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廷宝的建筑实践:一个知识建构的解读

来源 :建筑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lyco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理解、认识和反思中国第一代建筑师的成就和贡献,既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杨廷宝,作为现代意义上建筑职业和建筑实践在中国的奠基者与代表人物及卓越的建筑教育家,其意义不仅在于优秀的作品,而且在于他对建筑职业和专业在现代中国形塑过程中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建筑作为一种职业实践的知识为切入点,以现代意识和民众社会在中国的兴起为背景,从立场、观念、类型、路径等方面对杨廷宝的思想和实践特点进行解读,并以此为基础,通过与20世纪早期功能主义的比较,重新思考这种知识的特点,及现当代中国建筑研究中的一些理论与历史问题.
其他文献
杨廷宝建筑师的杰出之处在于他的平凡:平凡的建筑和平凡的人生观.对他最好的纪念即是平心静气地品析其平凡建筑的意义以及对当今的启示.通过研读杨廷宝的教育经历和建筑实践,试图阐释:杨廷宝看似折中的建筑实则是共善性和国际主义的产物.这是一种超越自我、文化、地域和时空的“现代性”.如此宏大的叙事却寄寓于中国文化的平淡.于是我们得到启示:“现代性”既非现代的宠儿,也并不排斥文化.不过,文化的体现不在于表象,而是浸润于物、我之外.
关于杨廷宝在建筑设计构图方面的成就似乎是杨廷宝研究中一个被忽视的方面.选取杨廷宝的3个建筑进行构图的形式分析.1929年的沈阳东北大学图书馆是布扎构图方法的典型案例,1948年的南京延晖馆则展示了对现代主义构图方法的娴熟运用,而1951年的北京和平宾馆外观看似一个现代主义构图的产物,平面构图显然具有布扎剖碎操作的特点.进一步探讨杨廷宝构图实践的两个独特性:其一,尽管他构图能力超群,但是他却几乎从未就构图进行理论阐述;其二,构图方法对于杨廷宝来说是一种技能的累积,而非以一种新的构图方法取代旧的构图方法.最后
AT:城市更新类项目比通常的建筑设计项目面临更为复杂、多样的外围条件和要素,那么在历时近十年的常德老西门棚户区改造项目中,影响它的诸多外界要素有哪些?您及设计团队是如何通过设计的力量来应对复杂条件并将其引向城市“良性进化”的方向?rn曲雷:在城市建设与发展更新的过程中,来自政策、决策人及相关资金的影响举足轻重.这些影响有时是积极的,比如受到美第奇家族影响的意大利佛罗伦萨;有时可能是灾难性的,比如中国各个城市出现的受土地政策影响的短时、超量、低质的高层住宅开发.在这些关键政策之后,才是规划师与建筑师采用的设
期刊
2021年,是我国老一辈著名建筑学家、著名建筑教育家、创立东南大学建筑学科的一代宗师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1997年,我曾与陈宗钦、高晶等老师合作编写了《杨廷宝建筑论述与作品选集》[1],转眼24年,白驹过隙.当年建筑研究所和建筑系老师整理杨先生论述和作品资料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为写这篇稿子,我从学院图书馆借来一厚摞关于杨老研究的出版物,作为一位只是片段聆听过杨老教诲的晚辈学子,阅读后感到很难再写出比那些已经发表面世的论著和杨老自述更精彩的历史回顾和亲历见解.因此,我想从自己近年来对建筑设计和建筑教育
期刊
今年是我的导师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我作为先生招收的最后一名研究生(齐康先生是联合导师),特写此文缅怀恩师.虽然先生直接教育我的时间很短,但我的专业认知与职业发展皆深受先生的学术影响,在我的思想深处注入了杨廷宝先生顺应建筑流变、坚守建筑本原的专业基因.
期刊
分别选取保罗·克瑞和杨廷宝师徒二人的相应建筑案例进行比较研究,据此来说明,杨廷宝从建筑场地、建造技术以及文化传统上着手,尝试在他的现代建筑创作中联结并呈现过往与当下的建筑时间.这个过程赋予他的建筑“不再”与“尚未”的双重属性,使他的建筑偶尔带着一丝别扭,但总是富有创意.正因为置身于社会现实中,他的建筑探讨了现实的可能性,并承载了如何让文化重塑自身的挑战.
刘爱华:1 城市的进化是一个不间断的状态rn今天采访的主题是关于北京前门H地块这一具体的城市更新项目,借此机会想请您先谈谈城市更新这个大话题.rn崔愷:这个话题很重要,改革开放以来这么多年,今天的城市已经从原来的扩张式发展进入到存量发展阶段,许多城市面临如何在存量的建成环境基础上进行更新和提升.
期刊
根据文献资料,对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所藏4座中国古建筑模型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这4座模型为1920-1930年代基泰工程司所制,是近代中国建筑学开创时期最早制作的古建筑模型,当时曾多次公开展览,引起公众关注,后于1940年代末随杨廷宝转至当时中央大学并保存至今.梳理了基泰工程司制作和展示模型的经过,对模型特点进行了分析.它们见证了近代中国建筑师以展示传统的方式唤醒民众的努力,反映了杨廷宝等基泰建筑师从修缮和设计实践的角度对传统的关注.
1920-1930年代,中国进入新历史阶段,国家亟需寻求新的身份认同.为此,社会的不同方面,都力求新身份的表达方式.杨廷宝先生配合新时代,也投身求索中国新建筑的设计.尝试分析这些设计,显示杨先生是以建筑整体,来考量其建筑外形与装饰.透过探索本土身份认同,杨先生创造了具有中国固有美感及特色的整体和谐新建筑.
简要介绍了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的设计源起、场地情况、设计愿景、功能布局和主要材料的使用,将这座馆藏众多艺术作品的博物馆形象初步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