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研究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wei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治疗方法及其效果。
  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6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
  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患者病情均有所好转,总有效率为96.9%;治疗后患者FEV1/FVC、FEV1及SpO2均得到显著性改善,治疗前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理疏导、抗生素、给氧及雾化吸入等综合治疗措施,能够有效提高疾病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病情康复。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雾化吸入 呼吸困难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180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167-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其主要是由于肺部受到有害颗粒或者气体刺激而产生的反应,临床症状表现为咳痰、气促、咳嗽及呼吸困难等,急性加重期患者,容易肺部感染、肺源性心脏病、肺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对患者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本文就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给予综合性的治疗措施,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6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本次治疗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与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相符合。其中男性41例,女性23例;患者在65至8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3±2.3)岁;原发性疾病:肺气肿有13例,糖尿病有11例,高血压有9例,慢性支气管炎有31例;患者在临床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痰里增多,气道阻塞、呼吸困难等症状。
  1.2 治疗方法。①心理疏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病程长、病情重及反复发作等特点,导致患者出现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这就要求医务人员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主动向患者讲解与疾病有关知识和成功案例,消除患者内心顾虑,提高患者治疗信心,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工作。②抗生素使用。依据患者病情程度,给予适宜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呋辛等。对于轻度、中度患者,可给予适量的第一代或者第二代头孢类药进行治疗;对于重度患者,则应给予第三代头孢类药物进行治疗,以达到预防感染的作用。必要时刻给予适量支气管扩张剂[1]。③给氧治疗。给予患者低流量持续给氧,氧气流量控制在2~3L/min,氧气浓度控制在25%~29%,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④雾化吸入。为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医务人员应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咳痰方法,并给予咳痰困难者雾化吸入进行治疗。30mg的氨溴索,0.25mg的硫酸特布他林,每次吸入两次,以对痰液起到稀释有效,利于痰液排出。
  1.3 疗效标准。显效: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性改善,呼吸通畅,肺部啰音消失,FEV1/FVC≤70%,FEV1≥80%;有效:患者痰液量有所减少,咳嗽程度有所减轻,呼吸困难症状得到缓解,肺部存在模糊啰音FEV1/FVC≤70%,FEV1≥50%;无效: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变,甚至出现加重现象,呼吸较为困难,肺部存在清晰啰音FEV1/FVC≤70%,FEV1≥30%。
  1.4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6.0进行分析和处理,以±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治疗前后比较用t检验,P<0.05,表明治疗前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6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经过治疗后,41例显效,21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6.9%。治疗后患者FEV1/FVC、FEV1及SpO2均得到显著性改善,治疗前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由于呼吸道气流受阻导致的,而气流受阻主要与肺部受到有害颗粒或者有害气体刺激产生的炎性反应有着密切的关系[2]。临床研究表明,吸烟是引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重要因素,吸烟患者发病率是不吸烟患者的两到八倍,而吸烟时间长、吸烟量大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也相对较高。主要是由于烟草含有一定量的化学物质,容易对气道细胞造成严重损害,使得支气管处黏液腺变得肥大,杯状细胞繁殖,支气管处粘膜出现血肿症状,交感神经出现功能亢进现象,导致支气管处平滑肌的收缩功能增强,气道严重受阻[3]。若不能及时进行治疗,将引发全身性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必须引起医务人员高度重视。
  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给予心理疏导、抗生素、给氧、雾化吸入等治疗措施。通过心理疏导,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指导,以消除患者存在的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心理,使患者在治疗中保持良好的治疗心态;通过使用抗生素药物,一方面可以使肺部感染发生率大大降低,而另一方面可以对起到黏膜炎症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使支气管处平滑肌得到舒张,管腔分泌物得到有效清除,气道水肿症状得到改善;通过给氧治疗,能够使患者呼吸道保持通畅,呼吸功能得到有效改善,缓解患者存在的呼吸困难症状;通过雾化吸入,将呼吸道内难以咳出的黏稠痰液进行稀释,以有利于呼吸道内痰液的排除,避免患者呼吸道受到痰液的阻塞而出现呼吸困难症状。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临床治疗后,患者病情均有所好转,FEV1/FVC、FEV1及SpO2等临床指标均得到有效改善,总有效率为96.9%。
  总之,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理疏导、抗生素、给氧及雾化吸入等综合治疗措施,能够有效提高疾病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梁宏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与体会[J].吉林医,2011,8(12):87-88
  [2] 李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3(23):65-66
  [3] 余志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0例临床治疗效果探析[J].当代医学,2012,7(10):64-6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利托君治疗胎膜早破型先兆早产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  方法:选取2011年-2013年在我院治疗的160例胎膜早破型先兆早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80例患者,给予利托君进行治疗;对照组80例患者,给予25%硫酸镁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宫缩消失时间、保胎成功率、孕龄延长时间、妊娠至35周人数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在宫缩消失时间、保胎成功率、孕龄延长时间、妊娠至35周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乳腺癌手术中保留胸前神经(ATN)和肋间臂神经(ICBN)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自我院2008年-2011年收治接受乳腺癌手术患者共40例,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2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乳腺癌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保留ATN和ICBN的改良乳腺癌手术。对比2组患者临床效果。  结果:2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对比术后转发,2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丙泊酚、舒芬太尼、咪达唑仑复合麻醉在门诊妇产科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三甲医院2010年8月-2011年1月接收的800例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孕妇,根据使用麻醉剂种类的不同将孕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实验组则采用丙泊酚、舒芬太尼、咪达唑仑复合进行术前麻醉。  结果:使用麻醉药物的镇静时间、麻醉效果
期刊
摘要:文章首先对PCT做了简要的概述及PCT的测定,最后详细介绍了PCT的临床应用,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降钙素原 感染性疾病 临床应用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197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181-02  PCT是细菌感染导致全身炎性反应的很好的检测指标。用与严重细菌感染和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方法:选取9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通过CT检查后对其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肿瘤内有囊性和实性结构,实性结构通过CT扫描后呈低密度或等密度分布,造影后门静脉期和动脉期分别呈明显强化和轻度强化,通过增强囊性结构的扫描后均呈低密度分布;有6例患者的肿瘤具有相似的囊实性比例结构,有3例以囊性结构为主,1例以实性结构为主,绝大多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  方法:将我院8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在对两组患儿予以相同的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观察组患儿进行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  结果:观察组患儿中显效18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2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5%。在总有效率的对比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X2=6.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及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就诊的400例乳腺肿块的患者,所有患者在手术前的一周内分别接受超声弹性成像(UE)与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探讨其准确性。  结果:400例就诊的女性患者中,确立为乳腺癌的患者为30例,10例为良性患者,20例为恶性患者。经回顾分析手术前的诊断方法,确立核磁共振成像检测遗漏
期刊
摘要:目的:对影响心脏骤停院前救治效果因素进行研究,以期为提高院前救治整体水平提供参考。  方法:对心脏骤停病人采用心肺复苏术急救,调查形成的50份病例资料,并将其按照急救反应时间、有无旁观者干预、有无点除颤以及采用的呼吸方式进行分类,研究上述因素对心肺复苏效果的影响。  结果:参考院前心肺复苏条件对患者进行分组对比,发现患者在是否有旁观者参与、是否利用电击除振、呼救反映时间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具有统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以供参考。  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组。A组患者给予利培酮治疗,B组患者给予氨磺必利治疗。连续治疗12周,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的差异。  结果: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发现,B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
期刊
摘要:目的:对小儿腹泻的治疗与药物的合理选用进行分析探讨。  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同年6月期间的小儿腹泻患者67例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另取2012年7月至同年12月期间的小儿腹泻患者67例作为实验组,加强药物的合理选用。对两组小儿腹泻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两组小儿腹泻患儿在治疗后均有一定的疾病改善,但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中的小儿腹泻患儿的临床疗效更为良好,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