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来源 :教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__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学中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我注意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一、 巧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动地调动全部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学生感到亲切的情境。如通过“小猪帮小兔盖房子”学习“比多少”,通过“小动物排队”学习基数、序数。让学生觉得日常生活中充满了数学问题,对数学知识感到亲切可信,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动机。另外要选择与儿童生活密切联系的情境。例如:通过在站台上上、下车的人数来学习加减法。学生对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最容易产生兴趣,如果发生在身边的事情能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就不但能激趣,而且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二、 通过操作,培养小组合作意识
  动是儿童的天性,教学过程中,只有自己亲自动手做一做,才会知道得更多,掌握得更牢。我抓住这一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操作。如分一分、数一数、画一画、摆一摆、拼一拼等,使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在操作中理解新知的来源与发展,体验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愉。同时在教学中,我还提倡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自己去探索数学,独立思考,发表见解,善于倾听其他同学的不同意见,在小组交流、合作中达到共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如在“拼积木”活动中,学习小组通过合作交流、讨论,拼成的形状各种各样。教师再加以点拨和鼓励,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萌发了创新意识。在“随意拼”活动中,让学生利用各种实物和立体模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拼出自己喜欢的东西,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拼出了火车、大炮、坦克、长颈鹿、机器人等物体形状。这样的实践活动较好地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和“不同的人学习不同层次的数学”,使学生在尝到学习乐趣的同时,又激发了求知的欲望。
  三、 设计趣味性和开放性的练习
  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振奋的精神,教师就要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童真世界出发,设计适于儿童心理特点的吸引学生愿意学的灵活多样的练习形式。如一题多变、开放题、找朋友、做医生等,让学生通过练习,提高学习兴趣。
  四、 设计适合学生特点的游戏活动
  游戏是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教学中设计如开火车、找朋友、夺红旗等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让学生在一种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解决问题,这样,他不仅获得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学习的快乐。
  五、 在实践中让学生体验学习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注意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积极主动的活动是儿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一年级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较少,接触社会的范围较窄,在用数学的实践活动中,我多采取模拟现实与数学游戏相结合的形式,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活动内容,如跳绳、踢球、赛跑等,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这样就可以给学生以亲切感。
  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等,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作者单位:南京市沿江小学)
其他文献
教师是教育改革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建立一支品德优良、素质精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已成为当务之急。今年以来,洪泽县教师研修中心坚持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为己任,突出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第一要务,在广泛征求意见、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完善了教师专业发展系列文件,建立健全了教师专业发展“三项机制”,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为全县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一、 建立引领教师发展的激励机制
期刊
每位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的脚步是不一样的,在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多种途径中,分层式园本教研是有效可行的途径之一。  分层式园本教研是把全园的教师按照专业水平、个人特长分成若干层次,设定不同的教研目标、教研内容和评价标准,实施教育教学研究,使每位教师在各自“最近发展区”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一、 科学合理的分层  我们通过对每位教师的问卷调查、个别访谈、业务考评等多个环节,全方位了解、评估了全体教
期刊
阅读课堂,我们追求高效的简单,简单的高效。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简约的结构,深入的对话”,在删除琐碎的分析之后,对于重点、难点或突破点必须不惜笔墨,力求达成“牵一发而‘通’全身”的效果。教师的教应该尽力找出最能拉动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的“点”,以点带面,以小见大。简约而不简单,力求以最简明的方式求得最高的效果,学生的学应该力求用最短少的时间读出“小细节”背后的深刻。  一、 琢标
期刊
批注阅读,这种以主动探究为核心的阅读实践活动,为学生从容、深入、完整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必要保证,它顺应了“为学生发展而教”的教学理念。下面谈谈自己从学生立场出发,指导批注阅读的点滴体会。  一、 批注,要珍视学生的阅读初感  阅读初感是学生对文本的第一感觉。每个孩子在何处有初感,“感”到什么程度,不尽相同。能不能更好地实现“以学定教”, 能不能打开文字的缺口,通过语言文字进入文本深处,尊重学生的阅读
期刊
新课标强调过程和方法,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应一改以往面面俱到、串讲串问的传统做法,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发现为手段,引导学生的学
期刊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在常态课教学中,用心观察同一课文或前后课文的异同部分,精心选择或创生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语文教学内容,尝试着用比较的方法,促使学生达成语文课程目标。  一、 同文体比较,掌握文体特点  同一单元的课文一般是体裁相同的。根据单元教学的整体需要以及课文在整个单元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从两篇课文的教学价值中选择适当的核心价值点,将教学内容集中起来,进行
期刊
语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是相辅相承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呢?  一、 让学生敢说  要敢说,必须先解放嘴巴。部分学生怕开口,是因为说话有浓重的乡音,不会说普通话,怕说出的“土话”遭到同学们的嘲笑。所以,要让学生敢说,必须先要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是口语表达的
期刊
每当期末统考来临之际,如何上好语文复习课,使学生考出最佳成绩,是每一位语文老师共同的话题。一提起复习,许多语文老师就是让学生听写词语,默写句段,再做几张复习卷。老师改得累,学生做得苦,效果却不尽人意。  究竟什么是复习课呢?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系统巩固学过的知识,发展其思维。既然是再学习,就应该将学生的学放在首位,教师的职责在于引路。回到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上来探讨复习教学内容,会发现语文复习的基
期刊
写字一直是小学低年级的一个教学重点。“多认少写”在低年段的教学中一再被强调,但是少写不等于不写,低年级学生刚接触写字,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对写字有着浓厚的兴趣,此时是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大好时机。因此,写字教学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提高写字教学效率呢?  一、 趣味读帖,提高学生写字满意度  读帖是写好字的前提。在写字教学指导中,这一步是至关重要的。而
期刊
数学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基本途径。我国习题研究专家戴再平曾指出:“数学习题有着知识的功能、教育的功能和评价的功能。学生一旦进入解题这一过程,就接受一种‘思维的体操’的训练。”因而,精心设计练习,提高练习的有效性,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重要保证。  笔者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探索练习设计的有效性,努力做到精选、多变、巧练,达到了减轻学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