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及措施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laima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广大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持续贯彻和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虽然具体实施过程和对新课程标准理念的落实情况还没有确切的统计,但是目前绝大多数中学物理教师的课堂教学,已经开始由传统死板、僵硬、公式化的教学模式逐步向新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生成性、探究式的物理课堂模式过渡.在此实施过程中,物理教学“生活化”是一个极具实用价值的选择,因此如何进行物理生活化教学成为一个有研究价值的课题.
  关键词:中学物理;生活化;趣味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中学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物理学的学科特点要求中学物理教学要回归生活,全面贯彻“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做到物理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物理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生活化尝试的时候,在如何兼顾物理学的逻辑性和严谨性时[1],遇到了不小的困难.物理教师经常纠结于逻辑严密与新奇有趣之间的有机整合.
  1目前中学物理教学的普遍状况
  在中考的压力下,更多的物理教师将教学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应试”方面.忽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轻视物理学史和科学方法的教育,将学生淹没在“题海”中,进行死板、僵硬的习题训练,轻视物理学史的文化传播和感情渲染,将物理对学生潜移默化的“软影响”拒之门外.
  为了深入了解中学物理教学的真实情况,笔者前往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新惠第二中学进行了调查和访谈.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更加关注课堂上学习的物理知识,以及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各类物理习题,却没有将知识应用于生活中的意识,更没有将物理概念、规律、原理应用到生活当中的能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很难用学到的知识去解释,甚至存在少数的学生,根本无法将学到的知识与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联系到一起.这种现象说明,目前的中学物理教学在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方面还有所欠缺,物理课堂上所传递的知识理论偏多,生活经验方面所占的比重较少,过于重视训练学生的应试能力,将知识禁锢在浩瀚题海当中.课堂上涉及到的物理实验,多数是由老师示范或演示完成,很难做到让每个学生都亲自动手通过实验探究得到结果.通过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传统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模式侧重学生的理论,很难让学生将物理规律真正应用到生活当中,解决实际问题.
  物理在众多学科中是逻辑性最强的学科之一,这也容易导致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过程枯燥乏味.物理教师本着严谨的科学态度,更加注重传递物理知识本身,从而忽视知识的趣味性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也就情有可原了.
  2中学生的物理学习特点
  对于中学生来说,要将教科书中的物理知识学好、学透绝非易事.中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思维过渡的阶段,对事物的认识容易浮于事物的表象,欠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因此,物理教师应当由直观现象入手,通过创造性地“玩”,引导学生探索物理规律,克服在物理探究、理解和实践过程中的困难,对学生的思维模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逐步实现由“实”到“虚”的转化.在引导学生动手、动脑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中学生正值青春期,心理普遍浮躁,并且缺乏耐心,经常会出现自暴自弃、逃避问题、不敢发问等情况,所以要根据教学情况,适度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所以,教师通过趣味实验创设物理情景,并适当穿插讲授,学生通过亲身感受科学的魅力,在“玩”中学,在学中探索物理规律,结合同学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学生经历了这样的一个科学探究过程除了可以收获知识,还获得极大的自信和成就感,这些积极的情感体验将对以后的学习起到重要的作用.
  3如何做到中学物理教学生活化
  通过对中学物理教学现状的调查和认真总结,意识到将物理教学生活化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对物理学科缺乏兴趣的问题.最好从学生开始接触物理学科的那一刻起,就让学生有“物理就在身边”的意识,从一开始就让学生对物理有亲切的感觉,拉近学生与物理现象、物理知识之间的距离.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尽量将物理情景设置在学生触手可及之处,让学生走进物理.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利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表演物理魔术,再通过“魔术揭秘”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相关的物理规律和原理[1].将生活中原本枯燥无味的物理知识提炼出来,融入到一个又一个神奇并且有趣的物理小魔术中,让学生在近似于观看节目或是听故事的同时,记住每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原理和物理现象,从而进一步掌握物理方法,逐渐在头脑中建立起物理的思维模式,建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为了将物理教学生活化的研究具体化,笔者在了解中学物理教材之余,总结了部分重要的物理知识并对其进行了“生活化”处理.
  (1)要吹开一个崭新的压扁的塑料袋时,是用嘴堵住袋口向里吹气更容易吹开,还是让嘴离袋口有一段距离向里吹气更容易将塑料袋吹开?
  绝大多数的人都会选择用嘴堵住袋口向里吹气,认为这样会有更多的气来将塑料袋吹开.其实不然,经过实验得到证明,嘴离袋口还有一段距离向塑料袋里吹气时更容易将塑料袋吹开,这是因为当嘴距离塑料袋口有一段距离向里吹气时,加快了塑料袋里的空氣流速,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流速大的地方流体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流体压强反而大,这样塑料袋里面气体的压强就小于塑料袋外面气体的压强,塑料袋外面的气体就被从袋口外压到里面,所以这时塑料袋里的气体,不止有人吹入的气体,还有从外面经过塑料袋口进入的空气;如果用嘴堵住塑料袋口向里吹气时,同样是加快了塑料袋里的空气流速,此时塑料袋里面气体的压强也同样小于塑料袋外面气体的压强,但是由于塑料袋口被嘴堵住了,外面的气体无法进入到塑料袋内部,所以这时的塑料袋里只有人吹入的气体.因此想要吹开塑料袋时,与塑料袋口有一段距离会更容易将塑料袋吹开.
  (2)向手心吹气和哈气时为什么感觉一凉一热?[2]
  对着手心吹气时,感觉手心是凉的,但对着手心哈气时,却感觉是热的.这是因为当对着手心哈气时,口中气体的温度与体内的温度接近,但高于手心的温度,哈出的水蒸气遇到手液化放热,所以对着手心哈气的时候手心感觉是热的.但吹气的时候,气流的速度很快,手心的汗液迅速蒸发,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所以会感觉到吹气时手心是凉的.
  (3)被水沾湿的布为什么颜色会变得更深[2]?
  物体反射的光越多,它的颜色就越浅,反射的光越少,它的颜色就越深.当太阳光照到干燥的布上,一部分光会从干燥的布的纤维表面反射回来,但是另一部分光会经过干燥的布纤维和染料,在纤维间的空气中发生折射,最终反射出来,由于光在干燥的布的纤维之间传播路径不断改变,导致干燥的布呈现出来的颜色不是很纯正.而被水沾湿了的布,纤维与纤维之间充满了水,入射光线一部分反射到空气中,一部分发生折射,所以反射光的能昨减弱。颜色就会看起来比较深,色泽纯正.
  除了以上这些生活中容易被教师忽视的物理现象以外,还可以利用已知的物理知识做些小发明、小魔术,通过这些趣味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留给学生自己展示物理“小魔术”的机会,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探索物理规律,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代广,尹万策50个一学就会的物理小魔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2]何定梁生活中的物理[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
其他文献
依据古德与布罗菲问题类型检测编码表,以第十一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大赛的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采用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方法,对高中物理课堂提问进行探讨,以期为课堂实践者
摘要:强化物理教学中的基础教学,让学生从基础知识中找到学习物理的快乐,产出学生物理的兴趣爱好,最终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各项技能,从中找到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关键词:基础;干扰;技能;拓展  所谓的“三基”教学即为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形成的基础条件,从概念中了解物理新知识的来龙去脉,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与运用.在现在的物理教学中,直接考
物理实验范式结构包括:预测阶段、观察阶段、解释阶段.本文从观察观、科学发生观、教学观等方面分析了范式结构的特点,并结合伽利略关于自由落体定律的经典实验探析了物理语
摘 要: 中职与普通本科“3 4”分段培养是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中的重点项目.由于该项目启动时间不长,很多工作尚处于摸索阶段,特别是教学评价环节.对于“语数英”三门课江苏省有文件明确规定,转段时学生须参加江苏省对口单招统一文化课考试,考试成绩须达到一定的分数要求,方可转入后续阶段的学习,而对于物理学科的考试尚未作出具体规定,有待我们探索.结合统考试题命制工作阐述了南京“3 4”物理统
本文探讨了论证式教学策略与翻转课堂的结合,提出了基于论证式教学的物理翻转课堂模式,并且以自由落体一节为例,说明如何在翻转课堂中应用论证式教学策略. This article dis
摘要:在玻璃板上撒铁屑演示磁体周围的磁场,实验现象不明显;本文利用光学知识对实验现象不明显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找到了用硬纸板和白纸代替玻璃板实验的方法,收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关键词:磁场;玻璃板;铁屑;硬纸板;白纸  磁感线是初中物理“磁体与磁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利用“铁屑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是突破该难点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上该实验是“将玻璃板平放在磁体上,并在玻璃板上均
新课程提出,高中地理教学必须要摈弃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运用新的、符合现代教学理念的教学模式。高中地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制定完善的“问题 ”教学方案,科学创新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一、“问题 ”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含义  “问题 ”教学模式主要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地理知识,提升学生的问题探索能力
期刊
摘 要: “平抛运动”是高中重要的运动模型,在高三复习教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尤其拓展到电场、复合场中的“类平抛运动”,都离不开平抛运动的规律,若能将复习课设置为由易到难的归类梯度,可以降低复习的教学难度,更好地适合学生学习.  关键词: 平抛运动;类平抛运动;梯度;复习教学  平抛运动的题型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基本规律涉及的公式多,主要体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思想;  二是涌现的新题型多,可
摘要:“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的实验实验操作比较复杂,教师在这部分内容教学时,普遍感到比较棘手.本文通过对这个实验方案优化设计,对实验器材创新改进,达到实验简便易做、效果显著的目的.  关键词:电流热效应;优化设计;器材改进;效果明显  实验“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是苏科版物理教材中的内容,是焦耳定律得出的基础.该实验操作比较耗时,电路设计和器材较为复杂,很多教师避而不做,采用灌输方式讲实
摘 要: 集计算、作图和动画于一体的教育软件“易化物理(ePhysics)”,用于高一物理习题探究、实验数据处理、运动过程模拟和积分思想演示,将物理学的重要概念、规律和典型习题可视化,为高一学生搭建平台,使其较好地完成抽象知识的认知.  关键词: 易化物理;可视化;高一物理;教学研究  在学习高中物理时,很多高一学生还处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期.实际上,对于复杂的新领域知识的学习,即使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