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最先绿过来的春天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pu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某一日黄昏,我下班回家,无聊地走上房顶,忽然,一阵悠扬的民歌从远处飘入我的耳际:“走头头的那个骡子哟,三盏盏的那个灯/哎哟,戴上了的那个铃子哟,噢,哇哇地的那个声……”我一惊,心头骤然刮过一阵飓风。
   我听到了一种超越尘世的语言,听到了一片生命的水声,荒寂中,时间的犁铧切开板结的土壤,有无数的种子在萌芽、跃动……在这块神奇的黄土地上,一头头黑骡子在那弯弯曲曲的盘山土路上,低头拉着板车前行着,骡子脖子上带一串黄铜铃儿,头上扎一束鲜艳的红缨穗,脑门心还嵌有一个小圆镜。山汉们轻轻挥动着长鞭儿,鞭梢上系一小块红绸子,然后,亮起了令人荡气回肠的山歌声。
   在我的故乡,乡亲们烧的炭,先是用人背,后来是驴驮,到我记事的时候,驮炭就是骡子的事了,而赶骡子的大都是村里一辈子无妻无室的光棍。那些年常常遭旱灾,粮食青黄不接,吃了上顿没下顿,因贫穷无钱,男孩大了就难娶媳妇。男人难活唱曲子,女人难活哭鼻子。光棍的日子有多少酸楚,拉炭汉子都用山曲子宣泄。赶骡子驮炭,一年四季跟他们打交道最多的就是那两头骡子。翻过一道圪梁爬上一道坡,想着心事,唱着山曲子,放飞心情,抒发胸臆。
   拉炭汉子的山曲子,自由、流畅。他们的曲子纯粹是心境的写真,情绪的宣泄,想喊什么调子就喊什么调子,想配什么词就配什么词,嘴里唱,肚里生,边走边唱:“驴下那个骡子哟/马呀么马采驹哎/打伙计那个不如呀,啊呀呀,娶呀么娶老婆/公鸡那个打鸣哟,天呀么天破晓哎/光棍儿的那个心事呀,啊呀呀,你呀么你知道。”骡子脖子上的铜铃串,“丁零、丁零”地响着,小圆镜一晃一晃地晃着亮亮的光柱,他们赶着骡子,扬着系有红缨穗的长鞭,唱着那嘹亮、高昂、婉转的歌声,那情境、那韵致,是那样的相融相和,合拍合韵。
   民歌,是黄色高原上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黄色高原上一年四季长吹不停的大风。
   儿时的冬天,村庄里总是下很大的雪。村委支部有间极大的屋子,人们生好火红的煤炉,临时演员们围一圈坐着,自然有添煤、烧水、泡茶的人和看热闹的围得屋子水泄不通,板胡一响,演员们站在人群中央,开唱。
   走西口的民歌,无论在感情上还是在艺术水平上,都属于上乘,许多关于离别、思念的小曲达到了极致境界。正如一首民歌里唱的“山曲曲儿本是糊心的油/心中难活才往外流”。从心上流出来的东西,自然最能打动人心。
   记得村子里唱小生的有一个叫旺的,唱旦角的有一个叫芳的,他们在《走西口》里,旺就是太春,芳就是金莲:“歇时平地歇/不要靠崖头/恐怕崖头倒/压你崖里头/过河坐船舱/不要坐船头/恐怕风摆浪/闪在河里头。”这是一对新婚妻子对走西口的丈夫生离死别时的痛苦叮嘱。走西口是出去受苦挣钱,所以,走的都是年轻人,离别的都是新婚夫妻。小两口刚刚开始了如胶似漆的甜蜜生活,远没有亲热够,突然就要两头分开,孤零零地一个人过。而且可能一走一两年也回不来,期间音信不通。有的说不定在路途就送了命,比如疾病、土匪,还有的在茫茫草原上迷了路,最终倒毙于荒野。所以,走西口的分别,简直就是生离死别,正如民歌里唱的:“人人都说走西口好,一有闪失把命丢了。”
   从那一刻起,我才晓得它不是一般的情歌,它不仅表达了山西女人对朦胧、陌生的远方的惧怕和向往,更重要的是对一个晚上又一个晚上荒睡时无法抵挡孤寂的另一种恐慌。
   一阵掌声响过,又一对青年男女来到胡琴前引吭歌唱,男的叫柱,女的叫兰。兰抿了抿额头垂下来的几缕秀发,随之那甜丝丝、沙悠悠的音符便振荡在房屋里:“咱二人相好真正儿好/你不用那真真假假虚撩撩/说你你来你早些些到/有没有樱桃不要紧/你不该叫妹妹心头好比火来烧。”柱亦受到感染,和兰挤眉弄眼一阵后也嘹开了嗓门儿:“水灵灵的一捧红樱桃/映得妹妹脸更俏/看的哥哥我魂颠倒/真格愣愣对着妹妹笑/你就是哥哥我福气咋就这么好。”歌子一落,屋子里爆发出一阵愉快的笑声。
   调不醉人人自醉,韵如阳春白雪,境似高山流水,听得人犹如肺腑里倾入了一注纯美甘泉。这些晋西北女子意真情实的歌声,系紧了男人们那颗沉甸甸的“撂下村村摞不下人”的心,使他们在这块穷困潦倒的土地上,躬耕不止,繁衍不息。听着这一曲曲意趣横生的民歌,我的心神、我的情感,我的整个精神和灵魂,似乎亦注入了无穷无尽的欢乐,让我怔怔地在回味无穷的音乐圆润里长时间拔不出来,仿佛自己就是一句清俊的歌词,在做一个甜蜜的梦……
   清清楚楚地记得,柱和兰在台上眉递过来、眼送过去后,真实的故事就和着古老的故事一并展开。可是柱是还未成家,兰是定了亲的女人,在一个冬日的早上,兰跳了井,打捞上来才发现,兰已怀有身孕,然而已经死了。叫柱的男人再不能唱了,一开口泪蛋蛋就流成河。
   在晋西北这块保守的土地上,从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正理,自由恋爱却为许多人不齿。所以,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会有“有心和哥哥讲上几句话,又怕人笑话”尴尬处境了。交通条件的不方便,大山的隔绝,使晋西北人既保守又内敛。那个“爱”是断然不可以说出口的,即使是最肉麻的一首民歌在现代人看来极其平常:“白格森森的胳膊,水萝卜的腿。扳转妹妹的肩膀,亲上一个嘴。”
   许多年后,我跑出那片盛产民歌的地方。但我自始至终在那一首首优美的民歌里穿行,民歌以独特的形式,飞翔在无限的时空中。
   歌,十之八九是情歌,它包容了多少山西男女的悲欢离合,笨拙的山西人在用民歌来表达爱情时一点也不笨拙。
   一天,我有事去一个小村。正值中午时分,当我从一条深深的聚满枯蒿和沙蓬的沟壑爬出来,走上一块高地时。天空蓝得响亮,阳光钉子般打在地上。凝神间,我听到一丝高亢嘹亮的民歌,順着那声音,我爬上一座浑圆的土丘,终于看到了那唱民歌的年轻人:
   对面的圪梁梁上那是个谁
   那就是要命的二小妹妹
   妹妹在那圪梁梁是哥在那个沟    说不上知心话便招招手
   这是一首极美的民歌,像黄土一样朴素,但每听到它,我的灵魂就被那神性的精神硬度给紧紧拽住。歌者是一个俊格丹丹的晋西北后生,他正向着对面土坡上采野菜的一位女孩歌唱着。他真诚地以生命的力量,喷射出心海里恒久、炽烈的爱火,真心真意地去煨热姑娘的芳心。小伙子大胆而爽朗的土性歌声,才使我们更深刻地了解到晋西北那种“荞面咯坨羊腥汤,死死活活相跟上”的情爱自由性与神圣性。
   “上河里的鸭子下河里的鹅,一对对毛眼眼望哥哥。”它表现了晋西北女子那种特有的持重和机灵。喜欢哥哥但不讲出来,只用那双火辣辣的眼睛去看。它是“有心和哥哥拉上几句话,又怕人笑话”的。
   在浩如烟海的民歌中,飄荡在晋西北黄土高原上的民歌是中华民族百花园中的一朵芳香四溢、鲜艳夺目的奇葩。千百年来,太阳升起落下,而永远落不下的是黄土高原上悠悠飘荡的民歌。
   “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就没法解忧愁。”可以这么说,民歌是人们用来解愁之歌,是“情感之至不得不形于声”之歌。陕北曾素有:“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儿女齐吼秦腔。”关中人可以用秦腔解忧愁,而与陕北隔河相望的晋西北的人,他们用“揽羊嗓子卧牛声”的歌曲,把他们心声唱出来,用它来解忧愁。唱出了他们的苦闷和忧伤、欢乐和开怀、追求和向往……
   平日里,那些身裹羊皮袄,脚踩“石壳”鞋的山汉们,终年在黄土地里劳作、耕种,沉重的生活重担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只有到了正月里,乡亲们褪去了一年的风尘和疲倦,醉出了对新的一年的希望与憧憬。于是,他们才顾得上享受一种喜庆的欢乐与热闹,那就是闹“社火,唱曲子”。
   “哇啦啦……”一阵悠扬嘹亮的唢呐声响起。村里组织的秧歌队唱着山歌 “疯舞”地来到这里。几百号人燃起了一片扭动的火焰,红绸子飞舞着过来了,板旱船摇摆着过来了,踩高跷的大踏步过来了:
   正月里闹元宵,村子里好热闹
   龙灯狮子跑呀,水船后面摇
   船里边坐得二袅袅,实实生得好
   乡亲们张嘴歌唱着,声震天宇,惊飞了枝头落着的鸟儿,那宽厚、嘹亮的声音,宛如这土地上恣意生长的植物,朴素、自然,却又给人希望与力量。头系的白毛巾迎风飞舞,黑红黑红的脸上汗珠挥洒而下,扑簌扑簌地落在脚下的土地上……
  责任编辑:黄艳秋
  美术插图:段 明
其他文献
父亲虚岁八十四了。两年前摔了一跤,轻度中风,要强的他需要依靠拐杖蹒跚挪动,看着让人心疼。   父亲年轻时很能干,记忆中没有他做不来的事。作为农民,农活他样样在行,作为生产队干部,他是农村带头人。可再能干,一个人要养活老老少少十口人,家里还是入不敷出,常常要向生产队、供销社借粮、赊账过日子。为了养家,父亲是较早兼做小买卖的农民。一部单车,他把从村里收上来的稻谷、花生、番薯运到墟里卖,又從墟里拉回海
期刊
不经意间,舅舅离开我们整整20年了。我又想他了。   我家在村西头,舅舅家在村东头。从西往东,母亲走得多;从东往西,舅舅来得少。外婆生育了7个孩子,只有母亲和舅舅姐弟俩命硬活了下来。舅舅比母亲小7岁,在他十七八岁的时候,外公外婆相继走了,孤孤单单的舅舅唯有依靠我的母亲了,母亲为了舅舅操了不少心,劳了不少神。她照看舅舅长大,辅助舅舅成家,只要有自己吃的一口就不会少了舅舅的那一份。分田到户头一年,母
期刊
1977年,我7岁,开始上学了。父亲在县城上班,放假后,父亲叫我到他身边去使嘴跑腿。有一天,他带我上街,经过新华书店时,我跑了进去,看到一本《红岩》放在玻璃柜里,就对父亲说,我想买本《红岩》。   父亲让卖书的阿姨拿出一看,定价一元两角,父亲有些吃惊:“太贵了!”父亲一月的工资四十六元,猪肉七角五分一斤。   回到老家山上,母亲带我去供销社,称了十斤盐巴,还给我买了两支铅笔:一支一分钱,另一支
期刊
是的,尤加利就是桉树。   尤加利,别名桉树,主要产于澳洲。较两个名字而言,我更喜欢称尤加利这个洋名字,但与崇洋媚外没有关系,主要是由于大多数人对尤加利树没有好感,就如我,起初对它也有着很深的误解。网络上流传说只要有尤加利树生长过的地方,其他植被均不能生长,另外,它们对水分的需求量特别大,于是,尤加利树就有了“抽水机”的外号,更有甚者,还称其为“缺德树”。可见,尤加利树是多么不受人欢迎呀!  
期刊
每年,我们都要赴翔顺飞天蚕度假区象窝茶园举行登高、书法挥毫采风联谊活动。嫩绿的茶叶,漫山的碧青,蜿蜒的观光山路,清澈的湖水,无边的蓝天白云,在建的酒店别墅,采茶者的身影,喜悦的游客……象窝茶园宛如一串串绿色翡翠,镶嵌着五彩缤纷。   我与象窝禅茶结缘,在更早的上世纪80年代。我和同样爱好禅茶的同事,年年都登上象窝茶园,欣赏飞天蚕、双石顶的自然风光,品尝“佛地金龙”象窝禅茶。那时象窝茶园的规模比不
期刊
那是上世纪80年代初,是我从事教育工作的头一年。正值秋季,是栽种油菜时节,我想父亲一定会在田间忙碌,因此,我没有直接回家,而是直奔自家责任田。   穿过一窝窝深深的田垄,再越梯形田坎层层上爬,步入曲弯而行的田埂,父亲的背影嵌入眼帘。我眨了眨眼,突然发现父亲是跪在泥土上的。哎呀,莫非父亲的腰疾?他穿着那件已被汗水浸染泛黄的白色短袖汗衫,低着头,躬着腰,佝偻着瘦小的身子,似乎缩成了一团。屁股是坐在双
期刊
晚年的母亲,对养花情有独钟。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农村小镇上,几乎没人养花,唯独我家不大的小院里,却种植了很多鲜花。   我每次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走进小院,欣赏母亲的杰作,几平方米大小的花园里,各种鲜花争奇斗艳,花园的四周还摆放着十多盆盆景,虽然不是精品,但在主人的精心呵护下,一盆盆都很漂亮。母亲盆景的花盆很有特点,全都是一些破脸盆、破锅、破水缸改做的,组成了“锅碗瓢盆交响曲”。在长青的盆景中,仙
期刊
深秋的西咸,给人以诗意的浪漫。   漫步沣滨小镇,行走在《诗经》里,眼帘的景物如此绝丽,心房的诗情如此绝美,温柔的诗风如此绝妙,远古的礼乐如此迷人,就连天上飘动的云朵,也停下脚和着礼乐醉美在天际。   这就是诗的神力!就是国学文化的神奇!就是《诗经》文化的魅力!就是我邂逅诗意生活的西咸新区《诗经》里。   踏足《诗经》里,先秦时期的《诗经》之河,礼乐之地,水丰物美,鹭鸟翔集,“蒹葭苍苍,白露
期刊
米花糖   “拨隆冬——拨隆冬——”远远传来一阵阵拨浪鼓的声音,我和小伙伴紧紧地跟在卖货郎的后面,挑着担子的货郎便会说:“去家找点小盒子、旧鞋底、破绳头、塑料布,还有药草,拿来换米花糖吃啊!”   听了卖货郎的话,我们一哄而散,跑回各自的家里,真的就拿来一团旧塑料布、两双旧鞋底、三个从村卫生室捡来的盛药水的小盒子,还有破绳头,我从院墙外面的空地里薅来一大把益母草和夏枯草,卖货郎说:“不要急,不
期刊
一座古城苏醒了   “西南联大”这四个字 ,我第一次听到,是从父亲的口中。   幼年时,父亲牵着我的小手,来到金马碧鸡坊,先讲这两座牌坊的天文奥妙:   据说,每过一个甲子,金马与碧鸡各自倒映的日影与月影就会对峙,方向相反,形成对接之奇观。   牌坊下面密布许多铺子:丝绸店、刺绣店、鞋帽店、首饰店、杂货店、小吃店。有小孩子爱吃的叮叮糖,也有耍猴的。街上也不乏衣帽光鲜的行人。   虽然有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