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业,肩负着开明启智之大任,而班主任则是教育行业更为特殊的存在,他们不仅有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的职责,同样有提高教学质量的责任。面对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本着“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班级管理要全员参与的思想,实现全员全方位育人,鼓励(引导)所有教师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稷下街道安次小学提出“整体构建德育管理机制——全面实施‘全员班主任’制”,具体落实德育岗位责任。
研究的重点及解决的问题
一是对任班主任的教师予以鼓励、表扬,积极给其创造条件,发挥其工作主动性、创造性和个人潜能。
二是学校教师的实际情况是年龄偏大、身体欠佳、家庭琐事繁多,但他们也不甘示弱,因此,为配合年长教师的实际情况,学校实行双班主任,不分正副。
三是学期初,根据教师们的任课情况自愿与校方协调相结合确定班主任后,学校将班主任的日常琐碎任务归结为20项,发放给各班主任,让他们根据各自日常其他工作量,两人自行协商各自负责(分担)的部分,选定任务,明确各自的职责。因为两人是自愿组合来的,彼此不会计较,相处和谐。
四是面对教师们积极争当班主任,人多班少的情况,学校主要领导先将机会让出来,必要时中层校干也可以让给教师们。必须做到保护、支持大家的积极性与工作热情,倡导全员参与、乐于奉献,积极创造温馨和谐的良好氛围。
五是以往令领导头痛的班主任培训、考核、班主任的发放问题,学校的解决办法是:班主任培训是根据上级名额分配轮流出外培训,考核随班级一切工作的优劣而定,班主任费的发放一半随国拨,一半是学期末学校补齐。
经验与收获
全员班主任“同舟共济”——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齐抓共管的局面,增强了对学生养成训练的力度,有力地鞭策着学生各项修养的发展。不得不说,实施全员班主任责任制,使学校的德育工作真正达到序列化、制度化,规范化、自动化。
全员包干,明确责任,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是实施“全员班主任制”的前提。班级管理20个管理块根据事先协商好的,人人都有事干,每项都有人管。这样,责任明确,分工明确,为实施全员班主任打下良好基础。减轻了原先每个班一个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和工作量,且碰上一个班主任请假时,不会出现空班空岗情况。设置全员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教师资源,让更多的科任教师通过班主任的岗位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在改变他们与班级其他科任教师“老死不相往来”的弊病的基础上,做到相互熟悉、相互配合,集思廣益,共同研究班级建设方案,班级管理工作才可能更有成效性;加深教师与学生接触的程度,充分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从而从不同侧面加大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力度;教师之间适当分工、协调合作,又可以有效地避免班级管理工作的真空状态,使班级全过程管理落到实处,有利于稳定班级的教育教学秩序,从而增强班级管理的凝聚力,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
全员管理,密切协作,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是实施“全员班主任制”的精髓。发挥教师群体作用,齐抓共管。分管领导根据学校的要求,不定期组织检查评比,每月一次小结积分,学期末,采用1 1/2的积分办法算出每位教师德育工作积分。班主任费的分配问题与年终成绩考核迎刃而解,两人的班主任费和班主任工作量考核一样多。考核只分两个等级而且是同级部做比较,也就是只横比不纵比,两人之间不会存在斤斤计较的问题,也毫无怨言。这种全员班主任不分正副“同舟共济”的积分管理办法大大调动教师群体德育工作的积极性,形成了学校德育工作“齐抓共管”的德育新格局,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质,解决了学校德育工作软任务不好搞的问题,被誉为德育工作的一大突破。
班级管理上,两人各显其能、发挥特长。学生的在校行为,大到品德、学习,小到书包课本的摆放,都有具体的教师负责引导管理,这样,才能使学校大大小小样样工作都能责任到人,井然有序。特别是年轻班主任身体好、精力旺、特长多、理念新;年长班主任家务少、经验多、懂管理、善协调。搭档起来,如鱼得水,互为补充,你拾他拣,携手共进。
全员值班,主体参与,培养学生生存能力,是实施“全员班主任制”的中心。学校提倡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即“学生自主管理”。具体讲,学校采取了“两早一查”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觉悟,培养了生活生存能力。从小事抓起,从点滴抓起,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因材施教,跟踪教管,一丝不苟,寸步不让。就能养成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生存能力。
教师状态健康向上,学校氛围更加和谐。作为一个学校,教师们除去日常教学之外,涉及的工作量往往主要集中在班主任身上,如此改革、实践,切实解决了一个困扰学校管理实际的“大难题”。教师之间、干群之间不再有值得计较的地方。现在,教师在一起谈论最多的是如何搞好班级管理,怎样完善养成教育,如何提高学习成绩,工作氛围非常和谐。
经过一个学期的尝试,学校实施的全员班主任制效果非常好,学校学生思想品德得到进一步提高,教师之间的工作氛围也更加和谐了。
(作者单位: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稷下街道安次小学)
研究的重点及解决的问题
一是对任班主任的教师予以鼓励、表扬,积极给其创造条件,发挥其工作主动性、创造性和个人潜能。
二是学校教师的实际情况是年龄偏大、身体欠佳、家庭琐事繁多,但他们也不甘示弱,因此,为配合年长教师的实际情况,学校实行双班主任,不分正副。
三是学期初,根据教师们的任课情况自愿与校方协调相结合确定班主任后,学校将班主任的日常琐碎任务归结为20项,发放给各班主任,让他们根据各自日常其他工作量,两人自行协商各自负责(分担)的部分,选定任务,明确各自的职责。因为两人是自愿组合来的,彼此不会计较,相处和谐。
四是面对教师们积极争当班主任,人多班少的情况,学校主要领导先将机会让出来,必要时中层校干也可以让给教师们。必须做到保护、支持大家的积极性与工作热情,倡导全员参与、乐于奉献,积极创造温馨和谐的良好氛围。
五是以往令领导头痛的班主任培训、考核、班主任的发放问题,学校的解决办法是:班主任培训是根据上级名额分配轮流出外培训,考核随班级一切工作的优劣而定,班主任费的发放一半随国拨,一半是学期末学校补齐。
经验与收获
全员班主任“同舟共济”——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齐抓共管的局面,增强了对学生养成训练的力度,有力地鞭策着学生各项修养的发展。不得不说,实施全员班主任责任制,使学校的德育工作真正达到序列化、制度化,规范化、自动化。
全员包干,明确责任,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是实施“全员班主任制”的前提。班级管理20个管理块根据事先协商好的,人人都有事干,每项都有人管。这样,责任明确,分工明确,为实施全员班主任打下良好基础。减轻了原先每个班一个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和工作量,且碰上一个班主任请假时,不会出现空班空岗情况。设置全员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教师资源,让更多的科任教师通过班主任的岗位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在改变他们与班级其他科任教师“老死不相往来”的弊病的基础上,做到相互熟悉、相互配合,集思廣益,共同研究班级建设方案,班级管理工作才可能更有成效性;加深教师与学生接触的程度,充分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从而从不同侧面加大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力度;教师之间适当分工、协调合作,又可以有效地避免班级管理工作的真空状态,使班级全过程管理落到实处,有利于稳定班级的教育教学秩序,从而增强班级管理的凝聚力,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
全员管理,密切协作,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是实施“全员班主任制”的精髓。发挥教师群体作用,齐抓共管。分管领导根据学校的要求,不定期组织检查评比,每月一次小结积分,学期末,采用1 1/2的积分办法算出每位教师德育工作积分。班主任费的分配问题与年终成绩考核迎刃而解,两人的班主任费和班主任工作量考核一样多。考核只分两个等级而且是同级部做比较,也就是只横比不纵比,两人之间不会存在斤斤计较的问题,也毫无怨言。这种全员班主任不分正副“同舟共济”的积分管理办法大大调动教师群体德育工作的积极性,形成了学校德育工作“齐抓共管”的德育新格局,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质,解决了学校德育工作软任务不好搞的问题,被誉为德育工作的一大突破。
班级管理上,两人各显其能、发挥特长。学生的在校行为,大到品德、学习,小到书包课本的摆放,都有具体的教师负责引导管理,这样,才能使学校大大小小样样工作都能责任到人,井然有序。特别是年轻班主任身体好、精力旺、特长多、理念新;年长班主任家务少、经验多、懂管理、善协调。搭档起来,如鱼得水,互为补充,你拾他拣,携手共进。
全员值班,主体参与,培养学生生存能力,是实施“全员班主任制”的中心。学校提倡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即“学生自主管理”。具体讲,学校采取了“两早一查”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觉悟,培养了生活生存能力。从小事抓起,从点滴抓起,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因材施教,跟踪教管,一丝不苟,寸步不让。就能养成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生存能力。
教师状态健康向上,学校氛围更加和谐。作为一个学校,教师们除去日常教学之外,涉及的工作量往往主要集中在班主任身上,如此改革、实践,切实解决了一个困扰学校管理实际的“大难题”。教师之间、干群之间不再有值得计较的地方。现在,教师在一起谈论最多的是如何搞好班级管理,怎样完善养成教育,如何提高学习成绩,工作氛围非常和谐。
经过一个学期的尝试,学校实施的全员班主任制效果非常好,学校学生思想品德得到进一步提高,教师之间的工作氛围也更加和谐了。
(作者单位: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稷下街道安次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