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诚信家训融入高校诚信教育的路径探析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jinling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训卷帙浩繁,而家训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极具特色的组成部分,传统家训中蕴藏着丰富的诚信思想。传统诚信家训包含修身、交友、从政和经商等内容,弘扬优秀传统诚信家训,将其融入高校诚信教育,对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丰富高校诚信教育思想具有重要意义。结合高校诚信教育现状,对传统诚信家训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完善诚信教育的课程建设、创新诚信教育的方式方法、将传统诚信家训融入高校诚信教育工作,促生新时代更具成效的诚信教育体系。
其他文献
高职院校应发挥档案文化的育人功能,加强工匠精神人物档案的编研与应用,营造一个弘扬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广大师生树立学习的榜样,促进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发扬光大。
课程思政是落实落细“三全育人”的有效途径,而课程思政亲和力则关系到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高职院校教师在把握课程思政亲和力的基本内涵前提下,坚持价值引领、自然融入、贴近生活的基本原则,从选好角度、转变话语、用好方法、彰显温度四个维度提升课程思政亲和力,落实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历经多次的外语教学改革使听说能力在我国外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导致学生英语写作出现口语化倾向.通过对比学习者语料库(TECCL)和母语语料库(COCA口语会话和学术写作),分析
课程体系优化是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的重要途径。苏州建设交通高职校结合五年制高职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定位,积极开展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课程体系优化工作,细致深入地分析新基建背景下成果导向的课程体系优化理论依据,积极探索课程体系优化路径,构建出土建施工类专业学生素质、知识、能力全面发展的“六岗位导向、六融合育人、六递进成长”的三维课程体系。
近年来,国内高校朝鲜语专业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和挑战,本文从高校朝鲜语专业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着手,尝试引入二语习得理论构建朝鲜语言文化的教育模式。具体为放大朝鲜语与汉语的共性,避免母语负迁移产生的干扰;通过两国文化的连带关系,使学生保持一个相对放松且积极的心态,降低情感过滤,实现有意义的输入。朝鲜语教学的理论研究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将二语习得理论运用于朝鲜语研究和实践当中,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习者而言,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核心素养.延吉市中央小学校作为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首批示范校,基于校情,以微能力考核为契机,从项目规划
新时代,学前教育教研工作要进行转型升级,对于教研工作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吉林省学前教育教研工作经过顶层设计与不断实践,形成了上下联动、横向贯通、同频共振、运行高效的五级教研网络体系,积极推动了省域范围内教育均衡性、整体性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和社会反响。
家访是教师必不可少的工作,是创造家校共育平台的有效途径,对于立德树人具有重要意义。家访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准确定位自我、灵活转换角色,以有效的身份介入学生家庭,促成家校互信。借助教育者、社会人、家长朋友及学生代言人等多样角色效应,可以有效提升教师家访的效能,推进家校合作。
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着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这些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核心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学科
党团协同是高校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育时代新人具有重要作用。当前高校党团协同育人建设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协调性不足,工作形式化、任务化现象较为突出;党团组织建设政策和要求不健全,缺乏创新发展的理念和规划;党团工作载体单一,组织之间定向联动机制不够健全等。对此,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遵循“以党建创新带领团建”“以团建创新加强党建”“党团协同共建”的基本原则,在实践中坚持党支部牵头,发挥党团组织优势;强化党团组织协同,发挥榜样作用;创新教育形式,凝聚党团组织力量,从而进一步提升和改进高校党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