSC,UC-MSC细胞剂量为(0.5~1.0)×106个/kg,每月1次,共输注3次;按照1∶2原则匹配120例HBV-D-LC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匹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诊断和随访时间。收集并记录观察
目的探讨FibroScan®实施受控衰减参数(CAP)在慢性肝病(CLD)患者中诊断脂肪肝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于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肝组织病理检查并在1周内行CAP检测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慢性丙型肝炎(CHC)。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依据指南将肝脂肪变分为S0 < 5%,S1:5%~33%,S2:34%~66%,S3:≥67%。以阳性为诊断标准绘制ROC曲线,Y
目的探讨声脉冲辐射力(ARFI)技术在肝脏局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ARFI技术对163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169个病灶及15名正常志愿者进行检测,获取并比较各组病变的声触诊组织成像(VTI)图和剪切波速(SWV)测值。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其中两两比较采用SNK法检验。结果肝脏良性病灶硬度可较周围肝实质硬、软或等同,内部质地常较均匀,弹性图
目的探究骨保护素(OPG)与NAFLD进展的相关性,无创性预测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方法筛选136例配套肝穿刺活组织标本及其肝穿刺1周血清标本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83例经B型超声检查无脂肪肝症状的正常健康人群作为对照。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等生理指标,计算体质量指数;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AST/ALT、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移酶、总胆固醇、甘油三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