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教会新闻》办刊宗旨的演变与四川基督教的本色化

来源 :世界宗教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JIFIF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西教会新闻》是20世纪上半期西方传教士在中国西部经营的一份英文报刊.刊物最初的宗旨是:面向华西传教士出版,由传教士撰稿和管理,为传教士提供交流信息、交换观点的平台.随着时代的演变,刊物办刊宗旨和方针从为传教士服务扩展到为中国基督教发展提供思想交流平台;读者对象逐步囊括懂英文的中国人士,作者范围也扩大到能以英文读写的中国基督徒.这一变化与中国本土教会的发展和中国基督徒文人的成长相呼应,是了解四川基督教发展的一个侧面.
其他文献
当前学术界关于社会基层组织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南方等省区,对西北地区特别是穆斯林社会的基层组织很少涉及,研究相对比较欠缺.本文选取河湟地区,立足明末清初这一时段,对甘宁
改革开放带来经济的深层发展必然引起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其中婚姻价值观是总体转变的重要形式之一。宁夏回族婚姻价值观在经历社会转型后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一变化主要集中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发展,特别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晚期,在经济、政治的系统运行对生活世界的侵蚀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出现了严重的物化现象,人越来越成为服从于机器的
教会赔款是庚子赔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近代来华的特殊外国人群体,传教士对教案赔款有自己的不同看法,本文以美国北长老会为例,探讨海外宣教部、差会和传教士对于赔款的态度
在中国的经典阐释谱系中,“实事求是”之理念虽不是发端于乾嘉学派,但必须承认的是,只有到了乾嘉汉学家这里,才真正成为主流话语.而“实事求是”之“是”,作为汉学家的阐释目
现代新儒家的事功思想是对事功学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们重视世事,并从世事转移到对人生活态度的改变上。梁漱溟提出,当前儒学的发展必须以世事为对象,并进而向内用力,反求
2013年是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50周年,在此历史节点上,党提出了“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新的时代命题。青年志愿者服务为推动高校学雷锋活动提供了有效的组织化动
马注被誉为中国回族的“四大著作家”之一,与王岱舆、刘智、马复初齐名.他的《清真指南》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宇宙起源思想是该书的重要内容,余光说即其宇宙起源主张之一.本
藕益智旭是晚明时期的四大高僧之一,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智旭的佛学思想体现出明显的圆融各家各派特色,对佛教与儒学的会通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一是心性论的会通,对
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经诀的传授须举行相应的传授仪式,其中心环节就是“盟誓”,师徒间授受经诀必须经过盟誓才具有宗教意义上的合法性.《抱朴子内篇》中的盟誓主要是借鉴、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