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知觉理论的版式设计应用研究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ok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视知觉理论是格式塔心理学的发展理论,为求以人为本的设计,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简要介绍视知觉理论,并将该理论包含主要内容,即“图”与“底”的关系、相似性原理、完整性原理、平衡理论以及简化理论一一与版式设计相结合,根据具体案例分析,探讨版式设计需要遵循的潜在规律,为版式设计提供心理学角度的理论指导,发掘版式设计新的创新方向。
  视知觉理论来源于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音译,又叫完形心理学,指人的眼睛在接收外界信息时,并非简单的如照相机一样还原,而是加入以往的认知经验,将所看到的信息主动且无意识地在脑海中形成一种“完形”。视知覺理论是由阿恩海姆提出,以格式塔心理学为理论依据并佐以大量的实验证明而总结形成的感知艺术作品应遵循的理论,理论主要包括“图”与“底”的关系、相似性原理、完整性原
  理、平衡理论以及简化理论。
  一、“图”“底”关系及其在版式设计中的运用
  “图”“底”关系是指人们在感知视觉画面时会自主地将画面分层,将一部分视为主体即“图”,另一部分视为背景即“底”,主体部分是人在感知过程中主动辨别摄取的信息,会更快速有效地抓住观者的眼球。基于这一点如何将主要的信息化为画面中的“图”吸引观者注意,将次要信息合理排布给予观者较好的体验是版式设计需要关注的重点。“图”与“底”的区分主要在于图与底是否有明确边界将二者分离。色彩光波越长,图形
  越简单的部分易被视为“图”。
  在版式设计上,运用“图”“底”关系可以更好地理清所传递信息的主次关系,使观者可以更高效地接受版式信息。例如,名片的版式设计,可将最想突出的内容如职位、受理业务等作为主体设计,而联系方式等内容作为背景处理,合理的主次设计可以节省观者接收信息的时间,同样可以避免给观者带来的信息混乱。此外,图底的关系还作为一种视觉错觉来应用,当“图”与“底”模糊了彼此主体与背景的关系,成为一种互为图底的共生图形,观者的注意点会因其互为图底而发生视觉焦点的转变,产生深层次的解读或趣味感。
  日本设计师福田繁雄设计的百货公司招贴海报(见图1)别具一格,海报利用黑白两色构图,当视白色为主体,会看到女性的腿,当视黑色为主体则看到男性的腿,其实二者相互依存、互为图底,颇具趣味性。
  二、相似性原理及其在版式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性原理是指人的视觉倾向于把两个或多个相接近的事物归纳成一个整体,这种相接近包括距离、大小、形状、色彩、方向、质感等方面具有相似特性,当多个相似的图形处于一个视觉画面,大脑会将其认成一个整体。相似性原理可以使纷繁复杂的信息在版式设计中更具秩序感,将不同层级的信息归纳整理分别进行相似性处理,使其每一个局部都是一个小整体,使信息的传达更有条理,节省了观者自己归纳的过程,传达过程简洁高效。同时,版式整体风格保持一致,营造统一感。例如,在网页版式设计中,通过位置、字号大小的不同来形成层级关系,同类信息运用同种颜色、字体、字号以及放在相近的位置,受众可在最快的时间内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网页整体风格需一致,符合要突出的主题。
  三、完整性原理及其在版式设计中的运用
  完整性原理是指当人的感官接收到一外界事物时,内心都会有一个源于经验而形成的完整“形”与之对应,若该“形”与外在的事物不符,则人根据经验自主将其补全,这是人对外界事物结构感知过程表现出的一种使其“完整”的知觉特点。正如考夫卡说:“艺术品之所以感染人心,凭借的不是其组成元素的简单集合,而是各元素互相作用、彼此依存的统一整体。在版式设计中,封闭性原理主要体现在对图像的解构和创新上。例如,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的logo设计,其构成元素是一条条断续的横向线条,但是人们会很自然地认出IBM这三个大写的英文字母。再如,北京奥运会会徽“舞动的北京”(见图2),其外形既像一个“京”字又像一个奔跑的人,该图标并未完整地展现出来全部,人们却可以在看到这个图案后在脑中自动地补充完整。可见,完整性理论这一知觉特性给予了版式设计更多的可能,设计中可以通过对内心“形”的部分描述,引发观者的整体想象,并且可以结合多种内心“形”的特征进行融合创作带给观者多重的体验。
  四、平衡理论及其在版式设计中的运用
  平衡理论也是动力场论,是借用物理学中“场”的概念来描述人的心理活动的理论,指人在内心有一套“心理力场”,它是客观的物理力场结合社会历史条件、现实经验、心理生理因素等形成的。这种“心理力场”使人在知觉静止事物时,依然会因其位置、大小、形状、方向等因素而认为其具备一定的动能或保持平衡。在版式设计上,当出现以纵向中心为轴,左右对称时,“心理力场”是静态的,它可以使人感到平稳、安定,给人一种古典或庄重的感觉,多用于书籍报刊等严肃、正式的版式上,而打破这种平衡,则会给版面一种动势,使版式活跃起来,给观者或轻快或压抑等不同感受。人们可以根据版式主体加以利用。
  五、简化理论及其在版式设计中的应用
  简化理论是指人的眼睛倾向于把所看到的复杂事物看成已知的最简单的形状。阿恩海姆认为,在视知觉过程中,一旦形成了对某一事物的最简单理解,它会显得愈加稳定,并且更容易掌握。版式设计所要遵循的简化理论,一方面是减少元素的量,利用最少的元素和最简单的形式来传达足够的信息;另一方面是保证丰富的信息内容和不同的信息类型可以合理安排在一个统一的版式结构中,使版式整体统一进而形成简化。例如,日本无印良品的极简主义设计,讲求以最朴素、最简单的方式打动人心,其版式设计(见图3)也是如此,通过运用单纯的颜色、简单的排布来降低观者的认知成本,给观者一种自然、简约、质朴的感觉。
  六、结语
  视知觉理论从心理学的角度给予版式设计理论依据,为设计师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完善经验主义的不足,使版式设计兼具艺术性与理论性,又给版式设计新的创新方向。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以人为本的设计成为主流,从人的心理出发设计出更符合人心理和生理的版式作品是受众的要求,也是版式设计自身发展的方向。
  (延边大学)
  作者简介:王鑫(1994-),女,吉林辽源人,硕士,研究方向:视觉传达。
其他文献
社会经济发展提升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使之对精神文明层面有了更高的追求。动画作为一种特殊的现代文化艺术,在丰富受众精神世界的同时,还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成为当下最具市场潜力的产业之一,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越发强烈。本文简要分析了高校动画专业教学实践课程现状,并着重就其改革策略进行探究。  在高校动画专业发展体系中,进一步改革动画专业教学实践课程势在必行,是提质增效的关键环节。时至今日,面对经济市
期刊
女人家  奶奶前面的老奶奶  给我讲大前天的故事  妈妈听说前天的故事  给我讲昨天的故事  有一个包容我的女人  为我孕育了今天的故事  给后天讲明天的故事  听后天讲前头、将来的故事  末 梢  去無边的丛林  走在后来回来的路上  经过多多少少的树底下  桂花的小叶子也干了  差一点掉在头发上 掉下来  蜘蛛神经末梢的一方面  疏影斑斓使阳光飞舞  投下柳絮影子 将来的脚印  漫天的云丝  
期刊
构图课程是高等美术教学的一门基础课程,是美术学各专业方向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以往构图课程的教学大多局限于构图的单一训练,考虑的是绘画诸元素的点、线、面在画面里的组织与训练,画面中黑白灰的归纳处理,研究图形在画面的综合处理和构成意识。这种教学方式能使学生较单纯、较纯粹地提升构图意识和构图能力,但是怎样使各专业方向的学生在构图训练中结合专业特点,运用基本专业的艺术语言特征进行构图训练呢?在提
期刊
二胡是我国的传统拉弦乐器,声音醇厚优美,表现力强。改革开放以来,二胡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这一时期,二胡作品的创作呈现多元化,并出现较多移植作品现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可以将小提琴作品移植到现代演奏中,以进一步丰富二胡的演奏技巧。本文追溯了二胡的发展史,并探讨了移植小提琴作品对二胡演奏技巧的多方面影响,使人正确认识西方音乐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积极作用。  一、二胡的发展史  二胡起源于唐代的奚琴(裕
期刊
织耕图形象生动、朴素传神地描绘了古代劳动者耕种与蚕织的场景,在当时起到了推广农业生产技术的作用,流传至今的画作本身也是艺术瑰宝。唐代著名画家韩滉,以其在田园、农畜画方面展现出的极高造诣与突出成就,成为引领后世织耕图类绘画作品的先驱者。  一、织耕图发展溯源  耕织图是我国宋代至清代采用写实绘画的形式记录百姓耕作劳动与养蚕纺织场景的一系列图谱。织耕图以其形象生动、朴素传神的描绘,“图绘以尽其状,诗文
期刊
东大寺位于甘肃省中部的天祝县境内,西邻青海,南接永登,为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该寺先为萨迦派、噶举派寺院,后在鲁土司的大力支持下,成为规模较大、正规的格鲁派寺院。由于地处文化边界地带,又先后受多种藏传佛教派别扶持,寺院内的宗教艺术显得比较独特。这种独特性体现在艺术的融合上,以寺院内各种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小到文化符号,大至砖雕、壁画。本文结合田野调查,探究东大寺艺术特色和这种文化的成因。  一、东大寺
期刊
韩乐然既是我国杰出的共产主义先行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同时也是我国早期美术事业的先驱者,他始终围绕着革命和艺术这两个课题进行孜孜不倦的探索,并把一生都奉獻给革命事业和其所爱的艺术。韩乐然一生复杂的经历堪为传奇,他为东北建党、为抗日卫国身先士卒,他不仅在政治上对党和国家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还在艺术研究、美术创作、文化与教育、考古与文物保护等方面做出巨大的贡献。因为多方面的历史因素,韩乐然在很长一段时期
期刊
都市题材工笔人物画是都市生活的反映,本文分析了都市题材的表现对象、表现手法和表现情感,同时结合当代著名工笔人物画家的作品来阐述当代工笔人物画都市风格的成因。都市题材工笔人物画的表现对象主要是都市中的时尚男女、都市建设者,其在继承传统工笔人物画绘画理论与技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元素,形成当代工笔人物画的风貌,主要采用意象造型、具象造型以及抽象造型三种表现手段,画面极具装饰性和表现性。当代工笔人物画家以完
期刊
在工艺美术设计史的长河中,不同时期的工艺美术作品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民族文化。不同地域产生的民族文化衍生出的艺术作品恰巧能反映出当时的地域特色,民族文化又推动了工艺美术审美的发展。因此,本文以汉代漆工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汉代漆工艺审美反映出的民族性。  一、工艺美术中的审美  审美观实际表达的是一种文化形态,反映了人的审美方向。所以,审美一定要结合当时的地域特点、生产方式、生活状态和时代背景。工
期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文化追求更加趋于多样化。声乐文化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群众文化的开展起到较大的推动效果。加强声乐文化对群众文化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声乐文化的基本内涵,分析了群众文化活动中声乐文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强化群众性声乐文化质量的策略,以期促进群众文化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稳步提升,文化追求更加多元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