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巧用多媒体技术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gaoy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了多年毕业班思想品德课的我,深知九年级思想品德课有较强的理论性,与七、八年级心理品德部分有较大的区别,许多学生学起来感觉有些枯燥乏味。如何巧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知識而不厌倦,是我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现就此问题进行粗浅的剖析。
   一、多媒体教学新颖直观,生动形象
   九年级思想品德课是理论性极强的学科,容易给人枯燥乏味的直观感受,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恰当运用多媒体刺激感觉和视觉,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多媒体走进课堂,克服了思想品德课抽象难懂的弊端,它以鲜明的色彩、优美的图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二、结合实例导入新课,唤起学习兴趣
   如果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他们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对知识进行钻研领会。在讲《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近期关于“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店里部分产品过期仍继续销售”的新闻视频,接着提出了几个问题:“你吃过肯德基、麦当劳吗?你知道这个消息后还敢继续吃吗?事情发生后,相关部门立即介入调查整改,说明了什么?”同学们议论纷纷,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创设如此有趣的、联系生活的教学情境,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引发真正意义上的对话。
   三、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条件,激活课堂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自主的认识和将外在的知识观念转化为内部的精神财富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作用则体现在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充分发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最有效地进行学习,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思想品德课要优化教学过程,必须改变以往单向灌输、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人”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兴趣和能力的不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各感官的功能,让他们多动手、动口、动脑,参与观察、思考、讨论,真正愿意并能够参与每节课学习的全过程,从而达到主动获取知识的目的。
   四、巧妙利用多媒体技术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多媒体技术在现代课堂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扩大了教师的单位教学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可以了解众多的知识和道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动画、图片、音乐等多种媒体素材来刺激学生的感官,当学生希望弄清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时候,他的思维就会随着感官的刺激发动起来,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个性的发展,更好地实现不同思想观点的交流与探索,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自主探究与合作”的能力,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觉悟、树立社会责任感。
   五、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知识面广、综合性强,巧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浓缩教材精华,向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认识,呈现多种多样的场景,使45分钟的一节课变得丰富多彩。但如何让学生将如此多的知识含量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这需要课尾的归纳总结、梳理知识。最常见的是教师把本课时的知识通过多媒体课件周到、细致、清晰、富有逻辑性地呈现出来,这样的总结看似很系统,但只是在一定时期对个别有自觉性学生具有提醒的作用而已,不能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对于归纳总结,教师可以有很多方法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比如,教给学生逻辑归纳方式,让学生自己去归纳所学知识;让学生画“树状图”,呈现知识的系统性;同时还可以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习题让学生解答,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这样的复习就是学生在总结的认知基础上系统化知识,就是在学习活动中自主内化知识,这个系统化、内化知识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思索的过程。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中职生面临的选择越来越多元化,如何根据自身实际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显得尤为重要,但作为一种主要从国外引进而在国内仍不太重视或重视不足的教育实践活动,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以笔者所在的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问题并提出对策和建议,为中职学校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职;职业生涯教育;对策   一、中职学校开展
用心去对待学生,学生才用心来对待你。老师洒出浓浓的爱,学生就会激起暧暧的情。   一回头,一切仿佛就在昨天,早就听说艺术班的学生个性强,不好带,没想到高二的时候,我就成了艺术班的班主任。第一节班会课上,我勉强微笑着站在讲台上,台下精灵鬼怪的学生正在热火朝天的讨论“怎么来称呼我这个班主任?”一个调皮女生说:“叫老师不够亲切,没个性,不如就叫婵姐吧!”她话音刚落,就得到了全班赞许的掌声。当时我心里很
一、问题提出  图像题以化学知识为内容载体,以图形为形式载体,可较好地考查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备受命题者青睐。平衡图像是指将化学平衡相关原理应用于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借助变量间的制约以二维图的形式来反映产率、产量、转化率与各种因素的关系。平衡图像具有直观、简洁、明了的特点,是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部分的重要题型,可以全面考查各种条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其中的U形图以拐点为分界,两边呈现
特级教师贾志敏常说:“我的课堂并不热闹,更谈不上精彩。”这是大实话。然而,奇怪的是,恰恰是这样看似不够热闹,不够精彩的课堂,竟形成了这样一种师生活力的课堂磁场:课堂上,教学环节好像都事先商定好一样,一环接着一环,流畅而富有诗意地伸展着、起伏着,每一节简单的教学过程都成了智慧课堂的巅峰之作。这里面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呢?  一 、“脑耕铭”——巧取“元”始学点,点燃体验言语的火花  在课堂教学上,“体
小说是近年高考的热点,在文学阅读的能力考查中,小说这一体裁颇受命题人的青睐。这首先源于语文新课标中“审美鉴赏与创造”对学生的要求:欣赏、鉴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语言文字作品,分析其情感和语言特点,认识其形象和情感之美。  一、从创作过程来看,人物形象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  鲁迅先生谈到小说创作时,提到两种创作方法:一是专用一个人,言谈举动,不必说了,连微细的癖性,衣服的式样,也不加改变。二是杂
语文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先生指出:传统的“读写结合”发展到当下,已经把“读”与“写”视为本质上的“一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分彼此。特别是统编语文教材的全国发行,可以认为是真正开启了一个“读写一体”的新时代。统编教材的作文编写这一块,明显地体现“读写一体”的理念,甚至有了以“习作例文”“习作指导”为主题的习作单元,课文就是习作的范文。很显然,传统的“阅读本位”教学经验已经不适合统编教材。语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中提倡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放大学生的个性化特点,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其体育水平,同时还可以促进其它学科的学习和发展,进而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显著的提升。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爱好和需求为教学之本,积极创新教学策略,只有
美国著名阅读研究专家吉姆·崔利斯的名作《朗读手册》是通过各种实验数据,案例来推导出结论:有了渴望和兴趣,什么事都好办了。的确,教孩子们渴望阅读比什么都重要,而为孩子大声朗读可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知道朗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也十分重视朗读教学。近期再读《朗读手册》,我又眼前一亮,收获颇多,它使我更深层的明白了朗读的重要性,也为我指明了朗读的方向,更让我深深
一、以“计划—工作—回顾”模式开展大班幼儿建构游戏  建构游戏是幼儿园最常见的游戏之一。近期,我班幼儿(大班)经常在户外安吉建构积木区里进行自主游戏。老师和孩子以高瞻课程中的“计划—工作—回顾”模式共同参与整个游戏过程。在建构游戏前,老师帮助幼儿逐步细化自己的积木建构计划。在工作环节,老师观察和陪伴幼儿的建构游戏,寻找与建构关键经验有关的问题和学习机会。在回顾环节,师生一起梳理游戏中的关键经验,整
《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指出“环境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导学生全面看待环境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环境素养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见环境教育的重要性。虽然在全国各中小学开展了很多环境教育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普及了保护环境知识和提高了保护环境意识,但是很多注重环境知识的传授,不具有地区环境和本校学生学习特征的的针对性,忽略了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