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课堂 智慧教师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ib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应该怎样上好美术课,并把理论贯穿其中呢?教师要怎么做才能让课堂生动起来,充满激情、活力呢?针对以上问题,笔者从巧用教材,以趣激情;智取理论,以情激趣;自主学习,体验成功三个方面阐述解决策略,并结合自身美术课堂教学来阐述。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体验,关注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尽量让每一堂课充满激情、充满活力、充满智慧。
  【关键词】美术课堂;激情;活力;智慧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6-0200-02
  优质的美术课堂,应当有理论知识贯穿其中,并充满激情、活力。笔者将结合自己几节课的备课思路,阐述让美术课堂充满激情、充满活力、充满智慧的
  策略。
  一、巧用教材,以趣激情
  在教学《我的动物朋友》一课时,笔者为最大化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尝试运用彩纸的手撕、粘贴、添画等方法完成这一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撕纸添画的创作中体验合作的乐趣,提高审美能力,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深思熟虑后,笔者围绕目标,以“七个舞台”构思教学:故事台导入,欣赏台展现,交流台拓宽,示范台技法,挑战台尝试,走秀台评价,拓展台总结。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是美术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即要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针对其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特点,笔者把电影《忠犬八公》的情节以绘本故事的形式导入课堂,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人和动物之间的深厚感情,并为课堂教学做铺垫。
  紧接着让学生分享自己和动物之间的有趣故事,模仿动物的动作。这对加深学生的主观感受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以后的创作打下基础。之后笔者选择、展示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和动物相处的趣味图片,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捕捉人和动物相处中最具表现力的一面,让学生根据现有的图片联想,拓宽学生的思路,同时营造出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课件展示后,笔者提问:“生活中有许多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故事,人们用相机捕捉了这些感人的画面。你能用手中的画笔来表现这温馨快乐的一幕幕吗?”学生回答:“能”。笔者又问:“那我们能换一种表现手法来呈现这一主题吗?”接着笔者用课件展示剪贴画,由剪贴画引入撕纸添画,并引导学生欣赏其他学生的撕纸添画作品。学生借助其他学生的创作经验,能更容易创设出熟悉的情境。在此基础上,笔者再引导其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展开讨论,探究新知。而且让学生观察欣赏同伴作品,有助于学生将自己的构思用语言表达出来,便于学生在做作业时尝试应用。
  在示范环节,笔者对创作过程进行如下总结:撕——抓住特征、撕出动态;贴——合理构图、画面饱满;画——添画细节、完善画面。笔者还根据歌曲《小苹果》节奏,用说唱展示创作步骤:“抓住特征、撕—撕—撕;合理构图、贴—贴—贴;添画细节、画—画—画,人和动物相处多融洽。”这样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撕纸添画方法,而且让学生精神放松,活跃了课堂气氛。课件展示后,重点强调“撕”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撕纸方法。同时师生共同操作示范可以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观察其他学生合作的方法并学会运用,说出各自的制作方案,可以启发学生,也可以使学生提出修改建议。
  层层引导后,把学生带进挑战台,让学生以小组分工合作的方式开展作品创作,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在根据自身特长尽力完成小组作品的过程中,学生个人价值在集体中得到体现,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笔者鼓励学生通过比较、讨论、思考开展探究性学习,创作出独特的作品。笔者在作品的展示评价环节设置了一个情境,即“小小展示会”,让学生分小组充分展示、介绍成果,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促进作用,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由于在教学设计上抓住了学生的心理,学生对用手撕纸画人和动物非常感兴趣,学习热情很高,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对材料所产生的联想很多。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也给予了学生强烈的成就感。拓展部分,以奖励的名义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利用课件展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陶泥、木刻等立体造型作品。笔者组织学生欣赏课中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激励教育,使学生在观看图片中,感受到我国几千年的陶艺历史,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二、智取理论,以情激趣
  美术课堂上,教师要有智慧的表现,合理设置情境,灵活应用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将枯燥的理论用鲜活有趣且浅显易懂的儿歌、故事等形式呈现。从教师自身来看,如果教师授课时只为完成课堂任务,缺乏激情的迸发,那么教师的讲解就难以给学生温暖的感受,学生也难以有听和互动的欲望,不会有学习的激情。只有教师有激情,才能唤起学生的激情,才能造就激情的课堂。
  教学《冷色和暖色》这一课时,笔者思考如何才能将美术理论轻松愉快地传达给学生,并向学生展示美术课的魅力。
  首先,从蓝色调和红色调的两间卧室给人不同的冷暖感受导入课题。其次,让学生由蓝绿紫和红橙黄联想到不同冷暖的事物,从而给冷色和暖色下定义。再次,让全班学生通过参与贴花游戏和分水果活动来巩固冷暖色定义,加深对色彩冷暖的认识。让学生从生活入手比较水果色彩谁最暖,得出色彩的冷暖是相对的,从而解决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为让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笔者编写了《色彩歌谣》:“冷色和暖色,冷色蓝绿紫……暖色红橙黄……冷色凉爽爽,暖色暖洋洋,看一看,比一比,色彩的冷暖,它不是绝对的。”歌谣会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冷暖色的运用非常感兴趣,这样其学习热情会很高。然后由生活中的冷暖色引出“冷色调”和“暖色调”,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中的冷暖色,也感受生活中的冷暖色带给人们的不同感受。最后,由欣赏一组小花伞过渡到利用冷色调或暖色调设计小花伞。在評价阶段增加一个走秀环节,让学生在愉悦中结束学习活动。   在学生迸发的学习热情和他们轻松愉悦的配合中,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笔者也感受到播种后收获的喜悦。因此,教师需要打造充满激情的课堂,对教学充满激情,对生活充满激情。
  三、自主学习,体验成功
  在教学中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及自我表现的机会,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怎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呢?教学《千变万化的帽子》一课时,一顶帽子给了笔者启发,这是笔者利用身边材料随意做的圆顶帽,不过看起来像国王的王冠。笔者想,如果这顶圆顶帽是国王的王冠,那么那顶装饰鲜艳、华丽的帽子就应该是王后佩戴的吧,笔者手中正在完成的、宛如一朵娇艳牡丹的帽子,就该是为公主制作的。笔者灵机一动,又设计出了王子和侍卫的帽子。正好有一顶用花篮装饰、特夸张的帽子,就应该是为巫师准备的。教具准备阶段,笔者心中美妙的童话就这样诞生了。笔者边做帽子,边润色着童话,这么美妙的童话,安排在哪一环节更合适呢?思考、酝酿、修改之后,笔者对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有了新的思路。
  笔者先通过吹气和剪一刀变帽子导入,接着带领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中不同职业、身份、民族的帽子,了解其功能。然后问学生:“你们喜欢童话吗?”接着说:“老师也喜欢,在老师的童话中,每个主人公都有一顶漂亮的帽子。”然后让学生猜一猜有哪些主人公,学生都猜出来了。接下来,笔者请学生上台戴这些帽子(神圣的国王,高贵的王后,美丽的公主,帅气的王子,勇敢的侍卫,幽灵一样的巫师)。之后出示任务:找不同。学生积极配合,得出不同帽子形状、材料、装饰、颜色、制作方法各不相同。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踊跃参与。经过这样的铺垫,笔者还找了一名学生上台配合完成一顶帽子的基本形状的制作和装饰。欣赏过同龄学生的作品及教师的作品之后,学生迫不及待要动手。学生的思路清晰,做起来得心顺手,可想而知,学生的作品丰富多彩。
  在评价阶段,为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自信心,笔者还组织了评比活动,设置了“最佳颜色奖”“最佳造型奖”“最佳装饰奖”“最佳创意奖”等。总的来说,这节课达到了预想的课堂效果,学生学得轻松,做得快乐。
  总之,美术课堂应该是多姿多彩的,美术教师应是智慧和活力的化身。教师应尽量让自己的每一堂課充满激情、充满活力、充满智慧,努力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堂,喜欢美术,让自己和学生都快乐地活跃在美术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学生学得快乐,就是教师最大的快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任务型教学模式已经是一种应用比较普遍的教学方式,它把语言应用的理念转化成了课堂实践。小学英语是重点课程,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课程要求,围绕课程主题为学生设定任务,明确学习目标。英语是一门外来语言,小学生在没有正式接触过英语的情况下,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而绘本教学在最近几年的英语教学中发挥出了很大的作用。基于此,笔者认为可将任务型教学与绘本教学结合,教师在绘本教学中,要做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下,现代教育领域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具综合性和整体性的要求,强调语文教师要在传授丰富的学科知识的同时,拓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强化学生学科技能。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充分认识到“引导学生探索名著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始终基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求,不断革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使小学生真正感知名著阅读的乐趣和魅力,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要能够让学生对阅读内容达到良好的理解与掌握,并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但实际教学中,仍有一些语文教师的语文阅读指导方式较为单一,指导内容的理论性过强,无法有效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本文将结合语文阅读有关内容,对小学语文阅读指导方式展开如下探究,期望能够帮助教师给予学生更有效的阅读指导。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指导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积极运用“作文先导式”课堂教学模式,将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充分整合,有助于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写作表达的乐趣,不断强化学生的写作思维,并在练习中提高写作水平。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分析,明确“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重点和难点,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确保“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灵活运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先导
期刊
【摘 要】新时期的小学英语教学如何提高实效性,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是广大小学英语教师面临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结合自己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从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因材施教,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开展丰富多样的英语课外实践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改革评价方式,促进学生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四个方面研究提高小学英语教学实效性的策略,以期为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活动有效性提供参考。 
期刊
【摘 要】音乐让人们听到了风吹山林的声音,让人们听到了泉水叮咚的声音,展示了自然的温柔,也展示了生活的激  烈,有着千变万化的内涵,值得人们探索。小学生要成为音乐课堂的主要参与者,主动学习音乐,激发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学会用音乐来表达喜怒哀乐。小学音乐教师要挖掘学生的音乐兴趣,吸引学生参与音乐课堂,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增强音乐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学生;音乐兴趣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学科,其中作文是最为重要的部分。要从生本教育理念着手,扎实有效地开展语文作文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让每个学生都能写出精彩的文章。  【关键词】生本教育;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6-0160-02  生本教育理念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學生为宗旨的教育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不仅是提高小学生文化素养的学科,更是增强小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学科。当前小学语文教学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其教学体系的优化完善成为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由于小学生自身的特点和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语文阅读教学成了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成为了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阅读是极为重要的,不仅能起到拓宽学生知识面的作用,还能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具有非常高的教育价值
期刊
【摘 要】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保留了原来人教版教科书中的部分课文,虽然文本相同,但单元导语、课后练习、插图等教学资源不同。教材的设计理念不同,具体的教学设计也会不同。本文以《雪地里的小画家》为例,探究统编版与人教版教科书的“同课异构”,提出关注语文要素,以发展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为指向设计教学流程,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统编教材;语文素养;雪地里的小画家  【中图分类号】G623.2
期刊
【摘 要】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作品鉴赏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有效性是促使小学语文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新要求、全面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以及提升小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基于此,本文分析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方式方法,希望为广大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方
期刊