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放飞心灵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as123456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物理课上给我们留下最深印象的往往是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体验学习的那段时光.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活动体验,观察物理现象,探索物理规律.活动体验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内容的常用方式,它包括学生内在的思维活动、物质操作活动.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只有明确活动体验与学生发展的关系,理解其本质内涵,掌握基本的策略,才能使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活动体验的设计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 目的性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而精心设计的课堂活动体验就是为这个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的.不同的目标定位会设计出不同的活动,也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教学效果.
  如在《欧姆定律》一节的教学中,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需要控制电阻不变,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那么如何改变电压呢?学生自然会想到两个方法:(1)可以改变电池的节数;(2)可以在电路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假如老师将活动的目的定位在注重按照课本上设计好的电路图(因为学生一直认为课本上的就是最好的)任务性地完成此探究實验的话,那么在这里只需直接去告诉学生选择第二种方法的好处.但是,假如教师将学生体验的目的定位于注重学生去体验设计实验方案的过程的话,那么就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利用器材将这两种方法都亲身体验一下.相比之下,使用滑动变阻器除了可以观察电阻两端的电压,还可以观察到电压连续变化的过程,还能保护电路.这样,学生才能从心里面接受和理解使用滑动变阻器的优越性.这样的活动体验不仅使电路的设计水到渠成,还能让学生享受到设计实验方案过程的快乐并能激发探究的兴趣.由此看来,教师只有在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才能设计出与之相匹配的活动体验.
  2 合理性原则
  活动体验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教学目标要求,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习惯.只有做到合理才能加强学生的活动体验.
  如匀速直线运动的真实情境很难创建,课堂上我们通常只能以一些近似现象加以替代,实验过程如下:在一根约50 cm的小玻璃管中注水,使两端封闭,并在管中留一小气泡,使玻璃管翻转后竖立放置,观察并研究气泡的运动情况,由于气泡由静止开始运动时做加速运动,所以起点[HJ1.91mm]选择应离开端点一段距离,然后每隔10 cm做一个标记,用秒表分别测出气泡通过10 cm、20 cm、30 cm、40 cm处所用的时间,并将数据记录下来,于是分析每通过10厘米所用的时间相等,说明气泡做匀速直线运动.然而,仔细想想这样的实验是不是在误导学生只要是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相等,物体就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吗?所以,该实验设计缺乏合理性.它违背了匀速直线运动的特征:运动快慢始终如一.该实验应该选择不同起始点,并使各路段划分由等长变成不等长度,消除等距离长度的特殊性,使测量的情景更具普遍意义.由此可见,实验设计时一定要注重它的合理性,否则,由它诱导的错误将在学生心中扎根.
  3 层次性原则
  活动体验设计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如在浮力一节的教学中,如果用一课时讲完的话,学生也都觉得听懂了,但遇到浮力相关的问题时又感到无从下手,错误百出.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层层递进.若分两课时的话,效果不错.在让学生掌握浮力概念时层次性尤为重要.先让学生体验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液体对它的浮力,然后将鸡蛋轻轻放入配制好的盐水中,刚好悬浮,和学生一起分析得出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也受到液体对它的浮力,接着再让学生体验在液体中上浮的物体也受到浮力,这样自然想到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浮力作用呢?让学生用实验进行探究.最后再通过实验体验气体的浮力.通过这样的层层递进,对什么是浮力这一问题的理解就非常透彻了.
  4 体验性原则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实践者,是学习的主人.物理实验,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活动体验的空间和时间,尽可能地让每一位学生积极参加,体验得充分.如在进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有关”内容的教学时,为了加强学生对此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笔者让学生都站起来将手掌用力压在桌面上,一边向前滑动,进行体验.学生通过活动体验发现,手掌越用力,手掌在桌面上就越难滑动.通过这样的体验过程,学生对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之间的关系就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所以教学效果非常好.
  设计多元体验活动将教育目的蕴育于活动过程之中,在教学中不仅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对与错、多与少,完成作业的优与劣,更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能力、责任心以及合作精神等个性品质的培养,这正是新课标所追求的教育价值.
其他文献
1一道练习题出现两个不同的解法高中物理竞赛辅导教学时,我们遇到下列习题,教师与学生中对下面这道题给出了两种不同的解法,得出了不同的结果.题目如图1所示,水平放置的两光
在如图1所示的v-t图象中,我们知道,∑Δt的图象意义为t1至t2的一段长度,即∑Δt=t2-t1,∑Δv的图象意义为v1至v2的一段长度,即∑Δv=v2-v1,∑vΔt的图象意义为v-t图线跟横轴之间所围的面积的值(意义是位移),即∑vΔt=s1.与此类似,∑IΔt=q(I为电流强度,q为电量),∑FΔs=W(F为力,s为位移,W为功),∑pΔt=W(p为功率,t为时间,W为功)等等.但我们是否
几何光学这一章涉及的物理原理并不难,主要知识点有: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和透镜成像.其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透镜成像部分学生在初中就学过一些,高中进一步深入学习并加入光的折射、全反射这一重点知识.这一章节的试题往往要求学生通过光路分析画出光路图,结合几何代数知识进行相应的分析或计算.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题目完成不好往往不是被物理考倒了,而是数学!下面我具体分析一下几何光学
1 指导思想  本节课以创设问题情景为切入点,以观察实验(事实)为基础,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以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为重点,作为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2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北师大版初二物理第二章第三节.教材力图通过让学生测同种物质和不同种物质的质量、体积、以及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等探究活动,使学生分析抽象得出密度的概念、公式、单位.其中密度
在《中学物理》2012年10月的第30卷第19期中,有一篇论文《用受力分析图分析光滑斜面滑块下滑问题》,该论文对滑块和斜劈的加速度进行了深入分析.但是这类题的另一个难点是,对
在新课标学习中,我们深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种类型的物理实验都能具体形象地展示出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平台,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分组实验都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归纳能力的重要途径,也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学生在生活中感知错误现象使问题迎刃而解,受益匪浅.  如何来加大实验教学力度,改进实验教学,使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真正起到催化剂的作用,笔者认为可以从以
人体的平均密度约为0.93×103 kg/m3,小于水的密度1×103 kg/m3.从理论上讲,人在水中是漂浮的.溺水的人所以会下沉,一是怕水的心理作用使头部浸没在水中,既灌水又引起窒息;二是身上附着物使得人体受到的重力大于浮力而下沉.  人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脂肪三部分组成.皮下脂肪层就好像是人体表面覆盖的一层软垫,有很好的弹性,当人体受到碰撞时,有缓冲作用,可以防止内脏和骨胳受到外界的直接
在物理习题中,物理现象、过程以及思维路径都可以用定理和公式表达出来,但是若想简单快捷的得到结果,一定要有数学因子的参与.  数学因子一:分母(子)有理化  例1如图1所示,A、B两小球用长为L的细线连接悬挂在空中.A距湖水水面高度为H,释放小球,让它们自由下落.测得落水声音相差Δt,如果球A距湖面的高度H减小,则Δt将  A.增大B.不变C.减小D.无法判断  分析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将时间差表
读过贵刊2011年第13期第53页何海滨老师撰写的《探寻新思路 挖掘新解法》一文,笔者很受启发.何老师对2010年福建省高考物理试题中的第15题波的传播问题做了深刻的分析,采用两种传统方法作了解答,还充分应用题目的特殊性提出了一种巧妙、新颖的解答方法.这对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开阔学生的解题思路很有好处,看后笔者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现在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原题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
讲评课是教学中的一种重要课型,它对于纠正错误、分析得失、提高学生分析能力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当前的讲评课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模式是教师在批改完学生的习题后再一道道讲给学生听,这样的讲评课是为讲评而讲评、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敷衍了事.教师的教学水平得不到发展,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得不到提高,形成了教师一个人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索然无味的尴尬局面.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教师不仅要求学生“学会”知识,更突出要求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